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何池:“我记得篇的名字叫《卖报歌》,难道是跟卖报纸有关吗?”
游秋音:“说起卖报歌,我想起的都是小孩卖报纸,难不成这具白骨是一具小孩的尸骨?”
何池:“你这么一说也不是没有可能,难道是借助卖报歌传递什么信息吗?”
刘悦:“哎哎哎,你们怎么扯远了,我们现下不是要找报纸碎片吗?”
江澜:“对,我们现在确实要找报纸碎片。但是知道角色信息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可以边找碎片边探索角色信息。”
刘悦:“嗯,江澜说得对,那我们现在开始行动?”
众人一致点头。他们将那具白骨安置好,开始分头行动。
为了更大效率地寻找碎片,他们分成了六队,一个人一组,开始寻找剩下的三张报纸碎片。
江澜去的地方是那个大邮箱后面的一个裁缝店,这里不仅仅能裁剪衣物,还能卖布料。
他走进裁缝店,仿佛看到了那时候的热闹场面。一转身,一个盖一块布料的盒子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个盒子隐藏得也太好了,跟周围的布料混为一体了,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也幸好他火眼金睛,能看出来这是一个盒子。他揭开布料一看。
投影仪?难道这也是一个线索吗?他想着,准备研究一下。
他打开了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句话。
[给萍姐做一身新衣裳]
萍姐?萍姐是谁?难道是重要的角色吗?
带着疑问,江澜继续往下看。
屏幕上。
一个穿着破烂衣裳的小孩走在街上,大雪纷飞,但是他身上穿得却极为单薄。
他太冷了,他只能蜷缩在一个店门前的小角落里,让自已尽量暖一点。
“阿清,把剪刀拿来。”一个女人喊。
“萍姐,在哪啊?是昨天你用的那把吗?”
“对,放在缝纫机那把。”
阿清放下手中的布料,过去拿剪刀。忽然间,看到了那个小孩。她走近一看,发现这个小孩穿的破破烂烂的,蜷缩在一角,冷得发抖。
“萍姐,有个乞丐缩在我们门口那角取暖。”
阿清把剪刀递给已经画好样板图准备裁剪布料的林萍,林萍听到这里,放下手中的布料走了出去。
她把门打开,发现外面大雪纷飞,冷极了,寒冷渗骨。她往那个角落一看,果然看到了那个小乞丐,她走近一看,发现他已经冷得不清醒了,还没等她开口,那个乞丐就已经倒在了地上。
“哎,他这是怎么了,他不会是死了吧?”
阿清不敢过去看,林萍蹲下去探了探他得鼻息。
“还有气,阿清,叫阿福抱他进去。”
“是。”
当乞丐醒来,他发现自已躺在了一张床上。他在想他是已经死了吗?难道他生前是被冷死的,但是他死后却能睡上温暖的床?这样看来,死了也很好。起码不用再受冻了。
正当他想着,外外一个女人端着一碗东西走了进来。他很警惕,立马将被子遮住了头。
“醒了啊?正好,把这碗姜汤喝了,暖身子。”
他探出头,看了看女人,觉得很不可思议,居然会有人给他送东西吃。
“看我干嘛,我脸上有花啊?快起来,喝汤。”
他从床上起来,端起了女人给他的姜汤,慢慢地喝了起来。
好喝!他立马从小口小口地喝变为大口大口地喝。喝完姜汤后,女人问他为什么会在她的店门口,他的回答是没有地方可去了,他现在马上就走。
女人叹了口气,摇摇头,说不用走了,让他留下来,跟她一起,这样他就有地方可去了。
第二天,女人带他去了一个四合院,里面的小孩一看见是她来了,都簇拥着上去。
“孩子们,我今天带了个新伙伴,以后你们就一起住了。”
自那以后,那个小乞丐就跟那一群孩子一起生活在四合院里。
那年新年,林萍给四合院里的五个孩子都做了一身新衣裳,包括他。那身衣裳是林萍亲手给他们做的。对于他来说,这是他第一次有人给他做新衣裳,他很舍不得那身新衣裳,所以他总是舍不得穿,只有很重要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穿。
[给萍姐做一身新衣裳]
他在林萍教他写字的本上这样记着。
第29章 卖报歌(六)
而刘悦那一边。
刘悦走进了一个报纸社,这家报社是那种只负责发行买卖的报社,也就是纯粹卖报纸的地方。
她看着架子和桌子上满是报纸,顿时眼花缭乱。她走近一个报架,拿出一份报纸,仔细看。
这是民国时期的报纸?还是传统的黑白印,没有其他颜色。
突然,报纸上的内容吸引到了她。
这一页是手写的,手写的新闻!再仔细一看,发现里面的内容居然不是新闻,而是自述。
看来这一份报纸是道具啊,没想到她顺手拿的居然拿到了道具,还挺幸运啊。然后,她顺着内容看了下去。
我叫林萍,我是一个被抛弃的人。
我出生在一个小乡村里,我刚出生没几天,我被送到了一家报社前。报社的社长把我抱回了家,他给我饭吃给我衣服穿,把我养育长大。
在我10岁的时候,报社社长送我去了一家裁缝店学裁缝,我很喜欢裁缝。虽然不知道报社社长为什么送我去学裁缝,但是我也没有多想,只是觉得他对我真的很好,就好像我又有了一个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