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但就是如此,盛恕也渐渐被人关注到了,以天才的姿态渐渐为人所知。
  如果有一个更大的舞台,毫无疑问,盛恕会用自己的方式让所有人记住他的名字。
  而不是在一个公众号的刻意炒作之下。
  实习生叹了口气,徐驰的决意已定,他没有办法更改,现在只觉得当时看不起传统媒体《箭坛人物》的自己过于天真。
  ——
  几百公里之外,陆争和老板不约而同松了口气。
  这一仗打得太艰难了,盛恕最终还是战胜了优秀的对手,获得了胜利。
  即使是一直沉默地在屏幕外看着比赛的陈慕钦也忍不住在最后一刻站了起来,为盛恕叫了声好。
  这场比赛比他想得精彩太多了,在看直播的时候,他没有功夫去想场上的人是谁,原来是什么样子。
  因为属于运动员的荣耀与光辉太盛,遮掩住了一切其它标签。
  比赛胜负分晓,陈慕钦坐下冷静很久,才不得不承认。
  比起盛家的小少爷,自己身后的小跟班……射箭运动员,是最适合盛恕的身份。
  而他为这位运动员深深着迷着。
  即使是远在国家队的卫建安也很开心,他一边摸着下巴一边感慨:“场上这俩人的心理素质还真是强啊,水平也不错。刚好这次在奥项锦标赛里都得了名次,下次国家队选拔就有资格了,努努力,应该能留在二队?”
  “再给盛恕几年,他说不定都能去为国争光了。”
  卫建安自己说了一阵,才发现这一次季明煦压根没有搭话。
  那个平常每次提到和盛恕相关的事情都会提起精神的男人,这一次仍然在看着直播出神。
  “你想什么呢?”卫建安打趣,“总不能是怕盛恕太强,抢了你男子组一哥的位置吧。”
  季明煦没有回应这个玩笑。
  他语气很沉,带着一种郑重:“盛恕的状态有点不对。”
  “他不是挺好的吗?”卫建安一愣,“最后一支箭的状态明显能看出来比之前都要好。”
  季明煦缓缓摇了摇头。
  他没有想好怎么去和卫建安解释。在大多数人的了解里,的盛恕很开朗,和谁都能玩到一起,是个情绪很外露的人。
  但他真实的情绪,其实是很少展现出来的。
  比如半决赛的最后几支箭时,他才能感觉到盛恕和上一辈子患病之前的不同。
  他对场外的某些东西,有一种自发性的回避。
  很微弱,被人为克制住了,在场上一点也不明显,但是季明煦看得出来。
  季明煦一直看得出来。
  卫建安不明就里,念在季明煦确实有些时候神神叨叨的,也就没有细想。
  他又把目光放回直播上,看着下一场半决赛的两名选手,来了兴致。
  “燕京内讧完了,轮到淮林省了?”他看热闹不嫌事大,往计算机屏幕前探了探头。“沈师兄宝刀未老啊,在四分之一决赛的时候把小霍打下去了,这次要跟施杨比了。”
  他们津海市的现任一哥止步八□□建安倒是一点难过也没有,反而还挺乐呵地给季明煦解释。
  “霍问这小子是队里重点培养的队员,实力自然是不错的,也处在最好的年龄段,现在的各方面硬实力真要论起来,他比沈雁回确实要强。”
  “是经验,”季明煦说,“沈师兄年龄偏大了,又有伤病,但他也是在国际赛场上一箭一箭历练出来的。节奏、技术、心态都无可挑剔,和他相比,霍问还有一定差距。”
  “施杨也是同理。”
  “我觉得施杨这场估计悬,”盛恕坐在椅子上,一边休息一边看着比赛。
  关京华和他并排坐着,随手给盛恕递了条毛巾过去。“无论他俩谁晋级,你等会就等着苦战一场吧。”
  “是啊,”盛恕不见外地接过毛巾,擦了把汗,“我这几天比赛看下来,施杨逆风翻盘的次数很多,也是个越打到后面、越身处劣势越狠的选手。”
  关京华点点头,施杨和盛恕的这种风格有几分相似,不能在局末掉以轻心。
  “不论最后会遇到谁,金牌赛和铜牌赛都不会轻松,”关京华说着,看了盛恕一眼,“之前吵吵了那么久要拿金牌,关键时刻一定撑住了。”
  盛恕“嗯”了一声,看向关京华:“你也是,铜牌可别落到淮林省手里了。”
  “你就等着吧。”关京华和盛恕在空中击掌,语气挺轻松的。
  他很快把目光移回赛场上——半决赛后,先进行的就是铜牌赛,他很快就要重新上场了。
  赛场之上的比赛依旧激烈,双方互不相让,贡献出又一次精彩的表现。
  场内外的观众们也都为两位运动员而倾注了丰富的情绪,尤其是对老将沈雁回,很多上了年纪的箭迷对他很有感情。
  毕竟在华国射箭运动还没有如今实力的时候,是他在s国几乎包揽奥运射箭项目男子个人赛前三的情况下,拿到了一枚宝贵的铜牌。
  从他开了先河之后,才有了陆陆续续的队员在射箭男子个人赛上实现突破,直到季明煦那一届,直接夺冠。
  箭迷们即使清楚如今沈雁回状态的衰退,还是盼望着这位老将能战胜伤病和时间,再一次取得优秀的成绩。
  毕竟英雄迟暮,是谁都不忍见的。
  经历了激烈的五个回合后,场上终于7-3分出胜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