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就算八年直博读完还得上低工资的规培,对她来说问题也不大了,她有小人国这个外挂赚钱补贴呀!
  说起赚钱,梁师送她的这串小叶紫檀木手串,她哥帮她请人掌了掌眼,居然要大几千!
  这瞬间又打开了夏青黛的赚钱思路。
  通过对小叶紫檀木手串的百度,手机又自动给她推送了微雕。点开细看,简直让夏青黛大开眼界,直呼“好家伙”!
  这样的木头在十八世纪又不是没有,她完全可以搞起来啊!
  想到就做,她已经请欧文去告诉比尔,让远洋船队的船长,帮她寻好木头了。
  到时候她想想办法,挥动金钱和大棒,请十八世纪欧洲最有名的雕刻师,比如让-安托万·乌东什么的,给她雕个小型雕塑。
  这些小人国雕出来的,拿到现代不就是微雕艺术品嘛。
  啧!一想就美得很,她又找到了一条发财大计。
  梁老绝对是夏青黛的人生贵人,给她准备的升学礼,都能让她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以前关于微雕、木头这些事,她完全就没有概念。
  说不定她和她哥未来的大房子,就落在这些十八世纪的微雕上啊!
  所以这些天,夏青黛经常跟她哥说,以后她要赚钱给他买大房子。
  夏商陆只当夏青黛是高考取得高分后,意气风发着,做梦都阔气起来,自然笑着说好,那他就等着跟老妹吃香喝辣了。
  除了夏青黛自己以外,她也稍稍关心了一下关系不错的同学们的高考情况。
  促成她拜梁老为师的颜士贤,稳进江大,未来大学也是她的校友。
  颜士贤现在进了国青队,要随队去打大运会,前程似锦。
  从颜士贤发来的消息里,夏青黛能感觉到他满满的信心。说不定这次大运会,他能一鸣惊人。上一次他的那球拉杆暴扣,夏青黛可是记忆犹新啊。
  颜士贤也是个早早就确定了人生目标的人。
  本身就热爱篮球,从小就学篮球,球技非常好,又有夏青黛用信仰之力助他起死回生,把他的静态天赋和动态天赋都拉满了,未来可期啊。
  至于同桌徐艳,高考成绩不错,考了645分。
  这个分数按说不低,但是很遗憾,由于整个江省只有一所985/211大学,就是江大。双一流也只有一所,就是甬大。
  徐艳这个分数报甬大没问题,但距离江大有点距离。而她又不愿意离开包邮区,所以最终只能听她父母的安排,选了江省师范大学。
  女孩子当安稳的老师,旱涝保收,就是徐艳父母为她安排的人生了,稳稳当当一辈子。
  夏青黛觉得徐艳可能在研究生阶段,会选择去英国留学。
  毕竟去了一趟英国后,徐艳最近天天念叨关于英国的旅行趣事。
  还说什么好想去英国乡村养老,她在英国乡村的时候,就像住在油画里一样,都不想回江城。
  这一点夏青黛就不是很赞同了,她觉得江城也很美啊。
  有诗为证: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206章 给泰晤士河消毒
  夏青黛学习小组里的另一位女同学胡佩燕,也算是她高中三年接触最多的同学之一了。
  这一次她考得其实一般,分数比徐艳的低。
  但因为早早就确定了以后要当老师的目标,所以三月份的时候,就去报名了江师大的复硕专业综合测试。这次妥妥能被江师大录取,以后跟徐艳还是校友,且还比她好。
  胡佩燕出来就拿本-硕两张文凭,包分配进江省的高中教学。对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这样的未来已经很好。
  而徐艳虽然分数比胡佩燕高,但是她没有报过江师大的复硕提前批,以后还要靠自己去考研究生,毕业也没有包分配工作的待遇。
  眼下这形式,出生率越来越低,对于老师的需求也在下降,包分配是个很不错的饼。
  徐艳的父母在三月份的时候,其实也劝了她去报名复硕专业测试的,但她不愿意。当初她一心想着跟夏青黛一样读医,只是最后这分数上省内的好医学院够呛。
  医生是个地域性很强的专业,省内的医学院上不了,去外地也没意义,她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去当老师了。
  好在她叛逆心不强,努力不成就享受被父母安排好的人生。志愿填完了,无事一身轻,乐呵呵地开启刷剧追星模式。
  他们学习小组的另外两位男生,夏青黛就是在群里瞥了一眼情况,好像是都去了江工大。
  也就是说,他们这个学习小组一共五个人,大学都选在了江城。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的江城,除了能去清北复交或者国外名校的那群尖子,其余愿意离开的土著确实也不多。
  毕业了,志愿的录取结果都陆续出来了,但这个学习小组群还没解散,约好了大学仍要保持联系。
  别人夏青黛不太清楚,但是她跟徐艳想必不会断联。
  现在她每天都收到徐艳发来的各种偶像剧截图分享,对方仿佛要把之前十八年错过的古偶、仙偶、现偶都补上。
  朋友之间如果有一位特别热情的,那么短时间内想必是散不了。
  这日夏青黛在医院里跟师一天,回到家一看,哥又加班没回来。
  她连晚饭都累得不想做了,直接干啃了一包方便面,然后就掏出此前买的一套养鱼必备净水装备,给自己家旁边的泰晤士河例行消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