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她给大地降雨的速度始终还是太慢了,她又不能让雨幕笼罩整座岛屿,欧文也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待太久。这样算下来,降雨量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让农民们今天稍微省点力气,不用费劲巴拉地手动浇水罢了。
等到云收雨歇,火辣辣的夏日烈阳一照,刚下降到人间的水分照样会很快蒸发。
之所以夏季的干旱会比其他时节更严重,不仅是因为降雨量的减少,还因为烈日也烤干了不少水分。
现在夏青黛直接用漱口杯对着沟沟渠渠倒,速度自是不必说。给十八世纪的定海人民,来了一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举。
众人磕头如捣蒜,夏青黛分明感觉到信仰之力的增加。
看来刚刚那句话没有白说啊,大家知道她是女神后,似乎有了更精准的信仰崇拜了,效率感人。这令夏青黛错觉仿佛回到了信徒最多、信仰之力不打折扣的老本营浮翠山庄。
吸收起来,那叫一个舒爽。
之后进城,众人又叫了马车与轿子,兵分三路,去往各自的目的地。
县令张玉田带着自己的师爷等人,抬上那台一看就很不简单的纺织机,第一时间回县衙工房研究。
总兵马瑀则带着他的手下直奔那间财神庙去。毫无疑问,明面上探究白衣女子来历的事,就算是交到他头上了。
至于欧文、斯当东以及约翰·巴罗三位英吉利来使,也被马、张两人派出的兵丁和轿夫,送回了停靠着英吉利使船的码头。
今日神奇的事情太多,他们没空继续招待英吉利红毛了。只想着把他们送回船,再送点好吃好喝地过去,接待的事就算这么了结了。
反正上午在总镇府,他们已经宴请了一顿足矣彰显国威的正餐,晚餐就免了吧,还是研究神仙要紧。
至于英国使团们想要的下船自由活动权利,那当然是不可能得到的。
大清的官员虽然没有经过严格的反间谍训练,但华夏有句古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家自然都懂,下意识就抗拒英国人的打探。
什么自由活动?不存在的事。
在我们的地盘,当然我们做主了。
回到船上,斯当东和约翰·巴罗都有点沉默,今天何止大清的官员震惊,他们也同样受到了来自神灵的冲击。
尤其斯当东在悄悄问欧文,显灵的是不是他家族的女神时,得到了对方否定的回复,令他变得更加心情沉重。
定海岛竟有神灵在守护,这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这次之所以会选择停靠这里的港口,就是因为在他们出使的任务中,有一项把此岛作为英国人通商免税口岸的诉求。
他们是来观察的,也是来记录的,更是来谈判的。
可现在他们发现这岛上竟有神灵,就让他们束手束脚了。
在一座有着本土神灵守护的岛屿搞事情,贩卖残害人们身体的鸦片,绝对不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谁知道神灵会不会一怒之下血溅千里?
因此大家心情都变得有些沉重,看来有必要把定海港口下降到备选方案里了。
夏青黛一直没有收了雨,哪怕因为欧文回到了船上,现在降落人间的雨,有一半撒到了海面上,造成了浪费,也没关水龙头。
两害相权取其轻矣,这里在闹干旱呢,降雨属于是人们生活的刚需。就算再浪费,她也得继续降。
但比起下夏青黛浪费的自来水,英吉利红毛们似乎更会浪费。
第505章 捡垃圾的大清穷苦百姓
在普通百姓大部分都饿得眼睛冒绿光时,英吉利来使因为大清朝廷送来的吃食太多,稍觉口感不对,就把成碗成碗的猪肉、羊肉、鸡鸭鱼肉往水里倒。
一群人一路过来都把大海当垃圾场,现在也一样。
这座平时因为禁海令而沉寂的古老码头,此时人头攒动,沸反盈天,正在见证着人类的参差与悲喜。
微雨之下,一群英国人嬉笑散漫地走到甲板上,把装在篮子里的吃不完的变质肉食,在一群岸边围坐的衣衫褴褛的穷人眼巴巴的目光中,一块接一块地抛向海里。
这一举动顿时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夕阳斑驳地洒在河面上,闪烁着诱人的金光。
那些原本只是听到码头有红毛而过来看热闹的老百姓,眼中瞬间燃起了熊熊火光。他们来不及多想,纷纷脱下鞋袜,争先恐后地跳入黄浊的海水之中,溅起朵朵浪花,扑腾着打破了夕阳微雨的岁月静美。
虽然此处是供船只停泊的码头,但定海岛码头都是深水港,水深得很。可岸边的老百姓却无论老少,但凡会一点点水的,全都下饺子一样跳进海里。
他们或潜或游,只为争夺那被英吉利红毛随意丢弃的“垃圾”——只因这些垃圾,正是能够让他们的家人饱腹的食物。
食物每一次被成功捞起,都伴随着岸边围观孩子们兴奋的欢呼声,还收获了女人们激动的晶莹泪花。
这些或许有些变质的肉食,在他们这群一年都吃不上几次荤腥的人眼里,就是山珍海味。
何况也并非全部变质,还有一些是英国人见此情景感觉好玩,故意丢着引逗人玩儿的上好肉菜。
终于,当最后一块肉被捞起,人们陆续上岸,满身湿漉却笑得阳光灿烂,不知道地还以为他们在哪里发了大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