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皇帝看着她,叹道:“你这脾气也该改改,动不动就要刨根问底,朕该怎么和你说呢?那些乱党已经找到了,尸体都在东宫的一处产业里。”
  景涟惊声道:“儿臣不信此事与东宫有关!”
  她在宫中长大,阴谋嫁祸见得多了。
  远的不说,只说景涟身为公主,产业便有数十处,更有庄子园林不在少数。
  若是在她的庄子里扔上几具尸体,就代表是她杀的人,那景涟就是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诚然,乱党尸首出现在东宫产业中,不代表东宫一定是被构陷的。但仅仅只有这些尸首,是决计不够给东宫定罪的。
  景涟仍然觉得很不合理。
  太子妃是皇朝储妃,权摄东宫,在没有如山铁证的情况下,怎么能轻易将她禁足,打压她的脸面?
  皇帝淡淡道:“你与太子妃走得倒近。”
  景涟道:“儿臣不是因与太子妃关系亲近,所以才竭力为东宫辩解,毕竟再怎么亲近,也不及自己的性命要紧——儿臣只是不知,东宫和那些刺客乱党扯上关系,究竟有什么好处。”
  何昭媛掩口道:“公主与太子妃亲近……”
  她在景涟心里简直是红菱一事的头号嫌疑人,听见她开口景涟就想皱眉,当即不软不硬道:“何娘娘,永乐方才说的第一句话,您没有听清吗?”
  何昭媛住口。
  景涟没有功夫理会何昭媛,她又转向皇帝,道:“父皇,儿臣本不该过问朝廷大事,只是既然儿臣是遇刺的苦主,就斗胆多问一句——太子妃禁足,难道正是因为此事?”
  皇帝道:“没错,永乐,事涉乱党,此事你也不要再多问了。裴俊党羽隐匿京中为患,不止是危害一人,而是伺机祸乱于天下,罪不容恕。”
  以皇帝的性情,对景涟说出这样一番话已经是极为耐心了。但在景涟听来,无疑便是明晃晃的敲打。
  ——不止是危害一人,而是祸乱于天下。
  这句话堵死了景涟想说的所有言语,她不敢再争辩,低下头来:“儿臣受教。”
  第47章 追杀
  晨雾未散, 京城的城门徐徐开启。
  城门卫的甲胄泛着冰冷的光泽,腰间佩刀, 目光似箭,分外警惕。
  出入城门的车队排成两列,长蛇般一寸寸缓慢地向前,从城门处排到长街深处,最终被朦胧雾气遮挡,看不清队伍的全貌。
  许多人脸上带着焦躁, 然而每个人都保持着一种诡异的寂静,不要说高声鼓噪,就连低声抱怨也极少出现。
  事实上,早在城门出入日益困难之初, 就曾有人对此表示过不满。直到现在,他们的头颅还作为乱党附庸首级, 被钉在城门外。
  没有人希望成为下一个乱党附庸, 于是全都自觉地保持着静默。
  同队列前方的人一样, 一辆马车无声无息上前。
  车停在城门口, 车夫从怀中取出身份文牒, 交接文牒的瞬间, 借着衣袖遮挡, 手指轻轻一动。
  守卫不动声色地抬眼一瞟, 将文牒推回去:“下一个。”
  他甚至没有掀开车帘检查, 队伍后方的人见怪不怪。下个赶车的商户上前,同样陪着笑递过文书,衣袖照例动了动。
  “下一个!”
  马车辘辘驶出城门, 赵郡主从车帘缝隙中向后窥看,看着城门卫娴熟的动作, 忍不住道:“能抓到人就有鬼了。”
  在她对面,郑熙无波无澜地哼笑道:“向来如此。”
  赵郡主看着他道:“幸好,不然拜你所赐,我们要走出去会很困难。”
  郑熙不语。
  赵郡主皱了皱眉,有些奇怪:“你……”
  下一刻她的声音顿住,稍稍倾身向郑熙的方向,从车窗中顺着他的目光向外望去。
  郑熙没有转头,只是在赵郡主靠过来时向旁避了避,依旧专注地看着窗外。
  赵郡主问:“你在看什么?”
  郑熙不答。
  直到马车又行出很远,京城外繁华的官道人烟转稀,郑熙忽然道:“跳车。”
  赵郡主几乎疑心自己听错了:“什么?”
  郑熙转过头来,目光幽黑,像是南地群山中深不见底的湖水,泛着丝丝冷意。
  赵郡主心头寒意顿起。
  她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女子,刹那间左手如电搭上腰间,然而郑熙根本没有给她出手的时机,下一刻天旋地转,重重摔出马车。
  她应变极快,刹那间在空中蜷身握刀,并不反抗,直摔入官道两旁密密麻麻的草丛田地中,借力滚出去数步。
  扑通!
  在她身后,郑熙紧跟着跳了下来,还顺手将意识到不对却来不及反抗的车夫一同抛入草野间,滚到了赵郡主脚下。
  赵郡主直起身,滚得灰头土脸,活像个泥地里爬出来的猴子。
  反观郑熙,平稳落地,随手一理衣摆,对她摆手:“俯身,走!”
  话音极低,尚未说完,已经借草野遮掩,快步向深处穿行而去。
  赵郡主虽不明所以,仍然立刻示意车夫跟上,声音压低:“怎么回事,有人跟踪?”
  郑熙言简意赅:“快走,对方为杀人而来,手下不会留情。”
  赵郡主原本觉得落地时似乎扭了下脚,此刻顿时健步如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