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康熙这次却并未留中不发,而是命人传来了至今仍住在乾清宫侧殿的胤礽。
  “皇阿玛。”
  胤礽依旧是往日那副骄矜贵气的模样,只不过举手投足间多了几分看不透的东西,
  进入殿内躬身行礼后,便静静立于大殿中央,并未主动开口询问。
  康熙定定审视他半响,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经此一遭,性子总算沉稳了。
  往日他虽十分受用儿子的亲昵,但到底是储君,如何能一直同稚子一般。
  此番历练了性子,又失了与那妖女相关的记忆,也算因祸得福。
  “保成,来!”
  胤礽抬步上前,站在龙案一侧,目光自然下垂,
  只当做没看到翻开奏折上写着的“请复太子之位”几个字。
  可却没想到,下一瞬,康熙直接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他,
  “皇阿玛?”
  他有些惊诧,不懂康熙这是何意。
  “这是众朝臣奏请复立你太子之位的折子,你瞧瞧。”
  明黄色的奏折,就这样大喇喇的披露在眼前,
  纵使他没亲眼看,也十分清楚这群大臣奏折里是如何说的。
  这试探之意太过明显,让他露出了自醒来后第一次的惊讶之色。
  “儿子不敢。”胤礽并未接下,一撩衣服下摆,便跪了下去。
  “顾忌什么?你之前监国又不是没看过奏折。”
  可那又如何能相提并论?
  当年康熙亲征,带走了近半朝堂的大臣,还都是些重臣,
  留下的小猫三两只,
  每日上的奏折除了请安,便是后方补给问题,他看也便看了,
  如今这可是涉及到他太子之位的。
  胤礽沉默着没有动作,康熙眸中闪过一抹满意之色,嘴上却呵道:
  “朕让你看,你看便是。”
  这次话中无丝毫勉强之意,
  胤礽这才顺从又略带几分忐忑的接过奏折,翻开细看。
  “……二阿哥胤礽自幼年立为太子,聪慧好学,文武兼备,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历数祭祀,监国之事,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唯因误会神女一事,被奸佞小人陷害,废除东宫,如今真相大白于众,且天怒尚未平息,臣痛哭流涕,唯恐天下不安,万民不宁,特请万岁再思二阿哥复立太子之位……”
  “你如何看?”康熙摩挲着手上的扳指,似乎只是随口一问,
  但胤礽从他那不断扫视而过的视线中,便知晓他这个皇阿玛是铁了心试探他,
  果然……他们父子,是回不去了吗?
  “事关儿子自身,儿子不敢妄言。”他将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感叹抛之脑后,拱手回道。
  “无妨,只你我父子二人在此,此刻没有君臣,只有父子,保成你放心说便是。”
  “是。”胤礽暗嗤一声,
  从前他怎么没发现这些话中的深意呢?
  是真的没有?还是被他下意识忽略了?
  “从儿子自身出发,儿子自然是想恢复太子之位的。”
  “哦?”康熙挑眉。
  “先不提儿子脑海中并无那些记忆,单论如今民愤一事,便还需人出面平息
  “皇阿玛您万金之躯,岂能随意出面,经受万人所指
  “大哥纵罪孽深重,但好歹是皇阿玛的儿子,即便不能洗脱罪责,但好歹也要保他一命
  “其余弟弟尚幼,担不得此大任,宗室那几位叔伯虽身份同样显贵,但到底远了一层,恐怕无法说服百姓
  “为今之计,唯有儿子,这个自始至终牵扯甚深,又是皇子的人,是最佳的人选
  “只是若要立于人前,总不好以一废太子的身份,故……”
  下面的话,他没再继续说,只再次躬身,一脸坦诚道:“还请皇阿玛明鉴。”
  第108章 下一步,就是老大了!
  “叩、叩、叩……”
  指节敲击桌面的声音不断响起,
  胤礽就算不抬头,也能猜到他皇阿玛脸上的神情,
  “你退下吧。”良久后,上首传来这一句吩咐。
  “是,儿子告退。”
  他再次拱了拱手,缓步退出殿外。
  “太子爷。”梁九功等人见他出来,纷纷行礼,
  胤礽瞥他一眼,“梁总管喊错了吧,爷如今可不是太子了。”
  梁九功忙点头哈腰的赔笑,“万岁爷先前吩咐过,待您一切照旧,无论是待遇还是……称呼。”
  他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的看着他,“梁总管如今做事,倒是愈发伶俐了。”
  梁九功抹了把头上的汗,干笑两声,“太子爷说笑了。”
  胤礽笑了笑,随即转身快步回了侧殿。
  “梁九功!”殿内传出康熙的传唤声,
  梁九功连忙收神敛眉,理了理袖口衣襟,快步进殿,
  “万岁爷。”
  康熙头也没抬,盯着桌上被翻出的边角泛黄的宣纸定定的瞧,
  那是胤礽习字时,写的第一张大字。
  半响后,就在梁九功想要张口询问之际,康熙才沉声开口:
  “传王鹤年。”
  “嗻。”
  ……
  康熙召见王鹤年,细细询问几近一个时辰的胤礽身子情况后,
  次日便下了罪己诏与复立太子诏书,并命太子于下月十五日,前往泰山告祭上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