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春天知道 第93节
走进书房之后,孟镜年把门虚掩上。
孟震卿走到了书桌前方,把老花镜摘了下来,顺手收拾起了摊在桌上的书本。
孟镜年往书桌上瞥了一眼,笑说:“是一一之前送给您的那本研究集刊?”
孟震卿点头,“也是最近才有时间研读。”
“我要说的事情,正好和一一有关系。”
孟震卿抬眼看向他。
孟镜年坦诚道:“之前因为您在生病,一直觉得告诉您不大合时宜。”
顿了一秒,孟镜年毫不犹豫地说道:“我和一一在一起了。”
孟震卿动作一顿。
“您知道我不是不计后果的人,一一也从来顾全大局,从做这个决定开始,我们就准备认真长久地一直走下去。我知道这件事超出了一般的常识认知,可能会让我们一家人都成为别人的谈资……我想请您谅解。”
说完这一段,孟镜年便沉默下去,不管孟震卿是什么反应,他都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
孟震卿打量了他好半晌,才开口:“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心思的?”
“去年。”
“你姐夫的兄长就剩这么一个遗孤,你这么做,不是陷你姐夫于不义?……这事你姐夫知道吗?”
“知道。都知道。”孟镜年听得出来,孟震卿虽然震惊,但没有他预期的那样愤怒。
“只除了我是吧?”
“……对不起。”
“孟镜年,你要清楚,他们之所以不反对,是因为他们都不是一一的亲生父母,所以没这个立场。如果她爸妈还在世,你觉得他们能轻易松这个口吗?”
“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人,对一一的爱护能胜过我。我会用一辈子证明这件事。”
“归根到底你做得不地道。她一个孤女,对亲情的珍惜远胜于他人,这种情况之下,你追求她,请问她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您不必太过低估一一,她有些时候比我们任何人都清醒。”
孟震卿手指按在那集刊的书页上,低头默了好一会儿,“这件事我持保留意见。一一还这么年轻,我不认为你们能有什么结果。”
孟镜年不再解释什么。有时候说一万句也不抵做一件事。
“你们低调一些。我不为有没有人议论,在我这里,除了生死无大事,我为的是一一的名声考虑,假如未来你们没有修成正果,你要替她想一想退路。”
“我不会擅自做什么决定,我一切以一一的意志为优先。”
孟震卿沉默一霎,挥了挥手, “你回去吧,这事儿我要想想,再约你姐夫聊一聊。”
孟镜年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书房。
祝春宁坐在沙发上,身体倾向书房方向,似一直在关注屋内的动静。
看见孟镜年出来,低声说:“没吵架吧?”
“没有。我爸见过大世面的,不至于。”孟镜年微笑说道,“我先回去了。”
“这就走了?”
“爸说要想一想。”
孟镜年拿上外套挽在臂间,便告辞了。
大约是听见了关门的声音,孟震卿从书房里走了出来。
祝春宁也正要进去。
两人顿步,孟震卿看她:“这件事你知道?”
“你做第一回化疗那会儿就知道了,我还劝过一一,但她挺坚定的。后来为镜年前途考虑,她主动退了一步,准备去北城读研。”
“是为这个原因才推免外校?”
“嗯。她是个识大体的好孩子。”祝春宁叹声气,“因为这我也很难再反对什么。而且镜年的性格你也了解。”
两人在沙发上坐了下来,祝春宁拿起一只橙子,划破之后慢慢剖开,“一开始确实不能接受,我也跟缨年聊过,缨年劝我,辈分名头都是人定的,我们自己不在意,外人也不过是调侃两句。一一我们知根知底,镜年真要去外面找个女朋友,我们还得跟人从头磨合。我想想也有道理。江澄人够好了吧?但你要我跟汪兰舟做亲家,我还有点犯怵。”
“这话不是在欺负人家孤女没父母撑腰吗?”
“哪儿的话。正均是最先知道,他没怎么反对,不也是因为知道镜年的为人吗?他就纯粹站在叔叔的立场考虑,镜年确实是个合格的侄女婿吧?我就不说外貌了,职业、品行、性格……哪一项都拿得出手。当然一一的条件也好,她完全是不愁找男朋友的,但肯定找谁都不如自己认识多年的放心。万一一一受了委屈,我们肯定全家人都是站她那边的,你说是吧?”
孟震卿笑了一声,“在你看来还成金玉良缘了。”
“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还是觉得不大好。”
“不好在哪儿?”
“……”
“你看,让你说你又说不出来。当年正均你还能挑出个一二三四呢。”
“以后怎么称呼?辈分乱了套了。”
“那我们就都起个英文名,学西方人,直呼其名。”橙子分成两半,一半递到孟震卿手里,“劝你别操心了,顺其自然吧,儿孙自有儿孙福。你都鬼门关一个来回的人了,还没想开?”
