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软榻上的女子静静听着, 手执一串佛珠, 轻轻捻动。
  她身着一袭蕊色宫制锦裙,披着斗纹立蟒白狐氅衣, 盘着金线,熠熠生辉。精致小巧的脸拢在洁白的狐毛中,将雪肤花容衬得高贵不凡,宛如画中仙姝。
  只是,眉眼间依稀可见几分病容。
  读至永靖帝登基,柳庭轩声音顿住,缓缓合上书。
  “这一卷已读完,娘娘若还要听,只能带之前的几卷史册了。”
  周漪月摇头,说自己已经听够了。
  史书上大都是些枯燥沉闷的内容,她原本对这些兴趣不大,之所以命他读晋史,只是想了解这个对她来说陌生的国家。
  还有便是,想了解那位永靖帝。
  她依稀记得,自己睁开眼之后,守在床边的侍女惊掉了手中托盘,慌张冲出了门。
  一边跑,一边喊着:“皇后娘娘醒了!”
  没过多久,一群身着锦衣华服之人鱼贯而入,将她床前围了个水泄不通。
  中间那男子,一袭绛色团龙纹长袍,腰系革带,身姿挺拔,端的是天潢贵胄,威武不凡。
  他们称他为皇帝,称自己为皇后。
  那人温柔拂过她额前,轻声安慰:“醒了便好,醒了便好……”
  周漪月清楚感受到,她的手掌十分粗粝。
  当时,她身体没有一点知觉,只能任由他们给自己搭脉,喂药,施针,对周围的一切都毫无反应。
  那男人红着眼问她:“念念,还记得朕吗?”
  念念像是她的乳名。
  周漪月心中茫然,定是也表现在了脸上,她看到那个男人脸上的诧异。
  太医们一番询问,得出了结果,是头部分遭受撞击后导致的失忆。
  周漪月到现在仍觉得不真实,话本里才有的情节,竟然就这么发生在了自己身上。
  思绪回笼,她锤了锤自己的双腿,已经一月时间了,双腿勉勉强强有了知觉,只是走路还有些困难。
  她想起什么,转眸问柳庭轩:“先生方才说,你是我母亲请来的?”
  柳庭轩行礼:“是,许大人对在下有知遇之恩,承蒙许夫人厚爱,让在下得以在此为娘娘讲解诗书,实乃三生有幸。”
  “许家老爷和夫人都十分惦念皇后娘娘,两年前,娘娘来宝华寺祈福,不慎坠下山路,撞上石头致使失忆。这么多年,许家和陛下几乎用尽了方法,遍访名医。”
  “若不是陛下常来此,多有不便,许夫人定是要亲自来陪娘娘的。”
  周漪月垂下眼睫。
  两年,自己已经昏迷整整两年了。
  而他们说,自己叫作许稚欢,是许家的二小姐。
  这几日,许家人隔三差五来看她,他们唤她二小姐,欢姐儿,二妹妹,或是唤她念念。
  带着各式各样的补品与她从前旧物,试图让她想起自己的身世。
  许家是京城望族,她的父亲许家二爷是大理寺卿,大伯父则是一位威名赫赫的将军,常年戍守边疆。
  这样的家世背景,本该让她感到自豪与安心,可她看着那些围坐在她床前的面孔,心中却实在陌生。
  他们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对她的关心与疼爱,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让她无法忽视。
  然而,当她试图去回忆与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时,脑海中一片空白。
  她的母亲,那位温婉端庄的女子,见她始终无法想起过去的事情,拿帕子不停擦拭眼角。
  周漪月心里涌起一股酸楚,只安慰他们说,自己会努力想起一切。
  只是……此事谈何容易。
  风雪渐小,柳庭轩也要告辞了。
  周漪月道:“外面雪大,山路湿滑,先生切记要小心慢走。”
  “多谢娘娘体恤,娘娘也要多加保重身体。”
  说罢,柳庭轩行了一礼,转身出门,踏入风雪之中。
  周漪月裹了裹身上的氅衣。
  银丝炭噼啪作响,散发着融融暖意,侍女紫菱和玉瑶掀了毡帘入内,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
  “今年这冬日,似乎比往年更加寒冷了。”紫菱忍不住开口。
  玉瑶附和着,目光望向坐在窗边,神色淡然的周漪月,猛然意识到他们说错了话——
  现在皇后娘娘根本不记得往年是什么光景,她们好端端的说这作甚。
  她给紫菱使了个眼色,紫菱忙不迭转移了话题:“娘娘,您知道吗?最近京城里可热闹了,李侍郎家的公子哥儿与张家的小姐定了亲,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听说聘礼都堆成了小山。”
  紫菱绘声绘色地描述着,玉瑶也跟着添油加醋,试图让氛围变得轻松愉快些。
  她们一边说一遍观察周漪月的反应,生怕哪句话又触动了她心中的敏感区域。
  周漪月看得出她们对自己的小心翼翼。
  这两人是自小伺候她的,非常机灵,很擅长察言观色,无论什么时候对她都是忠心耿耿,无微不至。
  许家确实会调教下人。
  玉瑶道:“不过,聘礼再多,也及不过咱们皇上对娘娘的深情厚意。当年皇上给娘娘下聘礼的时候,从长街这头排到那头。”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