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穆宗年间,宫正司的权责远不及如今。当今天子登基后,几乎将宫正司上下尽数换了一遍,前后任用两任宫正,都是无可动摇的天子心腹。第一任宫正女官是皇帝旧时在吴王府的心腹,有从龙之功自不必言;第二任宫正柳秋,出身微末一无所有,从最底层宫女做起,受到帝王赏识,方才手掌大权,她的权力来自于天子,对天子的忠贞自然无法动摇。
  宫正司的权力太大。
  内有宫正司,外有武德司。
  这两个衙门,便是天子的两条鹰犬,宫城内外,都逃不开天子的耳目。
  即使裴含绎,也绝不愿轻易将这两个衙门得罪死了,从而成为对方不死不休的仇敌。
  他的身份终究是个隐患,因而便要愈发谨慎。
  怀贤絮絮禀报。
  “……有一件事有些蹊跷,奴婢发觉,含章宫的宫人也在盯着宫正司。”
  裴含绎睁开眼,眉头微蹙。
  怀贤连忙道:“含章宫行事仔细,其实不容易被发现,只是……”
  她斟酌着道:“宫正司也在盯着含章宫。”
  裴含绎哦了一声,微带讶异。
  怀贤道:“这两方互相监视,都做得极其隐蔽,且用的人也是生疏面孔,断然抓不到破绽。只是奴婢谨慎起见,动用了沈尚宫留下的暗子,与含章宫、宫正司这两条线产生交叉,才摸索出一点门道。”
  “这倒奇了。”怀贞忍不住插嘴,“含章宫盯着宫正司本就奇怪,宫正司反过来盯着含章宫是什么意思?”
  裴含绎沉吟片刻。
  “先不用管。”他静静地道,“暗中看着便罢,至于他们要做什么,都回禀给我。”
  “那贤妃……”
  “我本来想先从秦王下手。”裴含绎道,“不过,既然贤妃一天到晚盯着东宫,心心念念想拿回她的宫权,秦王那边暂时放一放。”
  他闭上眼,有些困意,又有些倦然地道:“想要自寻死路,那就成全她。”
  .
  笃、笃、笃。
  宵禁前的最后时刻,一辆马车停在了言府大门前。
  言夫人急急赶来,看见言怀璧时,欣喜不已,眼泪几乎要落下来。
  “我儿!”言夫人迎上去,丝毫不曾注意庭院中的气氛,拉住言怀璧的手细细看他,“你这孩子,怎么就不肯回来,叫娘牵肠挂肚日思夜想,日日放心不下。”
  她说到动情时,几乎要滴下泪来,又急忙忍住。
  言怀璧目光柔和下来。
  言夫人向来最注重礼仪,此刻却发髻未挽,钗环尽卸,脸上半点脂粉也无,显然是已经准备睡下,又匆匆赶出来,全然顾不得收拾妆扮。
  她牵着言怀璧的手是那样温暖,口中絮絮说着,都是琐碎的抱怨,却又那样真切慈爱。
  “母亲。”言怀璧唤道,“是儿不孝,累得母亲劳心费力。”
  言夫人哪里舍得责怪自己的孩子,她盯着言怀璧的脸,怎么看也看不够:“如果不是明天要同赴宫宴,你这孩子还是不肯回来是不是?听娘的话好不好,不要走了。”
  言怀璧却没有答话。
  一片沉默里,言夫人慢慢转过头,望向身后。
  言尚书站在那里。
  他的神情很淡,仿佛面前这幅感人肺腑的母子重聚景象不能给他带来任何波动,又仿佛面前的言怀璧根本不是他的儿子。
  言夫人只看见他的脸色,就仿佛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
  她别过脸,拉着言怀璧就要往里走,却没有拉动。
  “母亲不要忙碌了。”言怀璧温声道,“儿子今夜回来,是为了明日赴宴时一起入宫,等过了中秋宫宴,儿子还要离开。”
  以言尚书的官位,他的夫人、嫡子都有资格一同入宫接受赐宴,更何况言怀璧此次归京还立下了大功。
  倘若言怀璧今夜仍然不回来,明日一家人分开入宫,等同于将家中的矛盾揭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言夫人的笑容终于渐渐淡下去。
  她的神情此刻与言尚书一般无二,冷淡至极。
  但她没有责怪儿子,而是转头看向言尚书。
  “言敏之,你什么意思?都三年了,还不肯放下是不是。”言夫人冷冷道,“我只有这一个儿子,你如果容不下他,就写一封休书,我带着儿子回娘家。”
  她是名门出身,夫妻二人相伴多年,在言怀璧入宫辞婚以前,夫妻感情极其融洽,几乎连脸都没有红过。
  听到妻子寒声质问,言尚书终于不能继续板着脸一言不发。
  他道:“三年前的事,我已经不想再追究了,是他非要气死我这个老子。你不知道,圣上御赐的令牌,他居然转手就在刘冕府上用掉了,只因儿女小事,便可以胡闹至此,轻易用掉那块御赐令牌,令私情跃居理智之上,如此糊涂,怎堪造就?”
  言怀璧却突然开口。
  他平视父亲,语气仍然恭谨,出口的话语却分毫不让。
  “父亲,儿之所以还称呼您一声父亲,是念在您的养育之恩,并非当真要事事屈从——三年前的事,本就是您毫无原则、利令智昏,儿自忖没有半分过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