第330章
然而,她又应该去做什么?
那日和秦修文谈过之后,申兰若有认真的思考过,如何做才能被她父亲承认,考科举,世俗不允许,教书育人她倒是想,但是谁会拜她为师?做谋士,她耳目闭塞,不像二哥一样可以出门交际,就算才思敏捷,但是没有自己的信息渠道,依旧不能展现出一二分的实力。
李时珍给了她一个新的选择,成为一名医者。
申兰若回去之后,深思熟虑了许久,竟是发现,这是一条无比适合她的路,她有兴趣,有天赋,而这个世上谁不需要医者?生老病死,无人可躲,那么下一个医学圣手,为何不可以是她申兰若?
能被李时珍看中,能师从李时珍,若是想学医,这几乎是最好的求教对象了。
而只有积蓄到了力量,才能在需要的时候奋力一搏!她如今无可倚仗,而如今有一个机会摆在她面前,她一定要牢牢抓住!
申兰若是一个做事不拖泥带水的人,下定了决心后,她就要去做这个事情。
听完申兰若说了前因后果之后,原本只以为是女儿的突发奇想,现在才知道这里面的事情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在朝堂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申首辅大人,再一次被为难住了,若是旁的女子,申时行肯定马上就喝止了,女孩儿家家要去学医,成何体统?
但是,这个是自己的小女儿申兰若,从小和她的哥哥们一起读书进学,可以说,在这个小女儿身上,申时行花费的心力要比大女儿多得多,甚至因为小女儿小时候聪明灵慧,读书学字一教就会,比之两个哥哥都有读书天分,让申时行好多次都心底暗叹,可惜不是个男儿身。
本身就是个幺女,长得好又聪明,自小带在身边培养,申时行虽然看重儿子,但是若论感情,其实和这个小女儿最深。
他是完全相信李时珍能看中申兰若这件事的,只是要学本事,要吃苦,更重要的是,要出远门!
若是普通医者,也就算了,大不了将人留在京城,实在不行上门来教,但是李时珍这种人,连皇帝都很难请的动的,如何可能为了申兰若留下来?而申兰若要跟着去湖广?
“不行,我不同意!”申时行心中掂量过后,摇了摇头,否决了申兰若的想法。
申兰若的脸色“刷”地一下就白了。
第139章
申兰若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深吸了一口气,才平稳住语气缓缓道:“父亲为何不问问我,为何要去学医?”
既然亲情打动不了,那就上手段。
申时行没想到已经被自己否定了,女儿还要有如此一问。
在家中,申时行对子女们说一不二,无人可以质疑他,他既然刚刚已经说过了不同意,申兰若竟然还要争辩几句,那就听听好了。
申时行看着倔强地站在原地的申兰若,冷哼了一声:“我洗耳恭听。”
“父亲,敢问您觉得这世间最缺什么人?”
这问题让申时行有些好气又好笑,不过他一向面容肃穆,倒也让申兰若看不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只见申时行在双耳冰裂纹的香炉上放置了一片云母片,又在云母片上放了一枚香丸,盖上香炉盖,不多时,幽幽檀香发散出来,申时行闻着檀香味,感觉精神都放松了一些。
“难道,这世间,就缺你一个女医者?”头疼,唯焚香可以缓解。
申兰若隐在袖中的手握了握拳,然后坚定道:“没错,父亲,这世间就最缺我这样一个女医者。”
听见父亲冷嗤,申兰若继续道:“世间男医许多,就连太医院里的医者也都是男医,京城里数得上号的医者,也全部都是男性,兰若就想问一句,难道治病救人的时候,就不讲男女大防了?若是如此,我无话可说。但问题是,治病救人的时候,很多人依旧秉持着礼法礼教,有多少女子生产犹如在鬼门关走过,有多少女子因为得不到有效的救治而死?难道这世上只有男人会生病,就没有女人会生病了吗?只要这世上有女子,就需要我这样的女医者,父亲您说,缺不缺女儿一个?”
申时行听到这里的时候,其实是有些触动的。
申时行的舅舅徐尚珍原本有一妻子,就是因为难产又碍于礼法,不能让大夫进产房,最后得不到救治而死。
徐尚珍和妻子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妻子死后徐尚珍没有纳妾续弦的想法,后来年过三十依旧没有子嗣,申时行的祖父就将申时行过继给了徐尚珍,那时候申时行叫作徐时行。
申时行被过继出去的时候已经六岁了,那时候的申时行非常痛苦,对于母亲王氏的依恋,对于原本申家的不舍,要融入新的环境的艰难,都压在了申时行身上,王氏每次来看望申时行,都是泪满衣襟,难有笑颜,等到王氏三十一岁的时候就因为忧思成疾而去世了,当时十三岁的申时行哭的不能自已。
后来还是因为他中了状元了,申家要求他认祖归宗,才将他的姓又改了回来,可惜王氏那时候已经去世许多年了,再也看不到他回申家的那一天了。
这些年来,这桩事是申时行的一块心病,不能碰不能说,母亲王氏的死是申时行一辈子的遗憾,哪怕时光冲淡了一些悲伤,可是每每想起,依旧让人潸然泪下。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