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景涟瑟瑟发抖。
  她咬咬牙,决定不能任凭裴含绎继续烧下去了。
  景涟用碎布裹住冰雪,放在裴含绎额头、颈侧,过一会就更换化了的冰块,如此折腾了小半个时辰,裴含绎额间温度终于降了下来。
  景涟气喘吁吁坐下来,心底大松一口气。
  她真怕自己这点三脚猫功夫适得其反,不起作用也就罢了,要是把裴含绎治死了,那才叫得不偿失。
  堂堂东宫太子妃,逃过刺客的追杀,却死在她错误的退热方法下,这找谁说理去?
  她衔了根牛肉干,觉得自己即将成为自学成才的神医。
  然而神医不是能速成的,这两个字更和景涟没有半点关系。后半夜,裴含绎又发起热来。
  发热卷土重来,似乎比前半夜更甚。
  景涟怀疑是不是自己干的好事,导致裴含绎发热更重。她想了想,胆战心惊感受着手下的温度,还是觉得自己没那个适得其反的本事。
  她的脸色终于难以抑制地难看起来。
  发热不是好玩的事,饶是高床软枕养在宫里,也从不少见妃嫔皇子因为风寒发热丢了性命,更何况这荒郊野岭没医没药。
  景涟决定自行其是。
  她数九寒天里硬生生累的汗流浃背,将那块她从溪中敲下来,千难万险背到此处的大冰块从洞口拖过来,而后开始解裴含绎的衣裳。
  饶是狼狈至此,太子妃的衣裳依旧尽力穿的一丝不苟,领口纽扣扣到最上面。即使正在昏睡之中,景涟去解裴含绎的衣领时,裴含绎的睫羽仍然颤抖两下,似乎将要醒来。
  景涟停下动作:“你醒了?”
  令人遗憾的是,裴含绎终究没有醒过来。
  景涟也不强求——毕竟不能为了让太子妃醒过来,真的拿短剑刺她。
  她此刻能动的只有一只手,艰难解开裴含绎的衣领,已经累的手腕酸痛,隐约觉得有些不对,但她此刻疲惫困倦到了极点,心里一片混沌,已经想不明白了。
  她接着往下,抽开太子妃骑装的腰带,动作忽然顿了顿。
  外裳散开,中衣解开,露出太子妃身体的轮廓,清瘦颀长,但看着极为有力,与女子柔软的身形截然不同。
  景涟怔住了。
  她毕竟成过婚,不是未出阁的懵懂闺秀。
  她的手顿在半空,面颊从雪白化作苍白,再到变成惨白。而后忽然又涌起绯色,最终绯色渐渐褪去,重归苍白。
  饶是景涟养于深宫,对朝政并无多少了解。
  这一刻,她也清楚地知道,要出大事了。
  太子妃是个男人。
  太子妃居然是个男人。
  这背后牵涉多少隐秘,太子妃是如何入宫的,又是谁指使、谁知晓、谁谋划、为什么。
  这背后牵涉多少人,信国公、先皇后、明德太子、东宫诸臣、朝野上下。
  景涟开始颤抖。
  图谋什么?
  剑指东宫,还能图谋什么?
  她跌坐在那里,神情木然。
  良久,景涟抬手,将太子妃衣扣一颗颗系回去。
  然后她愣愣站起身,发狠一般拖起那块冰,甚至毫不顾忌自己的伤,动作像是要举起那块冰砸死裴含绎。
  下一刻,她把那块冰压在了裴含绎身上。
  第57章 猎场(六)
  夜色渐褪, 飞雪渐止。
  山洞外,一片茫茫的白。
  雪将那些刺客的尸体和鲜血尽数掩埋, 远远望去,整座恒春山脉都被冰雪掩盖。
  景涟站在洞口,看着洞外的雪地,面色很是疲惫。疲惫之余,还夹杂着隐约的惶惑和无措。
  这场大雪掩盖了她和太子妃、乃至刺客沿途留下的一切痕迹,搜寻她们的行踪将会变得更加困难。而寒冷和风雪会进一步侵蚀她的身体, 消耗她的体力,使得觅食极其困难。
  景涟绝望想着:在她饿死之前,禁军真的能找到她吗?
  雪虽然停了,山间席卷的狂风仍然无休无止, 大片积雪打着旋飞上半空,又哗啦四散开来。
  雪沫和风吹向景涟, 扑面如刀。
  她抱着手臂, 怔怔站了一会, 听见洞内火堆噼啪声响中夹杂着其他细碎的声音, 转身走了回去。
  山洞幽深, 即使白日也依然黯淡。那一团明亮的火光格外夺目, 闪烁跳动着, 为阴暗的山洞添上一抹柔和明媚的光亮。
  景涟走得很慢。
  或许是因为她疲惫困倦到了极点, 身体已经支撑不住;又或者, 她只是单纯不想看见洞里的人。
  那团跳跃的橘色火光倒映在她的眼底,将她苍白的面容染上些许暖色。
  火堆旁的洞壁处,裴含绎和衣而卧, 满头青丝散落,半遮半掩面容, 看不真切是否还在昏睡。
  景涟的步伐更慢了。
  她的左臂仍然不能抬起,右手掩在袖底。
  骑装为了御马自如,袖摆往往做的窄,袖中一旦藏了东西,便会显得有些突兀,正如景涟此刻的衣袖,右臂小臂处隐有起伏,像是藏着狭长的物品。
  她来到裴含绎身前,轻轻抬手,拨开了太子妃面颊上的长发。
  那双沉睡的、美丽的眼睛,从乌黑的发丝下露了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