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岔路向东,是东宫;向西则是含章宫。
宫室的飞檐斗拱在雨幕里渐渐近了,倒映在景涟漆黑的眼底,匾额上含章宫三个大字变得清晰,分外熟悉。
十五岁出阁之前,景涟一直住在这里。
阔别六年,含章宫的一草一木依然未变,自从景涟离宫后,这里便被封存,没有迎来新的主人。但宫中的侍从已经更替大半,这些不熟悉的宫人,景涟是不会放在身边近身侍奉的。
竹蕊很自觉地行使六品女官的职责,用景涟带来的侍从填补替换含章宫宫人,指挥内侍搬运安置行李。
景涟走进殿内。
殿内陈设华美,井然有序,风格与从前十分相似,看得出用心揣摩过景涟喜好,香炉中焚着清心凝神的香料,连茶水都是温热的,恰到好处。
景涟转头看见怀贤,温声道:“含章宫一切都很好,并没有缺漏不足,有劳太子妃费心。”
既然没有问题,怀贤低头告退,兰蕊取了个荷包追出去,片刻后空着手回来:“公主要不要先休息?”
连日赶路是件很辛苦的事,景涟今日又大哭过一场,极为伤神疲惫,索性点头,沐浴上榻,缩在竹蕊带人新换的被褥中,却睡不着了。
此次回京,景涟仔细盘算过,为自己拟定了几项目标。
目标一,交好太子妃。
这是梦境中秦王亲口钦定的,坐镇东宫威压诸王,眷爱她的大靠山。只要能和太子妃交好,再想办法改变太子妃中毒身死的结局,未来就能改变。
她决定押注太子妃。
目标二,设法削弱秦王和齐王。
齐王兄妹和她不睦已久,若是齐王得势,景涟的下场比起梦境好不到哪里去;秦王和她现在倒没什么冤仇,甚至能称得上和谐,但景涟承认自己报复心很重,心眼又小,秦王在梦境里擒她做人质,景涟就绝不可能向他屈膝讨好。
身为一个深宫公主,母妃早亡,母家败落,所依傍的唯有天子宠爱,景涟手中的筹码很少。
想助某位皇子成事,这些筹码不太够用。
但坏事永远比成事容易,如果只是想给秦王和齐王使绊子,未尝没有可能。
景涟裹紧薄被,心想:她离京三年,果然错过了很多消息。
从前她只知道太子妃掌管东宫内外,今日太子妃向她抛出橄榄枝,景涟才惊觉,太子妃能越过贤妃丽妃操持乞巧宴,意味着宫权——至少是一部分宫权也落入了太子妃手中。
景涟眉梢微扬。
在宫里经营多年,却被小辈后来居上,贤妃不中用啊!
贤妃不中用,景涟就高兴了。
贤妃是齐王的母亲。
至于目标三……
景涟闭上了眼。
.
雨下得大,裴含绎踏进东宫会宁阁时,衣摆已经被雨打湿了半边。
“太子妃殿下。”
阁中宫人齐齐拜倒,裴含绎摆手止住:“景檀怎么样?”
皇长孙身边的宫人小心道:“回殿下,皇孙发热未褪,太医刚开了方子,说风寒入体,须得好好养上几日,良娣正守在床边照顾。”
裴含绎问:“皇孙为什么会风寒入体?”
宫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不敢应声。
小孩子柔弱娇嫩,一点磕碰都可能引发大麻烦,成人风寒发热而死的例子尚且比比皆是,更何况是年纪幼小娇生惯养的皇孙?
明德太子薨逝三年,身后仅仅留下这三点骨血,珍贵万分。裴含绎身为嫡母,皇孙稍有病痛,都算是嫡母照看不周抚育不力,需要上书请罪。
宫人们战战兢兢叩首,却没人敢说话。
裴含绎道:“怀贞。”
内侍怀贞立刻上前一步,寒声斥责:“照顾皇孙不力,太子妃殿下问话不答,好大的胆子!”
为首的宫人再不敢支吾拖延,往内室望了一眼,鼓足勇气道:“殿下恕罪,皇孙昨日下午去……去后花园玩耍,爬到假山上吹了风。”
裴含绎道:“皇孙昨日该在书房读书练字,为何会跑到后花园?后花园假山陡峭、池水寒凉,本宫三令五申,不允皇孙靠近这两个地方,身为侍从,你们为何不知劝阻?”
宫人吓得浑身颤抖,连连叩首道:“奴婢,奴婢们劝阻皇孙,却被良娣斥责,说奴婢们竟敢做皇孙的主,眼中没有尊卑上下!”
良娣指的是皇长孙景檀生母,赵良娣,明德太子生前最宠爱的侧妃。
裴含绎面色微缓:“先起来,良娣身边宫人,可有劝阻良娣?”
这些宫人们都是皇长孙身边的侍从,闻言只想赶紧把自己摘出去,哪里顾得上得罪赵良娣与否,连忙纷纷说没有。
裴含绎淡声:“怀贞,去请赵良娣出来。”
怀贞跟随裴含绎多年,闻言立刻会意应声,朝身后小内侍使了个眼色。
赵良娣很快从内室出来,她哭得眼眶发红,风姿楚楚,极是可怜,活脱脱一个忧心忡忡的母亲:“妾拜见殿下——你们干什么!”
赵良娣的惊叫声中,几名内侍一拥而上,迅速将赵良娣身边两名宫人按倒,两块布帛塞入口中拖走,动作熟练如同在宫正司学习多年。
裴含绎道:“噤声,莫要惊扰皇孙。”
会宁阁墙壁厚重殿宇宽敞,内外室之间的门已经关上,赵良娣入宫多年,习惯了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优雅从容,她的惊叫声其实并不大,传到内室都困难,绝不至于惊扰内室昏睡的皇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