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此刻朝鲜岛上还剩下五万多名东瀛士兵,这样一来,他们等于是孤悬海外,彻底失去了援助。
  明朝水师,居然强悍至此了吗?
  丰臣秀吉都恍惚如同做梦了一般。
  但是一场又一场的失利,清清楚楚的告诉他,如今的明朝水师,如同海上霸主一般,在海洋上来回驰骋,他们的船只不需要人力去滑,居然速度比普通船只快上数倍,船体坚固,炮弹更是好像打不完一般,再加上有朝鲜水师在旁带领助威,指引方向,明朝水师在东瀛附近海域如入无人之境,简直就是指哪打哪,将东瀛人在对马岛周围的战船和士兵一扫而空。
  打到最后,东瀛人惊恐的发现,他们已经没有船只了。
  普通的渔船别说和明军水师对抗了,就是大一点的风浪都可以将他们掀翻,而正儿八经的战船,已经全部被明军打沉。
  最后,当宋应昌和叶向高,带着明朝水师的战舰,浩浩汤汤地耸立在海面之上,向着东瀛九州岛屿进发,对着东瀛的各个港口呈现合围之势,真正做到了让东瀛人片甲不能下海!
  当东瀛人看到九州海面上的明朝军舰中最高大的五艘军舰时,自己都忍不住张大了嘴巴——那巨船高二十余丈,长三十丈,宽十二丈,光是造这样的巨船,都要多少功夫了?更何况,一共有整整五艘这样的巨船啊!
  此刻,那些巨船正静静地漂浮在海面上,无数黑压压的炮管正对着他们,只要他们有任何异动,都将会对着他们直接轰炮!
  虽然隔着远远的距离,自己是安全的,可是只要一有船只敢下海,那么就是一个有去无回!
  到了此时此刻,所有东瀛人都明白了明朝的决心和魄力,这不是一个他们可以战胜的国家,他们,只能选择臣服!
  而明军停战的要求也只有一个,要求东瀛立即撤兵,无条件投降,向明称臣!
  水陆两面战场,全面被压制,就算丰成秀吉再有不甘心,此刻也只能派遣使臣到朝鲜和明朝京城求和。
  因为现在就连丰臣秀吉都不清楚,大明还留着什么后手等着他们,一件又一件的新式武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却都出现在了大明手中,这实在是和他以往预判中的大明不一样!
  和谈之际,只有大明使臣和东瀛使臣双方在谈条件,这次作为大明方面的主谈者是鸿胪寺卿宋星达,因为有着秦修文和宋应昌在水陆战场上将东瀛人打的落花流水的底气,宋星达的和谈条件开的很高,并且在谈判过程中,明军一直没有撤兵,甚至在鸭绿江口岸又囤兵了三万人,随时可以奔赴朝鲜战场,在这样的压力下,丰臣秀吉提出的和谈七条,被宋星达彻彻底底撕碎扔在了东瀛使臣小西行长的脚下。
  东瀛的和平条件如下:
  1.远嫁大明公主为日本天皇后;
  2.发展明日贸易;
  3.明、日两国武官永誓盟好;
  4.京城及北部四道归还朝鲜,南部四道割让于日本;
  5.朝鲜送一王子至日作为人质;
  6.交还所俘虏的朝鲜国二王子及其他朝鲜官吏;
  7.朝鲜大臣永誓不叛日本。(注1)
  当时李如松接到了这和谈七条的要求后,忍不住都气笑了,对秦修文却是更加拜服,拜服他不仅仅在战场上给出的极大助力,更是拜服秦修文对于东瀛人骨子里傲慢和自大的了解。
  确实,在眼前这种情况下,还能提出这么恬不知耻的要求,确实是还没被打服打怕!
  万历知道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和谈彻底破灭,直接就是一句话,继续打!
  大明到朝鲜的粮道已经打通,明军手握朝鲜半壁江山,并且明军军纪严明,打仗就是打仗,从未出现过扰乱平民的迹象,比起东瀛人的残暴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且本身朝鲜人就很信服儒家文化,明军在朝鲜人眼里简直就是真正的神兵天降,救他们于水火之中,所以自发送水送粮,给明军提供方便,如今明军在朝鲜战场上,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又怎么还会怕东瀛人的军队?
  一群被切断后方补给的丧家之犬,有何面目谈条件!
  战火再次升起,东瀛队伍本就已经军心不稳了,如今是一再溃败,许多人被明军所俘虏,京畿道直接被明军拿下,总计获俘三万余人,同时万历直接让东瀛使臣小西行长回去告诉丰臣秀吉,一日不撤兵,不向大明称臣,便屠一万人,三日过后,直接发兵东瀛!
  消息传到东瀛,举国上下一片哗然,这次的战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东瀛已经被消耗掉了十几万的兵力,再这样硬耗下去,东瀛国的年轻男子将十不存一,战后会需要数十年才能恢复元气。
  而一向以仁德示天下人的大明,如今彻底展露了獠牙和利爪,如同一头威武的雄狮,但凡有不臣服者,就会被赶尽杀绝!
  丰臣秀吉再是战争疯子,也无法拿举国上下的国运来做硬碰硬的赌注,况且在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试探中,明朝的底,深不可测。
  <a href="https:///tags_nan/kejuwen.html" title="科举文"target="_blank">科举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