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从此变成铁杆中医吹,回去的时候,在梁老的中医馆买了一堆中药膏方。
  这样的出名对夏青黛而言,除了可以满足虚荣心之外,其实好处并不多。因为她又不想当网红,也并不希望处处引人注目。
  但现在似乎是想低调都难了,在校园里引来狂蜂浪蝶无数。
  夏诗诗面对夏青黛也是心情很复杂。
  若有外人说夏青黛坏话,她肯定会站出来维护;但是她自己呢,就是跟夏青黛合拍一张照片都只挑自己好看的角度。
  也会给夏青黛也p一p唇色之类再发朋友圈,但拍的时候,镜头里多半她自己是四十五度角,而夏青黛则直接被正面从下往上拍。
  即便夏青黛这种360度无死角的美女,有时候也驾驭不了这样的死亡角度。
  好在夏青黛也不太在乎别人的朋友圈自己是什么模样,从小在徐艳等人那儿她已经被千锤百炼过了,随她们高兴。
  第329章 正经的医学生都要写论文
  志愿者活动后的几天,夏青黛忽然收到杜仲发过来的一条消息,告诉她关于之前那一例腹茧症罕见病的论文他已经润色好了。
  夏青黛立刻打开电脑邮箱,点开论文阅读。
  这是一篇英文版的论文,夏青黛草拟,杜仲负责润色。确定了作者顺序后,论文很快就会向外投稿。
  直接写英文版,主要也是当今社会最强的专业学术杂志还是在老外手里。夏青黛在英文这方面也是很强的,毕竟她有得天独厚的英语环境,写个英文原稿不成问题。
  之前给那位商业大佬的家属上门检查,她和杜仲一人拿到了一个五千的上门问诊费现金红包,对两人而言收获都算不错。
  之后倔老头好不容易被他儿子说服了,去医院做了针对性的腹部检查。
  最终专家得出的结论跟杜仲一样,乃是罕见病腹茧证。杜仲又收到大佬补充过来的一万红包,对方分了一半给夏青黛,因为觉得两人在这场诊断中作用相当。
  夏青黛虽爱财,但并没有接受。她当时连腹茧症是什么都不懂,谈何诊断。
  此乃题外话,暂且不提。
  老先生确诊过是腹茧症后,众医生都劝说老先生尽快克服心理障碍,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因为目前虽通过仪器检查症状较轻,没严重到危及性命,但放任不管也不会乐观。
  江城能百分之九十拿下这个手术的医生,是江大第一附属医院的胃肠科主任,其他医院的主任是不会轻易尝试的。
  不说医生愿不愿意接诊,老先生本人是执意不肯做外科手术。对外科手术非常抵触,坚决不接受。
  在他的概念中,西医的药都有毒,动手术更是伤元气。而中医是治标又治本的,关键还不用开膛破腹。
  但他所知极为片面,实际上就算是中医,也有内外科之分。就像古时候的神医华佗,一般都认为他的外科水平更强。
  倔老头自然不会懂那么多,他就坚持他想坚持的。其儿子无奈,最后自然只有再次求到梁老这里了。
  论中医水平,全世界能拍着胸脯说自己比梁老强的基本没有。既然老先生非要看中医,而且不接受中医外科治疗,那就只能是求梁老。
  夏青黛跟着梁老去特需病房治过已入院的病人几次,跟师抄方,全当是长见识。杜仲因为对这个病历感兴趣,也跟着一起来看。
  在其他医院,对付这个病一般只用中药缓解症状,同时辅以手术和西药,双管齐下。
  可是在传统的老中医梁老这里,就是全程中医化治疗。夏青黛在这场治疗中,除了跟师抄方,还负责记录数据准备写论文。
  后来她跟杜仲商谈过,她草拟论文,杜仲润色。这是他们中医科的病人,让杜仲过来蹭见识,润色论文会给他加名,自然不可能再付钱,大家算是合作共赢。
  虽然治疗过程中,夏青黛的贡献不大。至于写论文草稿,换个师兄师姐过来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梁老愿意把这个机会给夏青黛。
  倒是杜仲的润色比较重要,因为论文行文一向也是重点。夏青黛初次接触,写的还是比较稚嫩的。
  若是论文能顺利发表,夏青黛混个第二或第三作者没问题,关键看梁老加不加名。
  正常来说治疗是梁老在做,基于此治疗方案写的论文理当加梁老之名。
  但到了梁老这个地位,在江湖上就算已入化境,轻易不愿意在学生的论文上加名。除非有学生实在没有写论文天赋,不好毕业,他才会加上自己的名,算是为论文贴金。
  到了近几年,他连研究生都不收了。也就遇到夏青黛这种“天赋惊人”的好苗子,才会破例。
  夏青黛在笔记本电脑前看英文论文时,程潇洗漱完,随意地一瞥看到了她的屏幕,惊讶地开口问道:“青黛你看英文原版啊?才大一就这么拼了吗?”
  夏青黛已经看完了论文,反手就给梁老的邮箱里发了过去,然后才关了窗口回道:“嗯。这对你们也不难吧。”
  “那还是要费点脑子的。”能考进江大的人,各门学科上自然都没有明显短板,英语全都可以。
  但看原版英文论文,那还是需要烧点脑细胞的。夏青黛写的时候也翻了好久英汉词典呢,好多中药单词她根本不会的。
  夏青黛笑笑,没有继续就这个话题跟程潇说下去。恰在此时,自习回来的夏诗诗推门而入:“登登登!给你们带了夜宵,一起来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