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叶溪想着,再过两月,就到过年了,到时候宰一头卖一头,卖猪的钱就能置办年货了,不用动家里存着的银钱。
  天气渐冷,山里的风大气温低,到了晚上,外面的风呼呼的吹,现下都要钻进窗户缝了。
  叶溪便想着趁今日去买些纸回来将窗户多糊上几层,再用秋收存起来的干芦苇编制成草席挂在外面的窗户上,那样便一点风都透不进来了。
  料理好了家里,将鸡鸭放在院儿里,叶溪出门前叮嘱了几声小鹿,让它好好看着鸡鸭,便出门了。
  纸这东西是个稀罕物,一般人家是不会囤在家里的,到了冬日要糊窗户,或是要办红白事儿,过年写对联的时候,才会去铺子里买上一叠。
  山秀村的隔壁村子,倒是有卖纸的铺子,因那里有几座私塾,买纸的学子多,于是便开了好几家文墨铺子。
  听村里的老人说,那地方以前出过一个进士,于是便开始说那里有什么文曲星显灵,有保佑学子高中的灵气,风水好,于是便开始有教书先生在那里开私塾,后来还修了座庙咧,里面供的就是文曲星。
  叶溪走了半个多时辰的村道,便到了书铺子那里,果然跟他们山秀村是不一样的,没有穿短褂挽裤腿,肩上扛锄的汉子,这里进出的都是穿着长袍手里拿着书本的读书人。
  开口就是子曰,仁义,中庸之道。
  听的叶溪是一点都不懂的,又往前走了些,就看到了一座庙宇,红墙黑瓦,气派的很,里面香烟缕缕,还有缥缈的撞钟声。
  叶溪是信佛的,村里人大多都是要信一些这个的,花上两文钱买上一柱香蜡,诚心拜一拜,磕几个头,若是能保佑自家平安和顺那自然是好的,就是没什么作用,也是不亏的,图了个心安。
  叶溪抬头看了眼,牌匾上写着文曲星庙,想来就是老人嘴里说的那座读书人都要拜的庙了,叶溪才不管什么文曲星不文曲星的,他就是个整日围在灶头田里转的庄户小哥儿,自管自己家够吃够穿就是了,哪还会跟这些读书人一样去拜什么文曲星,于是他便省了这两文钱。
  见到了卖纸的铺子,叶溪便提着篮子进门去问价。
  店里的小二瞧见了叶溪,上前来笑吟吟招呼:“夫郎来借书的还是帮自家夫君买纸笔的?”
  书铺子不仅能卖书,还能借书,一般乡里的读书人手里拮据,一本书要一百多文,是难得有人买得起的,于是书铺子里便兴起了租书的买卖。
  只要二十文便能借上半个月,很多读书人便借了书,回家自己用誊写,这样下来是能省一大笔银子的。
  小二见叶溪挽着发髻,是个成了亲的夫郎,在他们这里是没有小哥儿读书的,便以为叶溪是来替家里的郎君借书。
  叶溪笑了笑,问道:“是来买纸的。”
  小二一听,连忙引到柜台,上面铺了好几种纸,“小哥儿看看,咱家有黄皮纸,藤纸,麻纸还有最好的竹纸,你瞧瞧。”
  叶溪哪懂什么纸,这些纸看起来白白净净的,“我是买回去糊窗户的,要结实耐用的就行,最好是透光性好一些。”
  小二拍了拍脑门儿,笑道:“原来是糊窗户的,那便好办了,用不着分什么生宣,半宣这些了,夫郎只需要看看这构皮纸,和麻桑纸就是了,韧性足,耐吹,且还透光呢。”
  叶溪接过一张来,对着门外瞧了瞧,“是不错的敢问什么价?”
  小二笑道:“这纸比起学子们用来画画写字的纸便宜多了,一张三文钱,夫郎要几张?”
  三文钱,这价钱倒是不贵的,之前阿娘年年都要买纸,回来后说的也就是三文钱一张,叶溪点了点头,算着自家只需要糊屋里那和堂屋两间房便是了,其余的柴房灶房之类是不用糊的。
  “拿上十张罢,我打算糊上个两三层,好耐寒。”
  “哎,行,那我这就给夫郎你卷上。”小二麻利的数了十张出来,用桑皮绳系上。
  叶溪掏出钱袋子从里面数了三十文钱,递给了小二。
  接过纸转身要走时,撞上了进店的人,叶溪偏头一看。
  是他们村的幺哥儿,他旁边还站着一个人,正是曹家的曹斌。
  曹斌瞧见叶溪的时候,眸子狠狠缩了缩,表情很是惊讶,眼睛紧盯着叶溪不放。
  叶溪只淡淡的看了他一眼,便挪开了视线,打算走了。
  幺哥儿仰着头颇为得意,“哟,溪哥儿呢,这可不巧了,竟在这里撞上了,你一个乡户人家来纸铺子做什么。”
  叶溪淡声道:“这店是你开的不曾,我来买东西关你何事?轮得到你在这里问东问西。”
  幺哥儿脸上一阵青白,斜眼看见曹斌的眼睛还巴巴的看在叶溪身上,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悄悄用手狠拧了曹斌的侧腰。
  曹斌这才吃痛的收回了视线,尴尬的笑了笑:“溪哥儿的脸.....”
  叶溪没理他。
  幺哥儿耀武扬威的笑道:“我和斌哥哥来买纸回去写喜字儿的呢,过几天我们便要成婚了。”
  叶溪淡淡笑了一下,可把曹斌迷住了。
  “那就恭喜了。”
  说完,叶溪便提着篮子走了。
  等叶溪走出了十来米,曹斌还盯着人背影看呢,心里直道,可惜了。
  幺哥儿讥讽道:“没想到吧,这溪哥儿的脸到处烫成那般样子,你家急忙忙的退了婚,如今人家的脸竟好全了,莫不是现在有人心里悔了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