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那阿浮给它取个名字好不好?”
姜浮摇头道:“才不要,这是殿下的猫。”
谢闻道:“本来也是要送给你的,你喜不喜欢它?这次你把它带回去好不好?它虽然笨些,除了畏冷,倒也没有别的坏毛病。”
姜浮摸完了肚皮,又去捏猫爪:“殿下还是自己养着吧。我那里地方小,阿锦脾气大,要是有别的猫,它一定要生气,还会打猫。”
谢闻道:“……也可,反正东宫大得多,等你……两只小猫都有各自的地盘,一定不会打架。”
外头天色是真的暗了,姜浮瞧了瞧天色,把小猫放回谢闻怀里,又轻轻捏了捏谢闻的脸:“天不早了,我真的要回去了。殿下要乖乖吃药,不准淘气。”
谢闻心想,他根本不怕吃药,也不会淘气,但阿浮的手放在脸上,明澈的眼睛里只有他一人的倒影,还是不由“嗯”了一声。
“回去的时候,让车夫慢一点儿,别怕赶不上宵禁。还是拿上东宫的令牌吧。”
姜浮道:“不必,我坐得就是东宫的马车,谁敢拦呢?”
她把斗篷穿好,这里并没有铜镜,就把谢闻当成了镜子:“穿戴整齐了吗?”
谢闻道:“好了,快回去,千万别着凉。”
姜浮点头,殿外女官还在那里等着。
一见她出来,立马露出一个和煦的笑。
李端厚刚从女官那里知道了,皇帝已经和姜祭酒说过,殿下和姜娘子的婚事,他也开心得不得了。
等到女官和姜浮离去,他立刻钻会宫殿里,看着自家殿下抱着猫发呆,嘴角还噙着一丝笑,他也傻笑起来,甚至还笑出了声。
谢闻刚才都没注意,李端厚是什么时候来得,他咳嗽了两声,手里摸猫的动作也不由加快,想要装作无事发生。
第83章 覆舟
宫路上的积雪被大概清扫过, 天还没完全黑下去,女官手里拎着个玻璃灯笼,在东宫总不能乘坐马车, 她特意提醒道:“娘子仔细脚下。”
姜浮点头, 目光一直看着, 小心翼翼得很, 雪融化成水,又结成冰, 不知道哪里就有一块儿。
一路出了宫门,却又撞见了一群人。女官吃了一惊,行礼道:“陛下怎么来了?”
皇帝并未穿着天子服饰, 天色昏暗, 灯光能照到的地方有限,姜浮又一直专心致志盯着脚下,生怕踩到了冰,听到女官的话, 才意识到, 居然刚出了东宫的大门, 就“偶遇”到了皇帝。
她抬头,正好撞见皇帝也正在看她。正经行礼, 她并未官职诰命在身,见到皇帝, 肯定要行跪拜大礼, 可瞧瞧地上的脏污雪水, 她不太想跪。弄湿了裙子, 回去的时候恐怕都会结冰。
幸好皇帝先开口道:“你就是姜祭酒的女儿,大冷天的, 不必讲就那些虚礼了。女芸,你去前面看看,马车准备得如何了。”
女官知道,这是要支她离开的意思,含笑应了声是,把灯笼留给姜浮,她便急匆匆走了。
姜浮结果玻璃灯笼,那东西看着小巧玲珑,却比竹子架纸糊的灯笼还要重上一点儿。
皇帝要跟她说什么吗?她不知道,只能按部就班福了福:“民女姜浮,见过陛下。”
皇帝“嗯”了一声,“去看过阿闻了?他身体怎么样了?”
姜浮道:“殿下还在低烧,脸色不是很好看。”
皇帝转头沿着宫道,向前边走去。姜浮赶紧跟上,她拎着灯,但总不能走到皇帝面前去,只能落后他一个身为,努力把灯笼往前举,照亮他眼前的路。
天色还没有黑得彻底,皇帝的步子迈得分外慢,姜浮心里有些打鼓,究竟要说什么,是警告她不准恃宠而骄,还是什么?
皇帝语气里带了几分笑意:“怎么,你很怕朕?”
姜浮道:“陛下是天下之主,民女敬畏您。”
如果是以前,倒不怎么怕,但谢闻闹着赐婚被罚跪之后,她就总有点心虚,好像拐带了良家少男。
皇帝慢悠悠道:“你这小娘子,但是口齿伶俐得很,心思也活泛。你不必担忧,你们小辈的事情,我懒得管,也管不了。”
没想到皇帝居然这么好说话,姜浮依旧缩起脖子装鹌鹑,脑海里却想起阿娘的话。皇帝年轻时的痴情事迹,也是满玉京人人都知道的,对谢闻的宠爱,也是沾了那位已故先皇后的光。
虽然现在他三宫六院一个都没少,年少时的痴情,就显得有些可笑。
她抬眼偷偷去看皇帝的背影,就算是再精明能干的君主,也抵不过岁月的侵蚀。皇帝还未有伛偻之态,但头发已经染上了雪。
明主迟暮。
姜浮又想了想自己阿耶,两人差不多的岁数,状态也差不多,只有顾月怀顾大人,明明和几人同龄,但姝色还胜当年,根本看不出来一点儿老年之感。
皇帝的声音从前面传来:“有时候我也会怀疑,我是不是将阿闻教上了岔路。我为他请名儒为师,让他学君子之道,可这样的太子,能担负起大臣吗?”
姜浮愣了一下,没想到皇帝会和她说这些。
皇帝:“秦皇二世而亡,公子扶苏有百万雄师,却自死于伪诏之下。我很担心,青史的覆辙会重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