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这种回忆突兀的、强制性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盛恕上辈子,大概每周都会有这种异常的感觉。他原以为穿越过来,拥有了健康的身体自己能有所好转,却没想到又是这样。
  他越发烦躁,却又无计可施。
  盛恕确信自己曾经没有这种被闪光灯照着久了就难受的毛病,并且很享受众人的关注。
  开始讨厌这些,其实是在他确诊罕见病后一年多的事情了。
  罕见病的进程在每个个体上都不一样,一般都从人的四肢开始出现异常。
  但盛恕比较幸运,确诊半年后,在利鲁唑的帮助下,病程发展不快[1]。只是行动有些不便,没受太大影响,拉弓倒是比原来费劲了一些,不过不多。
  他那时候还天真地抱有一种只要自己足够努力,总可以战胜奇奇怪怪的病,重新站在赛场上的美好愿景,而且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的表现确实不错。
  自从患病后,很多媒体在拍他,宣传他是如何努力地与疾病抗争,把他当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然后他们找出了盛恕的所有信息。
  ——父母在他年纪很小的时候就离了婚,被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由于奶奶是退役的射箭运动员,所以继续了这项运动,靠着努力和天赋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大放光彩。
  他们觉得这励志极了。
  所有人都这么想,就连盛恕自己也这么觉得。
  他依然努力练习,脑子里无时无刻不在模拟着射箭时的动作和姿势,等待着再次站到专业的赛场上。
  但在那之前,他受邀参加了一场室外三十米的射箭比赛。
  公益性质的,他出来只是表演一下,没人觉得会出问题,比赛开始也都很顺利。
  盛恕自己也没发现什么不对劲,直到在倒数第三箭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右手突然无力了起来。
  单肢肌无力,是患病后的正常症状。
  但在赛场上,是致命的错误。
  然后那一箭脱靶了。
  当时他们用的是80半环的靶纸,而盛恕射到了靶纸之外。
  那是他自十三岁以来,唯一的一次脱靶。
  闪光灯闪烁着,记录下他最狼狈的时刻。
  那场公益关注度很高,所有人、全国人都看见他如何出丑。
  很巧合的是,从那以后,他的病情急剧恶化。
  外界的声音很多,大部分是同情和怜悯,小部分是嘲讽。
  无论哪一种,盛恕都并没有为此太过难受,他毕竟也是个以心理素质出名的射箭运动员。
  但比起被别人的言论影响,他在和自己较劲,仅仅是脱靶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经让他足够难受。
  他自从登上国际赛场以来,没输过一场外战,所有人都等着他在奥运上拿回来属于自己国家的第一块男子射箭的金牌——基本没什么悬念的。
  可最后竟然滑稽地、荒唐地跌倒在了一场小小的表演赛上!
  这到底算是什么!
  盛恕想,他需要一场胜利。
  不、甚至只需要一具健康的身体,他就能重新拥有一切。
  可这是他唯一得不到的东西。
  疾病带走他的健康,把他困在冰封的躯壳里,那一场本该属于他的胜利遥不可及。
  盛恕有复盘比赛的习惯,他会把每一支箭里小小的不完美拿出来反复回想,鞭策自己下次做得更好。
  但他现在闭上眼睛,能想到的只有可怕的、脱靶了的那一箭[2]。
  他怎么也不能宽恕自己,也没有办法像以前那样通过努力获得进步,打碎梦魇。
  最后的那一支脱靶的箭像是把钝刀,反反复复、永不停息地地切割着皮肉和神经,在漫长的年月里,形成一道不可愈合的疤。
  盛恕放弃射箭后去学了物理,自物理转去学了生信,做相关的干实验。他试图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一点,也想借此忘掉自己所恐惧的与那场比赛有关的一切东西——像是闪光灯、像是挚爱的弓箭。
  可渐渐失去行为能力,靠着呼吸机维持生命的他,依然无法摆脱这样的阴影。
  其实盛恕清楚,他讨厌的既不是闪光灯也不是弓箭。
  所以他可以重新握起弓,可以克服对闪光灯的厌烦,但他依然害怕失败,害怕看到胜利远去,繁华落幕之后,那个一无所有的自己。
  ——
  盛恕站在赛道上,对着他的媒体镜头比昨天还要多出一倍。
  他深吸了一口气。
  淘汰赛已经进行到了最后一场,十六进八的比赛,只要获胜,就可以参加明天的决赛。
  此刻比赛进行到最后一轮,场上的比分是4-0。盛恕在前两轮的环数都高于对手,率先得到了四分。只要最后的三支箭不出差错,就能结束这场淘汰赛了。
  他举弓,与对手交替发射,射出两箭,所幸都是十环。
  按照交替发射的规则,因为之前一轮环数更低,对手先行射箭,此时正在射他的第三支箭。
  “盛恕今天的状态依然不错啊,”段飞白听着裁判一次次念出的十环感慨道。
  今天上午这一路淘汰赛比过来,无论对面实力如何,他的发挥都很稳定,赢得也很漂亮。
  淘汰赛时比赛就有直播了,观众们为他的水平而惊叹,同时比赛的解说也一直关注着盛恕的表现。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名燕京市队的十七岁小将,看看他的出现,能否带来更多变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