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夏青黛虽然不喜欢贪官,但是也没有暗杀和珅的想法。只看他现在的模样,就是个和蔼可亲的帅叔叔,令人很难产生恶感。
  反正她知道,和珅也活不了几年了,等嘉庆上台就会拿他充实国库。他现在贪的每一笔钱,最终还是全充公了,又何必自己瞎出手节外生枝呢。
  陪同的官员里,她还是对富察家的两兄弟更感兴趣。
  欧文在夏青黛的示意下,几次试图跟福康安聊新式火器之事,但都被他冷淡的态度终结了话题。
  福康安颇有傲气,虽然陪着游园,但好像挺自命不凡,看不起外邦,眼神之间偶有表露,行动处也颇为墨守成规。
  倒是他弟弟次相福长安,显得更加有少年人的洒脱意气,不拘泥于虚礼,更有人格魅力一些。
  只是提起火器,也跟其兄一样兴致不高。
  这故步自封的腐朽思想,真叫人来气,欧文也跟夏青黛一样不解。
  凭他这些日子对大清军队的观察来看,他可以确定,清朝军队的火器装备是严重不足的。
  之前为了在英吉利使团面前彰显大清之威仪,迎接的官员里安排过军事演习。只可惜震慑的效果没达到,倒是暴露了不少短板。
  经过今天的交谈,夏青黛是彻底对大清朝廷失望啦!
  看来靠他们守住国宝是别想了,还是得让闻人翊在鸦片战争之前先造反成功,由新华夏去对抗八国联军。
  她已经暗暗决定,要给闻人翊一套伟人选集,以及《赤脚医生手册》、《民兵军事训练手册》、《军地两用人才之友》等三本穿越神书。
  直接搞成小人书自然是太难了。但是没关系,她只要给闻人翊留下一只智能手机就行了。把书和学习视频都下载好,再给他配个太阳能充电器就万事大吉。
  以闻人翊的聪明劲儿,再有她在背后支援,何愁大事不成。
  第543章 他都懂
  万树园比众人想象中的还要大,半天下来,英使团的队伍中,除了带着探索目的的植物学家们,余者都游兴渐阑。
  和珅和颜悦色道:“今日便游至此吧,万树园东边的一部分算是看过了,异日有闲,再陪诸位游览未去过的西边罢。”
  马戛尔尼遂道谢后,与以和珅为首的一众朝廷陪同大员告别,心中颇为不是滋味。
  今日游园的目的可不是真正的游园,而是想借游园谈妥一些出使任务罢了。
  但和珅却非但不接他的茬,还大有逐客之意。似乎暗示他们在万寿节过后,就该准备准备启程归去。
  马戛尔尼提出的希望可以游历天朝的请求,还未等和珅开口,就被福康安言辞拒绝,道:“我们天朝万没有允许外使单独在国内各省旅行的规矩,绝对不行。”
  马戛尔尼和斯当东竭力找理由解释,并努力阿谀天朝之风景如何醉人,传说如何入胜,令人神往。
  但福康安油盐不进,充耳不闻,对于两人的恳切请求置之不顾,权当听不见,之后更是收敛神色,脸上再未露一丝笑意。
  夏青黛跟在边上看得清楚,这福康安虽然对外国人有种高高在上的心态,也不太看得起他们的热兵器,但却又保持着武将本能的警惕,绝不愿意给英国人随意探索华夏民情风俗的机会。
  和珅亦是如此,在马戛尔尼奉承到康熙帝后,便开始不动声色地变冷淡了。
  对于远在天边的英吉利红毛竟然还了解大清历史,连康熙帝都知道,他们是怎么都高兴不起来的。
  因为在场诸人对欧洲事物不甚了解,甚至关于英国的国土到底在哪儿,他们还有点晕头转向。
  明明在遥远的欧洲,可却又控制着近在自己家门口的印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对于殖民统治还一头雾水的大清朝廷,自然会被搞迷糊。
  即便遭遇了对方的冷暴力,但带着出使任务的马戛尔尼等人却不能保持沉默。必须厚着脸皮,再三从地上捡起被丢掉的话题。
  分开之前,马戛尔尼又恳切请求和珅能在明天拨冗会面,他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从长计议。
  和珅神色客气地打着官腔:“最近政事纷繁,又临近皇上万寿之期,诸事都需要我布置把关,忙得很。”
  马戛尔尼连忙表示:“那我可以等到万寿节之后。”
  和珅面带笑容地坚定婉拒:“不妥,万寿节之后,皇上即会启程回銮,料来那时我亦没有什么空闲。贵使莫急,不若等回了京城,我们在圆明园再叙叙,可好?”
  他都把话说这么死了,马戛尔尼还能怎么样呢,自然是只有同意。
  斯当东在一旁插口道:“既然和中堂现在事务繁忙,抽不出空见面,那不知我们能否先给您写一封信呢?”
  和珅笑呵呵道:“自无不可,尽管送过来吧。”
  能写信也好,总比不让开口的好。
  但英国使团的人却怎么都不会想到,这只是和珅的拖字诀罢了。要有心谈通商合作,那早就谈了,既然不愿意谈,那就是不想。
  不是送点礼物过来,就能让大清打开门户的。
  回到使馆里,欧文在例行记日记,夏青黛则盘膝坐在他边上的锦垫上吃水果。
  说起水果,英国使团里还有个因不知节制狂炫水果而拉肚子拉死的。
  夏青黛听到这个消息时都醉了,这是多控制不住嘴啊。
  “大清与我们英国是否终有一战?”欧文忽然停下笔,转头对着夏青黛问,“您知道未来,未来有这场战争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