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这实在是让申时行不得不感叹又提防。
  等到万历身边的太监清点完人头,表示确认无误后,马上,秦修文又将一本新的折子递给了石飞羽,命他宣读。
  石飞羽一目十行扫视了一番,就知道这个折子是此次征战所获,于是便大声朗读起来。
  随着一行行数字从石飞羽口中吐露出来,大明的官员们震惊了,光黄金和白银加起来,就已经这么多了,还有一连串的什么玛瑙五百串,东珠两千颗,翡翠手镯两百对等等,报出来的数字一串接着一串的,听着根本就不像是用在这些珍宝上的数量单位。
  吕宋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居然被西班牙人整到了这么多好东西!有心人双目发亮,心中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
  万历早就从中克扣下了属于他的那一份,虽然知道这些东西都要尽数归于国库还是有些肉疼,但是想了想,若是国库一直空虚,到时候宋纁那老匹夫还是会算盘打到他的头上,万历心态也就扭了过来。
  让户部的人吃到了甜头,也就是让整个朝堂的人吃到甜头,后面大家的官俸、四时节礼的标准也可以稍微宽松一点,不必再同往年一般扣扣搜搜了。
  这次发兵的到底是朝廷,大头还是会归到户部的,万历贪归贪,大是大非上还是很拎的清的,尤其是这次的战役所获不菲,让这些朝臣知道了跟着自己走的好处后,以后他这个当皇帝的说话也能更好使一些,省的整日里给他唱反调。
  随着一车接一车的金银珠宝被清点后纳入国库,许多朝臣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场表功仪式,一直持续了一个半时辰,才算结束。
  秦修文和李如松作为首功,当然各有丰厚的赏赐,李如松如今是正二品总督,在武将官职上已经算是天花板了,秦修文倒是还有升官的空间,但是问题是秦修文晋升速度太快,鸿胪寺卿还没做多久,贸贸然再给他升官,倒是没有什么太多好处。
  所以万历这次十分慷慨,赏赐了大笔金银和田宅给到两人,让很多人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是大家也都明白,富贵险中求,这可不像别的,这可是军功,军功都是实打实的。
  周邦彦是站的腿都发麻了,等到结束后是被周家下人扶着上了马车。
  等到上了马车之后,周邦彦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吾命休矣!
  后悔、懊恼在周邦彦的心中交织,今日看到那一颗颗头颅,实在是看的他胆战心中,那秦修文简直就是一尊杀神!
  然后,周邦彦又拼命安慰自己,不会不会,他能有这次功劳,还是自己举荐的呢,按照道理,应该感激自己才是。
  可是这话是只能被周邦彦用来骗骗自己,甚至思前想后到最后,连自己都骗不了。
  他一脸惨白回到了周府,同样一脸惨白的还有他的侄女周莹玉。
  周莹玉知道她与秦修文已经是有缘无份,可是听到他得胜归来的消息,她还是忍不住找了个由头出门,包了一间茶室静静等待秦修文的经过,也终于如愿又见到了那人。
  对方如自己朝思暮想的一般,愈发的丰神俊逸,卓尔不凡,周莹玉也更加意识到,两人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大了,按照今日所见,对方成为京中谁家的乘龙快婿,不过是只等他点头的事情,她与秦修文是绝无可能了。
  叔侄两人正好在门口遇上,周莹玉连忙给周邦彦行了礼,然后就避到后院去了,周邦彦心神涣散,没心思关注侄女的失魂落魄,摆了摆手,就让人去了。
  等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后,周邦彦就陷入了沉思之中,命令谁都不得打扰。
  第159章
  轰轰烈烈的表功仪式结束后,秦修文可谓是收获颇丰,除了物质财富上的获取,更多的是名声道义上他又站在了制高点,尤其是在民间,《京报》和《卫辉时报》用了整整两个版面报道了此事。
  一来,这是大明万历朝这么多年来,显而易见的对外战事的一次极大的胜利,不死一兵一卒,却能将外族人打的全军覆没;二来,秦修文又用极大的篇幅描述了吕宋的华人在没有被解救之前是如何的艰难度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加上有从吕宋回来的人亲口佐证,让这件事的真实性毋庸置疑。
  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大明认同的归属感,在百姓心中油然而生,这样的一个结果,别说皇帝本人了,就是所有的文官集团都是喜闻乐见的话,
  偌大的帝国并不好治理,人心齐了这个队伍才能好带,在秦修文有意操作下,所达成的效果是立竿见影。
  过往其他人往秦修文身上泼的脏水,只需要这一项功绩就可以抹平,甚至于就连朝堂上,以往很看不惯秦修文,经常要给他使绊子的人,都收敛了许多。
  毕竟这人做任何事,都要顺势而为,逆势而为总会反噬,此时秦修文风头一时无两,硬要挑刺,恐怕不美。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好处,秦修文又与李如松结下来兄弟情谊,这让他在朝堂中说话更有了一份底气。
  好在秦修文一向冷静自持,否则在这般铺天盖地的赞誉中,人是很容易膨胀自大的,秦修文却反其道而行之,之后的日子里修生养性、韬光养晦,除了公事,其他私人的帖子一概拒了,拒绝的理由是备课。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