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她说的振振有词,刘向元自然是同意。两人小心翼翼地将二十几株番茄,带连带着支撑移植到温室里。
  温室里暖洋洋的,湿度也挺大,空气不太流通,感觉有些晕乎乎的闷。
  但劳作了一天,浑身的疲惫仿佛都能在暖湿的空气中被一点点治愈,化为倦意。
  刘向元打了个哈欠:“以后晚上可以来这儿坐一会儿,助眠。冬天睡这里或许也不错。”
  林江冉遗憾摇头:“那可能不行,将来这里要种不少植物,晚上的呼吸作用……可能会有缺氧的危险。”
  现在没有外人,刘向元对林江冉的称呼也变得亲切了不少:“小林冬天想在温室种什么?”
  林江冉想了想,模棱两可道:“蔬果吧……过两天我再斟酌一下。”
  其实她的心中已经有了几个选择。
  有了温室,就可以种植反季节作物。而林江冉恰好又知道那么几种,在冬季非常实用,但对温度要求颇高的植物。
  第42章
  首先是变异大蒜和辣椒。
  它们都可以制成驱虫剂,预防春天的病虫害。对花鸟市场其它植物的种植都有益。
  对于大蒜,林江冉准备在入冬时将其与番茄混种,这样等到大蒜基本发育成熟,其特殊的气味天然就能防止病虫害。
  变异辣椒单独开一片地。
  变异辣椒的变异方向为吸收,但吸收的东西有点特别。
  【辣椒
  记录于废土纪元51年。
  说到辣椒,肯定想到的是吃。但变异后的辣椒除了能吃,还有些很有意思的特性,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种植方面,变异辣椒对气温和土壤的排水性要求较高,尤其是气温,变异辣椒喜热,生长温度可以达到30度。
  它种子的发芽温度则达到了某种极端,变异辣椒发芽至少需要50度以上的高温,而适宜的温度居然达到了100度!
  这还是我们一位爱吃辣的同事在炒菜的时候发现辣椒里面长出绿色的小芽,吓了个半死才和我说的。否则还没摆脱惯性思维的我,或许永远也发现不了这种可能吧。
  实验表明,变异辣椒种子的发芽速度曲线呈抛物线,对其影响最大的纵轴就是温度。
  温度越高,发芽越快,超过一定阈值,辣椒种子就会被烧糊。
  所以,我的建议是把辣椒籽放在水里煮个半小时,发芽后迅速将其转移至温热的土壤中,再用棉被保温。
  等辣椒长出第一片真叶后,就可以撤掉所有保温的东西,准备降温物品咯。
  这就牵扯到了它的另一种特性,吸收性。
  它的吸收性是反常规的:吸收冷,释放热。
  准确来说,变异辣椒的方向不能算是吸收性,因为在我们看来,它其实只是散发了热量,加热了周围的空气,才驱散了冷意。
  我也知道,没有能量就能放热,在三维世界,这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
  但鉴于陨星辐射显然来自外星球或者更高维的空间,现有的物理知识似乎并不能帮我们弄清变异的实质……
  啊啊,这就扯远了,这不是我一个种花的该考虑的东西咯。
  总之,吸收“冷”释放“热”,这就是研究所给出的解释,虽然不符合你们的物理常识就是了。
  因此,当变异辣椒成熟时,需要将其转移至散热快的开阔区域,或者干脆在秋末播种,这样到了冬季,变异辣椒释放的热量也不会被浪费。
  至于这个特性到底该怎么利用,那就看你的想象力有多丰富咯。
  希望这篇笔记对你有用。 】
  吸收“冷”释放“热”,确实感觉像是没学过物理的人会说出来的天马行空之辞呢。
  此外,“你们的物理常识”这种说法,让人有种,笔记的记录者不来自未来,而根本就是在和外星人共事的感觉……
  想到这里时,林江冉有些失笑地摇摇头。
  有了变异辣椒为温室升温,接下来就是变异草莓了。
  种大棚草莓,一直是林江冉自己的愿望。
  以前,爷爷会和她在阳台种草莓,说起来那也是她种的第一种水果。
  种出来的草莓多半没什么味道,种再多她也不爱吃。可她偏偏又很喜欢采草莓的感觉,总是缠着爷爷回老家,去村里的私人大棚里采草莓。
  爷爷总会数落她,大棚草莓也就比自己种的甜那么一点,自己采还要花更多钱,有什么意思。
  林江冉不管,只是不厌其烦地缠着爷爷要去。
  爷爷被她烦得不行了,只好每年开春都会陪她去采两三次草莓,可每年她还是爱去,好像不会腻似的。
  现在想来,她就是喜欢采摘时收获的快乐,即便长大了,拿到工资的快乐似乎都没有当时那么纯粹。
  后来,爷爷身体不好了,休养在老家,偶尔也会托邻居打电话给她:“村口老黄家的草莓刚红,还没怎么被采,最近要不要回来采草莓?”
  彼时林江冉忙着找工作,于是以开玩笑的语气回答:“害,我已经不是小孩子啦,爷爷想吃草莓吗?我给你邮点好的过去?”
  ……
  现在想来,自己真是忙昏头了,连那么明显的言外之意都听不出来了。
  又或是听出来了,却不敢应。
  那时的自己已经隐隐感受到了,今后支撑花鸟市场的重担就要落在自己头上了,因此对寻找一份稳定的收入有着极强的执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