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说来也奇怪,华阳公主这样的善人,怎能有陆景策这样黑心黑肺的儿子,老天也真是奇怪。
公主诵经念佛时素来两耳不闻窗外事,等她从青山庵中回了长安城,才发觉天已大变,崇丰皇帝死于马上风,宰相嫡子孟仕达弑君,宰相一脉被诛。
华阳不理朝政,却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儿子从前做的那些腌臢事,她痛心于皇兄的死,可比起一个关系不亲不疏的皇兄,华阳自然是保着自己十月怀胎诞下的独子,是以装聋作哑。
华阳公主这辈子,除了包庇陆景策这一回,真是一件恶事都没做过,此事叫她许多夜里辗转难眠,只是事已发生,悔也无用。
她劝陆景策,“怜枝是顶好的,好好地陪着他,别再做些混帐事——收手了,景策啊。”
旁观者清,华阳知晓这二人看似浓情蜜意,实则彼此间早已生出了裂隙,她还没能从两个孩子即将成婚的喜讯中走出来,便听闻了陆景策将娶宰相女为妻的噩耗。
华阳险些是要被陆景策气的吐血,她只当两个孩子闹了别扭,活了这么些年,她也知道这两人间的羁绊不同于他人,年幼相识,又是血浓于水表兄弟,这样的情谊哪是能说断就断的?
在华阳公主看来,这这二人之间或许有挫折,可终归还是要走到一起的——
可她却没想到,陆景策对于做那大逆不道的事儿竟是上了瘾。
不过去了趟青山庵,她一个没看住,自己的皇侄也没了,现如今还推了个傀儡皇帝上去,简直是置国家大义于不顾,“陆景策!”
“逆子……”华阳公主气的手抖,“逆子!”
“母亲息怒。”陆景策负手淡道。
华阳公主真要被他这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气到晕厥过去,喉咙涌上腥甜,她虚点了点陆景策,“别叫我母亲!本宫没有你这样的儿子!”
长公主这样柔善的性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已是怒极了。
说罢她便转过身离去,看那方向,正是椒房殿所在之处,陆景策静默片刻,又开口问道,“母亲去椒房殿,所谓何事呢?”
“去找怜枝!”华阳狠瞪他一眼,“本宫带着那孩子走!”
“母亲。”陆景策颇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又轻笑两声,“怜枝在椒房殿中被人好吃好喝地伺候着,日子过的快活极了,母亲带他走是做什么呢?”
华阳提高了声量:“快活?你倒也是有脸面说出这两个字来!”
“你做出这样猪狗不如的混账事来,谁能安心地留在你身边?就是没病也要憋出病来!本宫看不得你伤他,本宫带他走——”
陆景策原先垂首听她训话,闻言缓缓地抬起头来,那墨玉似的黝黑的眸子望向他亲娘,“母亲尽管试试。”
“怎么。”华阳公主睨向他,“你还想动你亲娘!”
“儿子不敢,只是母亲。”陆景策的声音宛若山谷中幽幽的寒风,“怜枝,必须要留在我身边。”
知子莫若母,华阳知晓陆景策对于怜枝的占有欲与偏执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陆景策——他不惜与母亲作对也要将怜枝捆在身边。
她这个儿子,也是越发了不得了,若陆景策铁了心的不肯放手,非要硬碰硬,华阳也不敢保证真的能将沈怜枝从他身边带走。
唯有叹息。
***
怜枝不是没尝试过从陆景策身边离开。
先前陆景策与孟二小姐预备“喜结连理”,暂时分不出神管着他时,怜枝极其不幸地病倒了。
这不能怪他,原以为的依靠却也给不了他幸福,曾经贪恋的一切分崩离析,任谁都无法接受,病倒也是情理中事。
待他好不容易养好身子回过神来,正静心思索着自己该去往何处时,陆景策却来找他了。
天定的,他降不住陆景策,陆景策却总能降得住他。
怎么能这样?
晕头转向又毫无思路时,又像个毫无反抗之力的鸡仔似的被陆景策提溜着回了周宫,怜枝看他一眼就觉得汗毛直竖——这与他当初厌烦斯钦巴日不同,陆景策站在他面前,怜枝五脏六腑都在叫嚣着反抗。
怜枝饭也吃不下了,“砰”的一声将面前的粥碗一敲,抗拒之意溢于言表,陆景策故意装傻,眉峰一挑,“怎么,这粥不合你的胃口?”
怜枝半分面子也不稀得给他,沈怜枝真觉得自己也是倒霉到家了,接连遇着两个混帐东西。
受此磨难,怜枝别的本事没有,倒是练就了一身牙尖嘴利的功夫,是以毫不留情地阴阳怪气道,“粥?粥是好的很……”
“只是人不合我的胃口!”
陆景策若能因他这点小打小闹便大发雷霆,那也不算是陆景策了,不过他虽说不至于失态,却也高兴不到哪里去,是以面上的笑容便显得有些虚伪。
“人活在世上,哪有事事顺心的。”
面上倒是装的云淡风轻,身子却逐渐朝怜枝靠来,手指指腹状似轻柔地摩挲着怜枝的下颌,将人柔嫩的皮肤捏出红痕来,陆景策皮笑肉不笑道,“你说是不是啊,怜枝?”
怜枝紧咬着后槽牙,“畜生,混帐东西,滚——”
骂来骂去也就这两句,陆景策失笑,“怜枝怎么舍得这样说哥哥?说错人了罢——”
沈怜枝挥舞着手臂,想要越过陆景策的桎梏,略尖的指甲划破了陆景策的下颌角,留下几道猫挠似的印子,沈怜枝下手不轻,伤处甚至有细小的血珠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