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路上,林将山驾车,叶溪坐在边上挨着自家相公,从怀里掏出了饼子,两个人边吃着饼子边坐车往镇子上去,叶溪还装了一水囊的茶叶奶,温热的,喝到肚子里,整个人都舒畅。
  他给林将山喂了一口,高兴道:“去年咱还只能早早起来挑着东西走路去镇上呢,如今咱都能坐上自家牛车啦。”
  若是走路去镇子的话,那便要早起一个多时辰,紧着挑了东西赶路,哪能如现在一般,坐在牛车上吃饼子不用费脚力呢。
  见夫郎这般高兴,也不用受累了,林将山心里畅快,这就是他辛苦攒钱想要多攒些厚实家底的原因,“嗯,以后地多了,粮食囤的跟山那般高,便要买骡子或驴子了,马也不是不能想的,日后赶路还能更快些,总之是不用再辛苦走上那般远的路了。”
  叶溪高兴的笑了笑:“咱如今是有牛车的人了,日后若真有了马车,我怕是都嫌它太快了嘞,总之日子是过起来了!”
  林将山握了握夫郎的手,日子充满了奔头。
  后面路上遇见了两三个人,问能不能搭牛车,也是要去镇子上赶集的,林将山念着同路,也不多收赶车钱,一人两文就是了。
  那几个人一听,比旁家的便宜一文嘞,感激的坐在了板车后面,打量着叶溪和林将山两人。
  “瞧着汉子你和夫郎年岁不大,却都买了牛车了,这日子好嘞。”
  “汉子你长得高大,想必是家里顶天的柱子,干活种地定是好手,夫郎清秀俊俏,瞧着又是个贤惠持家的,这日子可不得过的红火么。”
  听着旁人的夸赞,叶溪和林将山笑着看了一眼,这是他们辛勤劳作换来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咧。
  到了镇子上,两人选了处正街显眼的摊位,今日人定是多的,村里人都背着菖蒲艾草来卖呢,还有给小娃娃手上戴的五彩绳,香囊,总之摊子是比以往要多些的。
  山里人虽是清贫,但很是重视这些节日,是为数不多热闹的时候,镇上的花样儿就比以往多了好些。
  林将山去给衙门管理集市的吏人交了三文钱的摊位费,回来后说道:“听说今儿闵江晌午过后有划龙舟捉鸭子呢。”
  叶溪收拾着带来的东西:“我们怕是赶不回了,明年儿再去看,相公会凫水么”
  林将山点了点头:“会,小时候常去河边凫水。”
  叶溪笑道:“那明年你也去捉鸭子,逮回来咱们炖汤喝。”
  两个人说笑间,就有镇上的妇人提着菜篮子来买菜了,“夫郎,粽子什么价儿”
  叶溪赶忙去招呼生意:“甜的五文钱一个,肉的六文钱,都是昨儿个现泡的糯米包的。”
  见妇人有些拿不定主意,叶溪也不是个不会说话做买卖的,连忙剥了一个甜枣的和一个咸蛋黄的,让妇人取了一块儿尝味道。
  “你这粽子味道调的不错,跟酒楼子的有一比呢,行的,来四个甜的回家给娃崽吃,再拿六个咸的,中午蒸来吃。”
  叶溪赶紧抽了根稻草串了十个粽子,递给了妇人,妇人数了铜板过来,又闻见了浓郁的奶香味儿,“奶酥揉的糕饼”
  好歹是镇子的妇人,是出入过点心铺子和酒楼的,也识得些吃食。
  “家里用羊奶做的,娘子尝尝”叶溪用竹叶包了一小块儿递给她。
  妇人轻轻咬了一小口,“铺子里都是蜂蜜甜味儿,你这里面倒是掺了其他东西,好像是茶叶,好吃的很,来两块儿,今儿过节,我带回去让娃娃高兴高兴。”
  “茶叶奶酥糕,用的都是好东西,四文钱一块儿。”叶溪用竹叶包了两个糕饼给她,收了八文钱回来。
  妇人走后,林将山在旁边卖柴火笑道:“夫郎好手艺,两块儿糕饼能买我一大捆柴了呢。”
  叶溪:“也就是恰逢过节卖个新鲜罢了,这营生不能天天做。”
  集上的人愈来愈多了,端午节是个大节,不少人都是要来采买东西的,就连摊子上的猪肉都涨了两文钱。
  叶溪的粽子也好卖,来买粽子的都会瞧见叶溪做的奶酥糕饼,买糕饼的也会顺手带几个粽子回去。
  林将山的柴火也是被人瞧上了,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让了雇主三文钱,便扛着柴火给人送到家里去了。
  回来的时候叶溪的摊子生意红火呢,闻着比点心铺子的香不说,价钱还只有一半,有些要今日团家请客,走访亲戚的便捡着叶溪做的糕饼买,回头再用油纸或是竹篮子一包,那便跟铺子里的没两样,省了一半钱呢。
  林将山赶紧去帮着自家夫郎招揽生意。
  日头到正中时,集市也渐渐散了,许多人都早早走了赶着去看龙舟赛呢。
  叶溪和林将山收了摊子,两个人去面摊儿上要了两碗面,今日他们摊子生意不错,定是有得赚的。
  叶溪大方道:“今日吃荤面!我让店家煮两碗大肉猪油汤面!”
  林将山瞧着自己夫郎开心的样子,点了点头:“行,夫郎请客,我就不客气了!”
  热腾腾的面上桌,碗里撒着葱花香菜,两大片红烧肉搁在面上,忙碌了一上午的两人,便低头紧着吃了。
  回去的路上,又遇见了几个同村要坐牛车的,便收了钱一并拉着回了。
  叶溪将剩下的几个粽子送回叶家后,家里只有嫂嫂一个人在,她临盆在即,是不能到处去凑热闹的。
  阿爹大哥都去闵江捉鸭子去了,李然说想吃口野菜,阿娘便提了篮子出去挖野菜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