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去年在下也曾有幸踏足大晋,只可惜未能有缘得见先生一面,相府的门人告知,先生彼时正身在越州。”
  闻祁看过他手上的信物:“是,越州城已归大晋所有,在下是随其他晋国官员一同去的。”
  又问他:“不知小王爷近况如何?”
  “王爷近况安好,王爷本就有将帅之才,如今已完全掌握一方军政大权,深得王上器重,在朝中渐渐树立起威望。”
  闻祁略略颔首。
  两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变故仍历历在目,他们几乎是眼睁睁看着魏溱把公主带走。
  呼延朗当即气得要带人杀到大晋,被古丽郡主一顿痛骂。
  当时,闻祁亦讽他逞匹夫之勇,说他现在不过一无名无势的闲散王爷,没有任何能力,谈何抢人。
  如今看来,他倒是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不过,除了把公主救出,还有另外的事需要做。
  他对那人交代:“有一个人,在下需要托付给谷蠡王。”
  “何人?”
  闻祁并未言,只交给他一封信:“此人身份特殊,关乎大局,在下不便多言。但请好生保管这封信,届时连人带信交给王爷。”
  使者将信接过,应允下。
  没几日,采莲知道闻祁要将人送走的决定,不免有些担忧。
  “先生确定要将懿儿送到西戎国吗?我……我还真有些舍不得……”
  当初闻祁从梁宫中将尚在襁褓中的十一皇子带出,就是为了保梁夏血脉不绝。
  可采莲养育了他这么多年,到底有些感情在,心里难以割舍。
  闻祁道:“他待在京城,我总是不放心。”
  不说他身份特殊,单凭他跟公主有五六分相像的容貌,就足以令人起疑。
  如今京城局势复杂,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我前不久刚见了窦将军,他说他以及许多将士并非真心归顺,而是忍辱负重,假意投降,只待时机成熟,共谋复国之计。”
  “西戎近些年虽与大晋交好,但并非真心依附,大晋侵吞梁夏国土,势力愈发膨胀,西戎岂会坐视不理?他们也在暗中寻找机会,试图在乱局中分一杯羹。”
  晋国想完全吞掉梁夏国,只怕他们没那么大的胃口。
  采莲心中虽然依旧不舍,但也明白个中利害关系,点了点头。
  “公主殿下醒来之后,先生可曾见过她?”
  闻祁身形微微一顿,随即缓缓开口:“我很快就会见到她了。”
  他平静说着,心中却是一片茫然与悔恨。
  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她,该用何种表情,何种语气,去再一次残忍开启她心里的记忆,也不知该如何向她解释这一切,如何弥补自己当初未能守护好她的过失。
  “采莲,她不会再记得我了。”他呢喃了一声。
  国事上或许还有破解之法,但在公主这里,他几乎已是死局。
  如何,能解?
  采莲面露不忍,将头扭了过去,拿衣袖拭去眼角湿润。
  平心而论,她对这位驸马的心意感到无比困惑,为何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忍心将公主殿下拱手让人。
  他是一个矛盾重重的人,心中明明深爱着公主,却任由她一次次被他人夺走。
  在他的天平上,公主固然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显然,还有其他事物同样分量不轻。
  她一边对驸马十分信任,同时又觉得,他有些过于冷静了……
  除夕宴后,皇后于朝凤宫接见一众命妇贵女,赐福纳祥,共庆新春。
  殿内,周漪月身着织金绣凤华服端坐于宝座上,命妇贵女们亦是身着绫罗锦袍,依次上前行礼问安。
  赏赐时,众女言笑宴宴,朝皇后说着恭维调笑的话,周漪月面含微笑,一一回应。
  玉瑶在一旁不时提醒,见一身穿雀头色刺绣妆花裙,打扮素雅的女子走上前,对皇后道:“娘娘,这位是御史夫人赵氏。”
  “御史夫人。”
  “见过皇后娘娘。”
  赵氏恭敬将准备的礼物奉上:“听闻皇后娘娘此前生过一场病,臣妇特意精选了这份礼物。”
  “此药枕枕函用柏木凿成,镂刻上三行小孔,再将青木香等三十多种药材放在荷包中,放到枕函内……枕上药枕,便能风邪不侵,辟魇祛魅,护佑娘娘安康。”
  周漪月还未开口,玉瑶抢先道:“御史夫人真是用心良苦,只是……我们娘娘素来不用香。”
  赵氏连忙道:“是臣妇考虑不周,望娘娘勿怪。”
  周漪月笑了笑:“御史夫人莫要介怀,夫人的好意本宫心领了。这份礼物,的确独具匠心,定是费了很多心思。”
  她吩咐人将礼物带了下去,拿上给御史府赏赐。
  一场小小的风波过去,众人没当回事,继续说笑着。
  赵氏端坐席间,目光不时投向高坐之上的皇后,那眼神中带着几分探究,几分追忆。
  她的奇怪举动落入一旁几位命妇眼中,她们相视一笑,忍不住打趣:“御史夫人,您这般盯着皇后娘娘看,莫不是觉得娘娘国色天香,看痴了去?”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