“我要是没想开,今晚能叫镜年安然无恙出这个家门?”
“对嘛。吃橙子,这橙子甜。”
“确实甜。”
第59章
桌面微信在半小时前最后一次对话之后, 变成缩小的图标,安然地躺在状态栏的右下角。
下班前的最后半小时,林檎以极高效率把工作内容收了尾, 并撰写完周报,发送完毕。
剩余三分钟, 还来得及端上水杯, 去茶水间倒上一杯温水。
时间指向六点,她点开右下角的微信图标, 给置顶的人发去消息:
【我下班啦!马上下来!】
关机, 抄起提包,同组长打声招呼, 干脆利落地转身走人,沿路收获几束“现在的小孩真是随心所欲”的羡慕目光。
进电梯, 从口袋里拿出手机,微信已经有了回复:
【好。我在楼下。】
电梯抵达一楼, 小跑着穿过大堂, 穿过闸机,看见了中庭矗立的灯火璀璨的圣诞树,以及站在圣诞树下的人。
深灰毛衣与黑色羊绒大衣, 清肃英俊的面容, 多少有些距离感。却在捕捉到她的身影时, 瞬间露出微笑。
她脚步没有降速,反而越跑越快。
他微讶着把手臂张开, 把一阵风似的她, 接入怀中。
“今天也很想你。”她脸颊压着他的衣襟, 呼吸间嗅闻到一阵干燥冷冽的清香,像是被冻在冰雪中的某种植物。
“我也是。”孟镜年微笑说。
他们在一起快要将近一年, 依然每天都是热恋。
手被他牵在手中,穿过园区,走去停车处,一路上互相同步今天的状态,到了车上,换了话题,依然有来有回地闲聊下去。
平安夜的晚高峰,路上多少有些堵,但因为有她在身边,足可以抵消那份滞塞在车流中的不耐烦。
婶婶家里同样有棵小号的圣诞树,上一周林檎和孟落笛两人一起布置的,与那时相比,现在树下堆满了礼物盒。
孟震卿和祝春宁从前不凑圣诞节的热闹,今年也破了例,两人坐在客厅里,穿着孟落笛前一阵为他们挑的毛衣,一件白色,一件深蓝色,胸口分别刺绣着冬青花环和羊毛袜子。
祝春宁殷勤招手:“一一快过来吃车厘子!”
林檎笑着应一声,把脱下的外套,和取下的围巾提包塞到孟镜年怀里,蹬掉短靴换上毛拖,走进客厅。
孟镜年仍然留在玄关里,打开柜门,把自己和林檎的大衣挂了起来,围巾和提包也收纳妥当,这才进屋。
林檎手里垫着一张纸巾,上面是两粒吐出来的果核。
“洗手没有?”孟镜年笑问。
“没……”
“先洗手。”说着,抓住她的手腕,往厨房带去。
祝春宁笑眯眯地看着他们,露出了极为慈爱的微笑;一旁的孟震卿,表情则相对微妙,还没有完全消化两人身份关系的转变。
洗过手的两人,重回客厅坐下。
祝春宁伸手捏一捏林檎的手臂,笑问:“穿这么少冷不冷?”
“不冷的。公司开了暖气,人又多,穿多了会热。”林檎笑说。
“最近好多人得流感,你们也要多注意。”
林檎点头,“您和孟老师也是。”
“外公”和“外婆”这个称呼,在她这里是彻底停用了,祝春宁还真给自己和孟震卿取了英文名,一个叫“helen”,一个叫“arthur”,但林檎暂且还做不到这样没大没小,因此做了一个折衷的选择。
只有孟落笛,很快适应,一口一个字正腔圆的“海伦”,祝春宁也欣然应答。
孟落笛也给孟缨年取了一个英文名叫elaine(依莲),称这个名字从发音角度而言,简直是为其量身打造的。
叫了两次,被孟缨年揍了两次,不了了之。
圣诞晚宴极为丰盛,烟熏三文鱼配奶油芝士,搭配薄片饼干;口味浓郁的烤牛肋排,搭蒜味黄油;包含胡萝卜、土豆、玉米的烤蔬菜拼盘,撒上橄榄油和迷迭香,香气四溢。
点心是栗子慕斯蛋糕,饮料是肉桂热红酒、姜汁汽水和苹果酒。
一家人围坐长桌,圆胖蜡烛烛火摇曳。
林檎吃着东西,数次去观察每一个人的表情。
心里被难以言说的情绪填满,整个心脏像浸泡在温暖的水中,那种幸福感因为漫溢而出,生出几分不真实的恍惚。
这是这么多年她最快乐的一天。
吃完饭,林正均领着孟落笛去收拾厨房,孟缨年给盘子添零食,孟镜年则拉着林檎,去圣诞树下拆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