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竹蕊要开口,兰蕊却不等她说话,先一步道:“回公主,这名小宫女红菱本是外殿的洒扫宫人,不知为何鬼鬼祟祟出现在公主寝殿外,奴婢叫住她责问几句,她却吞吞吐吐,不肯老实交代,只说是奉命进来送东西的,可是说不出人,也拿不出东西。后来竹蕊出来,又将一样的话问了两句,她忽然发起疯来,推开竹蕊一头碰在阶上。”
红菱搡开竹蕊的动作,庭院中一些宫人同样看得清楚,闻言纷纷点头赞同。
景涟眉头紧皱:“外殿管事宫人呢?”
永乐公主亲自发问,很快弄明白,红菱并不是含章宫的旧人,当年景涟出嫁带走了许多用惯的旧人,含章宫空置,洒扫人数也不足,掖庭又调来一批宫人填补空缺,红菱便是其中一员。
景涟回宫后,用自己的亲信替换了上下管事宫人,将掖庭调来的宫人尽数打发到外殿负责洒扫花木一类的活计,但红菱的职责并没有变动,因为她本就做外殿洒扫的活。
提起红菱,和她熟悉的宫人们都说,红菱内向瘦弱,年纪又小,不爱和旁人说话,但一直勤勤恳恳,很是安分,从不做僭越的事。
没有人知道红菱为什么突然跑进内殿,更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会撞阶自尽。
景涟眉头越蹙越紧。
她心底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就像在灯火照不见的夜色深处,正有一双漆黑阴森的眼睛窥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那种感觉让她很不舒服。
她道:“去请宫正司来。”
宫人们有些吃惊。
近年来,宫正司在宫中的地位,便等同于一个小号的武德司,六局乃至掖庭哪里都能插手,让很多人感到非常不适。
但宫正司终究还有些理智,没有将手明晃晃伸到各位贵人宫中,又有皇帝做依靠,是以并不显得真如武德司那般猖狂。
即使如此,也很少有人愿意和宫正司打交道。
宫人领命而去。
正在这时,有个与红菱同屋居住的小宫女青荷颤巍巍举起手,说出了一件事。
——红菱在宫里有个同乡,二人常趁着不当值出去见面。
宫女自各地采选而来,一朝背井离乡,遇上同乡喜不自禁,走得近些,并不出奇。
即使宫中管束严格,也从没有哪条宫规规定,不许宫人和同乡见面。
红菱出去和同乡见面,这本是一件很寻常的事。
但当景涟发现红菱同乡姓甚名谁,在哪处宫室当差,竟无一人知晓的时候,她就明白,事情有些不妙。
她拧起眉。
宫人们已被敲打后遣散,此刻唯有兰蕊与竹蕊在她身边。
医士匆匆赶来,然而红菱伤势太重,还是没能救醒,很快断了气。
就在这时,另一队宫人叩响了含章宫门。
不是景涟派人去请的宫正司女官,而是皇帝身边的内侍,似乎是李进的一个徒弟。
“公主。”内侍恭恭敬敬行礼,“听闻含章宫中有奴婢寻死,圣上请公主过去。”
景涟不必回首,余光已经瞟见兰蕊骤变的脸色。
——红菱断气不久,尸体还在围房中,早早派人去请的宫正司尚未来到。区区一个宫女的死,何至于迅速惊动皇帝,甚至要在深更半夜里传召公主过去?
景涟心头不祥的预感越发深重。
她神色不变,淡淡道:“公公来得正好。”
她的目光越过内侍,投向宫门外逐渐明亮的夜色里。
内侍若有所觉,回过头去。
一队女官挑灯,自宫道上行来,身着黑白二色服饰,灯火映出她们面无表情的脸。
——好像一队黑白无常从夜色里飘了过来。
.
宫正司女官、福宁殿内侍、含章宫宫人,一同簇拥着景涟前去见驾。
皇帝此刻还在何昭媛宫里。
尽管景涟一直与齐王兄妹二人关系最差,但若将贤妃与何昭媛放在一起比较,景涟顿时觉得贤妃也不是那么面目可憎了。
何昭媛坐在皇帝身侧。
她从来不是倾国倾城的美人,不要说与以丽为号的丽妃相比,即使与贤妃放在一起,也不及贤妃姿容出众。但她坐在那里,自有一种别样的清雅,像一朵亭亭玉立的菡萏,即使年岁渐长,恩宠早淡,也不能磨灭她过人的气韵。
景涟面不改色,入殿行礼:“儿臣拜见父皇。”
她又转向何昭媛:“见过何娘娘。”
皇帝穿着常服,面上并无愠色,声音还很和气:“朕听说你宫里出了事?”
见皇帝招手示意她过去,景涟便自觉坐到了皇帝下首最近的位置,皱着眉道:“是呢,有个小宫女撞在殿阶上,一头碰死了,将儿臣吓了一跳。”
皇帝道:“那宫女自己寻死?”
景涟说是。
皇帝不悦道:“处置了。”
宫人在宫中自戕乃是大罪,一死了之倒是干脆,却连父母家人都要牵连获罪。
皇帝轻飘飘一句话,已经为此事定下基调,李进忙躬身道:“奴婢明白。”
景涟委屈道:“真吓死儿臣了,那小宫女出现的古怪,一个前殿洒扫宫人,居然莫名其妙摸到了儿臣寝殿门口,一头撞死在那里。好端端的,她为什么要寻死,还请父皇明鉴,替儿臣查清此事,否则的话,儿臣夜里回去都不敢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