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老师们都说,君王不应该让臣子猜到自己的喜好,否则就会有佞幸奸臣。
  他从小用膳就是按照这个规矩,天下珍馐百味都按着轮盘一天接一天的上,他也就每个都吃一点。
  谢濯小时候偶尔也会疑惑,皇帝爱细腰美人人尽皆知,为什么他就不需要隐藏自己的喜恶呢?
  然后身边的老师、伴读、侍卫、宫女,就会一脸尴尬地糊弄过去,但意识表达得很明显了——你父皇并不是个好皇帝。
  太宗皇帝开国数百年仍威名赫赫,后面几代也多出明君,上一辈明祖的美名犹在坊市间流传,现在当朝的谢逸贪恋女色沉迷享乐就算了,最主要的是他实在……懒惰。
  不是暴君,但实在懒惰,所以所信非人,所用非人,远贤臣,只知每日和妃嫔享乐。
  君王已经长成,并非臣子能轻易置喙,所以许多人,失意的、壮志难酬的,都将希望寄托在了谢濯身上。
  他们这样告诉谢濯:
  你必须要做一个好皇帝。
  现在他是做不成皇帝了,做皇帝的人应该是他的妻子,谢濯不由一笑,这样真不错。
  当皇帝还要有这个规矩那个规矩,可当皇帝的男人就不需要这么多规矩了。
  不过,他现在被称作驸马,那么,等武神音登基称帝了,他该被叫做什么?
  皇后吗?
  感觉有点怪怪的。
  谢濯心里高兴,又给武神音夹菜,直到她的碗里冒得跟小山一样。
  是他杞人忧天了,管他被称做什么呢?
  反正阿音已经答应过他,无论她当皇太女还是称帝,后宫也只会有他一人,还有什么好忧愁的呢?
  如果她称帝,他就当皇后,就算现在局面有变,阿音要去大隐于市,他就去当个贩夫走卒,他有学习过如何用藤条编织东西,觉得自己挺有这个天赋的。
  阿音要小隐隐于山林,他就做个农夫,每日和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不错,就是他不怎么会种地,恐*怕要费功夫好好学一学。
  最最最差,也不过是失败他和阿音一起死,生死相随,也算佳话流传于世,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山花燃咕咕哝哝讲完外面那些人对于崔晔进宫的说法,危机意识又升起来。
  是啊,就算崔晔很难搞,阿音对他没有意思。
  但崔晔入宫,对于那些想要谄媚惑主的人来说,就是一个信号。
  好不容易那些狂蜂浪蝶都没了,这个消息一传出去,难保这些人又会起心思,这让谢濯分外忧虑,也分外不满。
  阿音只能是他一个人的,不知羞耻的人不准和他抢。
  幸好正值多事之秋,扑火的飞蛾心里也满满都是城府,那点子火焰现在又正遇到了大风,有几分熄灭的迹象,怕是飞蛾也要慎重考虑一下了,围着灯罩儿犹犹豫豫起来。
  吃完饭他想和阿音再说说话,没想到武神音却说要去大理寺一趟。
  外头天已经昏黑,宫内四处燃起了灯火,在这无垠的夜烫出来一个又一个细小的窟窿。
  谢濯知道大理寺里关着什么人——他唯一看进眼里的情敌让慈。
  是的,其他人是没让谢濯放在眼里的。
  崔晔的表兄身份是机会也是桎梏,虽然谢濯也不太明白,为什么现在的皇帝陛下周白鱼会对表兄妹结亲这种事情这么抵触。
  自古以来,亲上加亲都是好事。
  至于辛子珈之流,阿谀奉承不择手段之辈而已,武神音绝对不可能被这些人迷了眼。
  只除了一个让慈,他之前就让阿音念念不忘,现如今却也因为野心闹出了这么多事端。
  谢濯想,看来上天倒是很眷顾他,他自己都没动手,就先一步帮他清扫了所有障碍。
  阿音虽然爱玩一点,但跟这种人应该是玩不到一块去的。
  所以他虽然有几分舍不得,昨日之事武神音一副全然没放在眼里的样子,可到底也是差点就死生离别。
  她回来就一副疲倦至极的模样,谢濯只说了几句崔晔的事情,两人就齐齐进入梦乡,真正的互诉衷肠还一点没有呢,现在她又要去忙别的事情了。
  这别的事,还与让慈有关。
  谢濯有不舍,但还是没说什么挽留的话,他可是很贤淑的,私底下会跟武神音闹一闹,那也是小作怡情,绝对不会让武神音错过正事。
  将人送到殿外,嘱托道,“早去早回,明日还要上早朝呢。”
  武神音点点头。
  天地万物都玄妙得很,日月星辰都有自己运行规律,哪怕这里是皇宫也无法更改。
  前头两个小宫女提着灯,漂亮轻巧的宫灯在黑夜中像是两粒发光的豆子,只能照亮前面的路。
  夜晚的风有几分寒凉,武神音不由缩了缩肩膀,后悔刚才谢濯让他多穿几件衣服的时候没有听他的话。
  旁边的山花燃气壮得很,一点儿也感受不到冷意,一张嘴还在那里叭叭个不停,这会儿没有谢濯在场,她的话置喙比之前更多。
  武神音踩着前头人的影子,心里有几分无奈,真不知道山花燃怎么会有这么多话,从小儿说到现在,就没有一刻停止的时候,估计还要一直说到老。
  就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了。
  大理寺内白天就是森森的,何况是晚上,刚一进来,更觉得冷了。
  右少卿已经换成了她的人,是个郁郁不得志的中年男人,虽有科举的才华,却无做官的头脑,满心满脑想着提携玉龙为君死,却连君面都见不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