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不对,这次来可是有正经事的,他忙收起那些旖旎心思,正经问道:“阿浮,你认识写那本书的人对吗?”
姜浮道:“不敢欺瞒殿下,我的确认识那人。”她信口胡诌:“那人很可怜的,她也是实在没有办法,才写这个赚钱的。”
谢闻叹了口气,是谁写的,他心中已有猜测。能和张清徐顾梅章二人都相熟,还有这个水平的,不就一个姜濯吗?
他平日为人也不庄重,老喜欢和娘子说些轻浮话,写点儿话本子来逗姑娘开心,是他会做出来的事情。
姜浮不知道谢闻已经认定了姜濯,只能软着声音和轻声细语:“昨天的事情,殿下就当没看见好不好?”
谢闻沉默了,夜已经重了,但还远远不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能模糊看到姜浮的轮廓,她正仰着头,应该会眼巴巴瞅着自己。
要是白天就好了。
谢闻很想再说一句,亲他一下,就当没看到,但姜浮应该会再给他一巴掌,还是算了。
他低调地“唔”了一声,表示自己同意了,不会告诉别人。
姜浮松口气,又催促道:“殿下赶紧回去吧,外面应该宵禁了,要是被看到了……”
名声多不好听。
谢闻笑了笑:“我悄悄走,不会被人发现的。”
姜浮道:“好,回去的路上,注意安全。”
谢闻的脸一下子烧了起来,阿浮这么关心他……
他胡乱“嗯”了一声,转头离去了。
姜浮从假山后面出来,路过桥边的时候,站在那儿吹了会冷风,正好遇到姜潜要教育孩子。
姜琼看到她,仿佛是看到菩萨罗汉,哭着就往人背后躲:“姑姑救救我,阿耶阿娘疯了,要打死我。”
姜浮哭笑不得。
说话间,紧跟不舍的夫妻俩都已经到了面前,后面还跟着几个仆人,手里都拎着灯笼,姜浮趁着这光,看见姜潜手里拿着根藤条。
奶娘一直在劝:“小郎君才多大,娘子劝劝阿郎吧,别真打出来个好歹来。”
然后姜浮就看见,这位以端庄娴雅著称的嫂子,冷笑一声,从姜潜手里夺过了藤条:“别劝了,我今天就要打死这个小崽种。”
姜浮忙道:“阿嫂冷静些。”
姜琼直往人身后躲:“我就说吧,她们俩都疯了,姑姑救我。”
姜浮不知如何是好,他那温文尔雅的好大哥,直接替她做了决定,一把把孩子从后面揪了出来。
姜浮欲言又止,姜潜开口赶人:“玉不琢不成器,阿浮快走吧,这小子,要是再不管教,就无法无天了。”
姜浮看他脸色不似寻常,看样子是真动了怒,李淑也劝道:“五妹妹别管这些,这风这么凉,你再站着,生病了可如何是好?”
姜琼哭喊着要说话,李淑眼疾手快,一把把嘴捂住。
姜浮只得道:“好,那我先走了,阿兄阿嫂下手轻一点儿,别太重了。”
李淑笑眯眯道:“放心,放心。”
是夜,园子里响彻小儿哭喊声。秋风把声音送得很远,有些毛骨悚然之感。模糊间好像有什么“错了”“再也不敢了”之类的字眼。
妙嫣嫌吵,关上窗,盈枝却喜欢看热闹,一直站在院门口,趴在门后边远远地望着。
足足半个时辰过去,声音才停止,一切重新归为寂静。
姜浮摇头叹气:“平日大兄和大嫂那样的人,谁见了都要夸一句温柔知礼。没想到,遇到孩子,也要变成这副模样。”
妙嫣抿着嘴笑:“娘子不知道,这小孩儿可不需要管教管教吗?小郎君可不得了,把教书先生绑了,拔胡子作毛笔。咱们这样的门第,要真养出来个小霸王,那还得了?趁现在年纪还小,性子未定,赶紧掰回来才是正理。”
姜浮也知,姜琼的顽皮,据说这么大了,连字也不识几个,连阿娘都说,这孩子也不知道像谁,姜潜和李淑,小时候都是远近闻名的乖孩子。
雪簇一边吃点心一边摇头:“真可怕,小孩儿太可怕了,以后我一定不嫁人,也不生孩子。”
妙嫣道:“又说孩子话了,哪个女人不嫁人生子的呢?大家都这样,总不会出错的。”
雪簇站起来,骄傲道:“才不是呢,我可是要上战场,要当大将军的。”
妙嫣无奈道:“好好好,未来的大将军。怎么看你光吃,就不长肉呀。这个年纪的小娘子,瘦成这样。”
姜浮也摸了摸她的腰身,又比了比她的身高。和雪簇相识时间也不短了,这半年来,盈枝又高了不少,雪簇却像是停止生长了,她们两人之前明明是差不多高的。
姜浮叹道:“这可怎么做大将军。”
听书,牛乳牛肉之类的有益于长高,以后可要看着雪簇,让她正经吃饭,不要和盈枝一样,光吃那些零嘴儿去了。
状元楼的生意,可没有春天时那么好了,饭点儿去的时候都不用排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