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皇帝道:“这是自然,朕会令宫正司彻查此事。你过来,让朕看看,伤养的如何了?”
景涟依言起身过去,皇帝仔细打量她半晌,道:“脸颊终于有些肉了,你刚回来时,消瘦太过,往后还是这样好生养着。”
何昭媛从旁笑道:“圣上最疼公主,衣食起居都要处处留意,一听公主宫中出了事,竟不先问丽妃宫人,只顾看公主有没有吓着。”
景涟眼睫一动,刹那间捕捉到何昭媛话中的问题。
“敢问何娘娘,我宫中的事与丽妃娘娘有什么关系?”
何昭媛像是自知失言,朝皇帝望去,犹豫道:“是妾嘴快。”
皇帝淡淡道:“没什么不能说的,永乐早晚要知道。”
何昭媛便道:“不久前,乌美人的侍女凝香忽然赶来,在本宫宫门前吵嚷,被宫人制住,入内禀报,方知是来诉冤的。”
宫中高位妃嫔年岁渐长,恩宠相继淡薄,故而各自都会培植一些年轻美貌的低位妃嫔,如何昭媛宫中有祥才人,丽妃宫里也有乌美人。
今夜,乌美人的侍女凝香忽然赶到何昭媛宫门前,哭喊叫冤。
这种惊扰圣驾的行为,本该立刻拖出去打死,但既然有人冒着死罪哭过来,皇帝便令人传她进来。
凝香哭诉,说自己有个同乡姐妹在含章宫中当差,今日却因琐屑小事,被逼得一头撞死了。
不待何昭媛说完,景涟立刻抬首:“请问何娘娘,凝香是什么时候过来的?”
何昭媛一怔,看向身后宫女。
宫女低声说了句,景涟便道:“酉时三刻?那时红菱刚撞过阶,医士还没来,未经诊治,凝香怎么就能咬定红菱已经死了?这分明是有人刻意安排,构陷儿臣。”
何昭媛道:“公主说的有理,那凝香一问三不知,只牢牢咬定含章宫逼死宫人,圣上当即便命人将她拖下去行杖刑,又不放心,特意命人前去含章宫传召公主。”
景涟心头一跳,道:“父皇,红菱已死,但那宫女凝香必然是受人指使,儿臣已请了宫正司的女官来,不若让她们接手,细细审问。”
凝香是乌美人身边的侍女,乌美人则是丽妃推出去的人。若说丽妃栽赃景涟,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越是麻烦的局面,越不能死攥在自己手里,必须要交给皇帝决断。
皇帝道:“可。”
有了皇帝这句话,内侍立刻出去,命人将凝香送往宫正司受审。
皇帝温言道:“你今夜着实受惊了,朕会命人给你一个交代。你先沉住气,若是旁人说什么,朕替你做主。”
实际上,景涟倒真没有受多少惊吓。红菱撞得干脆利落,等她出寝殿时,宫人们已经七手八脚将红菱抬走,生怕场面可怖惊吓公主。
但皇帝认定她受惊了,景涟总不会站起来说自己没事,只连连应声点头。
皇帝安慰她几句,便道:“好了,天不早,你回去喝一剂安神汤早些歇下。”
景涟连忙道:“父皇,儿臣听说太子妃回东宫休养去了,是什么缘故?”
她刻意用回宫休养模糊了太子妃禁足的实质,倘若皇帝有意,自然能顺水推舟。
皇帝道:“好了,这些事不是你要劳心的。”
景涟顿足道:“父皇!您不能敷衍儿臣,太子妃不出门,您又不许旁人进去看她,宫务怎么办,儿臣只能帮着算算帐,这些账本往哪里交?”
皇帝也不恼,道:“宫务繁杂,太子妃既无暇处置,便由何昭媛与丽妃共同协理。”
景涟的心慢慢沉了下去。
皇帝连太子妃的宫权都要拿走,说明太子妃禁足一事已经是板上钉钉无可回旋了。
她微微一顿,旋即有些置气地道:“那儿臣手中的账本和谁交接?”
皇帝依旧在笑,很慈和的模样:“孩子气。”
何昭媛微笑道:“圣上厚爱,但妾久不理宫务,怕是手生,担不起这等重任,还是一切交由丽妃姐姐和贤妃姐姐处置。”
皇帝道:“贤妃不合适。”
何昭媛笑道:“妾听说公主帮着太子妃处置了一段时间宫务,上下梳理井井有条。”
皇帝道:“永乐屡受惊吓,还得好生休养,不宜劳神。”
不宜劳神。
这句话落在景涟耳中,她忽然一凛。
她的眸光投向何昭媛,而后一寸寸移开,望向皇帝时,眼睫低垂,分外乖巧柔顺。
难道今晚这出闹剧,竟然是因为宫权?
太子妃被禁足,传出去必然伤及天家颜面。含章宫中有宫人自戕,放在此刻更说不清楚。
事态清明之前,宫权当然应该干干净净移交出去。
何昭媛、丽妃,乃至贤妃,她们谁最有可能出手?
又或者,还有人在背后默许甚至推动。
不知为什么,景涟忽然觉得很是寒冷。
她强行撑着神情不变:“儿臣不敢多问别的,那问问自己的事总行吧——那些刺杀儿臣的乱党,抓到了没有?”
皇帝平淡的神情忽然有所改变,不再是万事不挂于心的淡漠,反而叹了口气,道:“还在查呢。”
父女多年,景涟对皇帝亦有几分了解,她颤声道:“父皇不要敷衍儿臣,是不是、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