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低头是不可能低头的,一低头,她可能就会因为恐高而脚软栽下去。
如此飞了一会儿后,夏青黛便又在众目睽睽之下消散于风中。
回到玻璃缸边的夏青黛,把掌心的迷你星星灯放到一边,深深吸一口气。
她想的果然没有错,真身在众人面前飞一圈后,大家才知道该拜的神是谁。原本没有方向的信仰之力,也在下一秒涌了过来。虽如此,信仰之力比之之前在乡村,仍少了不止一丝半点。
待把底下的信仰之力尽量都吸收了之后,夏青黛才再次操控无人机往城里飞去。
定海城的城墙高度对于无人机来说,可以忽略。“唰”一下就飞过去了,城墙上守卫着的士兵压根就没有发现端倪。
一入城,夏青黛放慢了无人机的速度。因为她不太确定县衙的位置,需要一点一点找。
好在她的野地图视野升级过,现在可以看到的距离远了十倍不止。
但凡县衙出现在以欧文为中心的方圆一公里地图范围内,以她居高临下的视角,很快就能找到位置。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打更人一边有节奏地敲着铜锣,一边喊着万古不变的老话。
跟英国的守夜人一样,这群打更人最爱干的事,也是特地跑人家窗户边把人吵醒,你还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但今天,他才喊了两声,就被天上飘飘荡荡落下来的一大块真丝盖住了头。
“这是什么?”打更人抓过柔软的真丝布料放到眼前一看,顿时愣住了。
他再抬头,只看到天空飘飘荡荡地下起了真丝雨!
夏青黛手上拿着一大包装着真丝碎布的袋子,一路飞,一路洒。每一片碎布最小的也有一个巴掌大小,足以让小人国的正常成年人裁剪出几身衣裳。
“啊!天上掉丝绸了!”起的早的打工人跟打更人一样,很快就发现了异常。
大家推开门,蜂拥而上,小心翼翼地拾起这些珍贵的真丝布料,眼中闪烁着希冀的光。
阳光正在突破云层,晨曦微露,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过去了。
第510章 真丝雨
须臾,原本宁静的古老城镇喧哗起来。
人们奔走相告,在院子里、街道上,甚至是河道、沟渠,争抢着天空掉落下来的大块真丝布料。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捡到真丝布料跟捡到钱又有什么区别,豁出命去都要捡捡捡,甚至有好几个角落还因为同争一块布打了起来。
太阳终于从云层中蹦了出来,温柔地洒在每一条青石板路上。
早起得到了收获的人们紧紧抱着怀里的真丝布料,脸上洋溢着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激动。
这些布料色彩之斑斓,图纹之独特,仿佛是天上织女手中的精华。
片刻后,缓过劲来的老百姓们纷纷跪拜,口中喃喃自语,感谢着天上神灵的慷慨恩赐。
一夜没有睡好的县令张玉田,迷迷糊糊间听到外面的欢呼声,脑海里又冒出昨夜县衙工房里的老工匠,捣鼓那台神奇的纺织机的画面。
那台纺织机不仅造型奇特,里面用来驱动运转的机械也很与众不同。要不是配着多张详细的白话图文解说资料,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织工都很难顺利使用它。
可一旦摸清了使用方法,让其顺利运转起来,众人就都看呆了。
这台机器可以同时纺制多根纱线,棉、毛、麻纤维大家都试了一下,都适用,几倍于原传统手工纺纱机的速度与效率,约等于一个人干至少八个人的活。肉眼可见地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又降低了劳动力的输出,也就是说大大节约了劳动力和时间成本。
面对此景,张玉田是又喜又忧。
喜的是这台从天而降的纺织机的出现,就预示着纺织品的价格将大大降低,老百姓或许就能穿得起新衣服了。
忧的是如果这种纺织机被工坊大力推广,那么农村将有一大批依靠织布养家糊口的劳动妇女,就要面临极为艰难的处境。
如果老百姓生活来源不稳定了,那社会就容易动荡,犯罪率就可能上升。
身为一方父母官,他必须为百姓的长远福祉考虑。让地方百姓安居乐业、不惹事、不闹事是他的职责所在。
到底该不该推广、如何推广此神物,张玉田还没有拿定主意,这不是一件小事。
正因此,他这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脑袋里全是夜里手下们争论的声音。
有说绝对应该大力推广、借此发展纺织业的声音;也有认为该先报备朝廷,由中央工部定夺的声音;更有完全反对、认为朝廷不能带头与民争利的声音。
而他的心腹王师爷,则劝他应该立刻下令工部深入研究其构造与原理,力求仿制并本土化。然后在定海试行,有成果后再奏报,不要立刻向上汇报,原因大家心照不宣。
总之关于此事,众说纷纭。张玉田一直到躺在床上时,还觉得脑瓜子里“嗡嗡嗡”全是那活塞机器的噪音,和手下们你来我往的争论声。
不多一会儿,睡得昏昏沉沉的张玉田猛地睁开眼来:“真丝?什么真丝?这机器连蚕丝也能纺?”
他匆匆披上衣服,连声喊着小厮进来帮忙穿鞋束发。
昨日为了那台天降神器忙了大半夜,他并没有回后院主卧室睡觉,而是直接在前厅的休息室里歇下了,因此此刻外面的声音就能很清晰地传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