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她忍不住也偷偷笑了笑,这顿饭吃得可真有意思。
到后来,醉意朦胧的姜荫拉着滕光意的手,怎么看怎么惹人喜欢,国公府出身,跟着太子做事,前途一片大好,还又仪表堂堂,为人处事知情识趣,简直是女婿的最佳人选,当场就要把姜淳许配给她。
这时候一晚上不超过五个神情的五叔母姜淳母女才齐齐放下碗筷,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幸好她们没担忧多久,滕光意立马推辞道:“六娘子小我太多,恐怕不太合适。”
他的暗示意味不要太明显:“倒是世叔家的大女儿阿渔,我在玉京中见过几面,相处甚好。”
半醉半醒的姜荫舌头开始打结:“你……贤侄……怎么你也看上那个小兔崽子了……你们这些年轻人……算了,算了……随你们吧。你要是能当我的女婿,我自然是求之不得。”
滕光意这才露出来一个放心的笑容,他可在玉京,和姜渔离得那样近,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无论什么,他都胜过韩游之许多,姜渔有什么理由不被打动?
五叔母和姜淳放下心来,继续吃饭。
姜荫已经喝得差不多了,五叔母唤人把他扶下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方法,五叔母的处世方法就是装傻充愣,她娘家不够显赫,五叔父也不够争气。
如果今日在这儿的是二叔母许氏或者是其他无论哪一个婶娘,都会因为姜浮要成为太子妃的关系而嘘寒问暖一番,偏偏她只尽自己的本分,不想去沾谁的光。
次日清晨,姜荫带着谢闻几人去见刺史大人,并未言明真实身份,只和刺史透露了是玉京来的贵人。
备州刺史是个知天命之年的人,姜荫虽然官职不如他,但因为姜家的关系,他对这个下属还是很敬重的。
毕竟是玉京姜家的人,见多识广,他都说是贵人,那肯定是了不得的人。只是想重查个失踪人口案子而已,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乐意卖个好,很痛快的同意了。
记录文书的小吏带他们来到官府的库房,自从陈建立以来,备州所有的案件卷宗都在这里了。
几人翻翻找找,终于找到了韩父的失踪案子,可看来看去,也没有什么疑点,附近村民都问了,都说没有见过韩父,这个人好像从世间凭空蒸发了一样。
在此处无计可施,几人决定去韩游之家中看看,再询问一下他家中母亲和邻居,说不定会有新得收获。
韩游之的家处在备州城的最边缘,附近居住的都是一些穷困的佃户,可见家中之贫寒。
滕光意给了路过的小孩儿一把铜钱,几个正在玩的孩童就争先恐后给他们指路。
来到韩游之家门口,滕光意伸手扣门,几乎是立刻,韩游之就来开门。
看到谢闻等人,他又是惊喜又是抱歉,“郎君们居然来得这么早,不才本来是想,下午等姜大人从官府回来再去找你们的,没想到……真是惭愧惭愧,各位为我的事情奔波劳累,我却还在家中。”
边说话间,边把人让到院中。
姜渐道:“太客气了。我们刚才已经去过了官府,看过了卷宗,并没有看到什么异常之处,所以想再来问问你,还有当年的人,你父亲失踪那日,可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
韩游之家中自然不会有仆人,说话间,他已经自己提了一壶茶出来,亲自倒上,“农家粗茶,请各位不要嫌弃。”
听到姜渐的询问,他停下动作,思索起来。
“我那时,大概八九岁吧,具体细节记得不太清楚了。只记得当日,在我去上学堂之前,阿耶还好好地在家,我出门前,他还给了我一块糖,嘱咐我要好好读书,光耀门楣的重任,就交给我了。”
姜浮默默喝了一口茶,看着他脸上的神情,若有所思,难不成,这韩父是自己走的?
正在这时,屋子里传来老妇人的声音,“游之,是你的朋友们来了吗?”
第131章 问话
韩游之回道:“阿娘, 是我在玉京的同僚。”
他跟诸人道:“这是我的母亲,因为腿脚不好不便见客。”
姜浮道:“那可以让我们进去看看令堂吗?”
韩游之道:“当然可以,只是我母亲这些年来, 始终认为阿耶是抛下我们母子二人走了, 我一提阿耶, 她便要发怒, 希望各位可以委婉些,若母亲真发怒了, 也希望不要介怀。”
姜浮点头笑道:“这是自然。”
几人齐齐进屋,屋里简简单单几件基本家具,其他什么装饰也无。
韩母坐在椅子上, 旁边放着一副拐杖, 腰部以下用布盖住,衣裳洗得发白,看起来是个精神干净的老妇人。
韩游之:“阿娘,这些是我在玉京的上司, 他们接受了我的请求, 要帮我们找到阿耶呢。”
韩母原来慈爱的脸色陡然发生变化, 她气得哆嗦起来,一根苍老的皮包骨头的手指指着韩游之, “都这么多年了,你还是时时刻刻想着他?”
韩游之为难道:“无论如何, 他究竟是我阿耶, 我总不能真的当没有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