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杜仲的家就在古榕树的边上不远处。
  他家是寨子里少数的汉民,但房子却是特别古风的竹楼,论历史感比傣族的邻居家都强。
  换句话说,这竹楼已经有很多年头,非常陈旧,比杜仲的年龄还要大许多。
  紧挨着他家竹楼的,就是他的爷爷奶奶家,老两口住的也是竹楼。两幢竹楼风格统一,一看就是同一时期的建筑物。
  一年多没回来,竹楼还是干干净净的。不必说,定然是老两口时不时来打扫的缘故。
  这里一层架空,二层全是杜仲一个人的天地。空荡荡的竹楼里,家具基本没有,连书都不见几本。
  无父无母的小孩,哪怕再会读书,也很难拥有太多书籍。想看书,只能泡在免费的图书馆里。
  其实上大学后,各种奖励、奖学金外加赚的零花钱(比如从夏青黛这些校友身上赚到的),足矣令他财富自由,在学生里面绝对算富裕。不但不用问家里拿钱,还可以反哺给老两口改善生活,日子倒是一点都不困难的。
  读书改变命运,在他身上算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杜仲这个人没有太大的物质欲望,最大的支出大约就是隔音材料。
  爬上楼,他刚放下双肩包,一条粗大的蛇就朝他快速游了过来,盘上了他的包,被他嫌碍事,随手推开。
  古代住竹楼的人家,往往都会养一条看家蛇。现代倒是少见了,但杜家是例外。这一条王锦蛇,就是小时候的杜仲自己捉回来养的。
  王锦蛇还有一个比较接地气的名字“菜花蛇”,因为表面的纹路长得像菜花,而且无毒。
  别看这个别称这么无害,但凡是带“王”字的蛇,基本就都是蛇类克星,凶猛得很,不仅吃鼠蚁,也吃同类。
  所谓“一地有王锦,十里无毒蛇”。在山中竹楼用它来看家护院,可比狗子强得多。
  整理好席子的杜仲,仰面躺在席子上,盯着三角屋顶的眼珠子,一动不动。在他的身旁不远处,正是吃饱了同样懒洋洋一动不动的看家蛇。
  “小仲!小仲!”楼底下有爷爷的声音。
  杜仲的脑海里闪过爷爷奶奶的身影,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他对下面的喊声未做回应。
  片刻后,楼梯上有了动静,是老人家爬上来了。
  杜仲适时闭上眼睛假寐。
  虽然闭着眼,但通过超级发达的听觉,他完全可以在脑海里勾勒出门口站着之人的画面。
  对方看了他一会,确定了他是睡着了,又轻手轻脚爬下楼。
  杜仲把老两口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娃累得睡着了,读书苦啊,让他好好睡一会儿。中午去把他大伯叫来,杀只鸡给娃补补。”
  “哎,是哎,读书多辛苦啊,一会我就去跟他大伯说。”
  一直到人离得远了,杜仲才又蓦然睁开双眸,心中百感交集,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老两口。
  自小他就怀疑自己的出身,因为他的外表跟这个家真的格格不入。
  爷爷奶奶以及大伯、姑姑两家人都是又矮又黑,五官扁平;而他却自小又高又白,自带混血的立体感。
  堂兄弟及表兄妹们对于读书是半点天赋都无,但他却自小不用多努力就可以考第一。
  寨子里也总有人开玩笑地说,他是被他爸爸从古榕下捡来的。
  小时候家里人都说他是因为长得像妈妈,所以才跟杜家的人都不像。他对此是十分怀疑的,这种说辞骗普通小孩子容易,骗他却困难。
  只是他们坚持这么说,他便姑且这么信。
  对于父亲去世后就抛下他改嫁,并再也没有回过寨子看过他的“妈妈”,杜仲是毫无感情,甚至还有一点厌恶的。
  偶尔他也会有一点好奇和不服气,难道他真的不值得被爱吗?竟然一次都不回来看他,一次都没有。
  到底要怎么做,才可以被母亲惦记?全校第一?还是全市第一?考个状元当全国第一是否就可以?
  可惜即便聪明如他,在这座教育资源不发达的城市,也不能创造奇迹。终究是没能如愿考上状元,终究是没能如愿等来缺失的母爱。
  虽然后来随着年纪渐长,他对于母亲不再执着。可他这人,想做的事就不愿意半途而废。
  最终还是通过给全寨老少的义诊,打听到了外公家的信息。他毫不迟疑地去另一个镇上,远远瞧了所谓外公外婆。
  但凡他能在他们的身上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他也不会如此疑心。
  骗人可以,骗自己却困难,尤其是骗成年后智商进入巅峰期的自己。
  萌生做亲缘鉴定的想法,也就是在短短一瞬间。
  刚好他们都来了西湖,刚好他们医学院有设备齐全的实验楼,刚好师姐愿意帮忙……
  第293章 欧文的秘密基地
  在杜仲为了自己的身世百转千回之时,夏青黛正开开心心地跟自家哥哥满西湖区晃悠。
  兄妹俩趁着十一长假,看了几套房子。满意的价格略高,价格合适的不太满意,总之还没合心意的。
  不过两人一点儿也不急,只要不改变现状,比如结个婚、生个娃啥的,那房子对他们就不算是刚需,有个容身之处就好。
  假日第一天,西湖不用宣传,人也是爆满。看完房子,兄妹俩就直接回家了,不去跟游客一起体验摩肩接踵。
  两人一个想着自己的小说,一个想着自己的小人国,除了家哪里都不想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