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但此刻也就只有一两个村民心里有点小意见,还是那种不敢说出来的。
  其他人都是一副,你们说咋样就咋样的样子。
  “四千斤换毛褐,剩下的换被子。”
  有了暖宝在中间“捣乱”,最后换了一千四百件毛褐,一千床被子,一千套冬衣,剩下的换了钱。
  车子装好天都已经黑了,不过刘岗村的村民还是觉得连夜回去。
  虽然知府大人说可以安排他们在府衙住一晚,但这些朴实的村民听到要住在府衙之后,吓得大气也不敢出。
  晚饭时,暖宝被张氏带到后院吃了一顿好的,又给她装了许多东西放在她的小布兜里。
  管家在前院安排了村民的饭。
  饭后,黎肃和暖宝在城门口分开了。
  来的时候车轱辘都被压扁了,回去的时候虽然东西装得很高,可车却轻了不少。
  暖宝还是被他们挖出个洞,坐在里面。
  夜里虽然路有些看不清楚,但毕竟有那么多的人。
  而且跟过来的巡逻队员个个看起来都精壮彪健,最重要的是,他们身上都带着明晃晃的家伙。
  你可以看不到路,但是你一定能看到反光的刀。
  一路上说话聊天的很少,提心吊胆的直到看见了刘岗村高高的围墙,所有人的步伐才都轻快起来。
  暖宝远远就看见瞭望塔里值夜的人在看到他们后,拿起了弓箭瞄准。
  直到双方交换了信号,弓箭才放下。
  “是里正,开门!”
  等十五辆车都进了村子,许多人家的灯都点了起来。
  暖宝打了个哈欠,如果她没记错的话,此刻已经是三更了。
  “回来了,回来了。”
  里正满脸的疲惫,但看到许多村民都翘首以盼地看着他们一车车东西,如果今晚不跟他们说一下,估计大家都不能好好休息了。
  将这次换回来的东西和所有人交代了,让大家回去考虑清楚,明天分。
  “把那么多粮食拿走,就换了这些玩意儿回来,真是不值当!”
  “就是,咱们这里冬天能有多冷啊!该不会是贪了咱们的钱吧!”
  大家就要散的时候,人群里传来了老姚氏和杨氏的话。
  第73章打成共识!还是达成共识
  最怕突然的安静,刚才老姚氏和杨氏的对话一出,许多村民都将目光投向了二人。
  尤其今日押车去府城的人,那眼神简直恨不得撕了她们。
  他们辛苦一路,回来竟然被这样怀疑。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换这些东西的用意,可是许多人都是有眼睛的。
  萧家现在是什么个情况,他们今年的粮食收成比前五年加起来都要多。
  没有人是傻的,既然日子有盼头了,那他们就愿意听。
  “老姚氏,你怕不是失心疯了吧!”
  那个在府衙前看过毛褐的妇女撸起袖子。
  “你嘴巴放干净一点,老娘手里的拐棍可不认人的!要不是心虚,着什么急?”老姚氏抬起拐杖指了指那个妇女。
  “娟娘,你别理她,有些人就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一旁的人扯住了她。
  里正来的路上就想过,肯定会有这般那般的言语,也并不着急。
  “今晚大家都回去好好考虑一下,明天过来领东西,没有交粮食的就不用来了。”
  杨氏还想说,被她老头踩了一脚,才住嘴。
  这位就是当初想去泥塘偷泥鳅,却被困了一夜的人。
  等她第二日被抬回来的时候,人都已经不正常了,养了有一年才好了。
  回到屋里,杨氏透过窗户看了一眼萧家的房子,满眼都是嫉妒。
  “咱们映山府这么多年从没有下过大雪,要那些棉袄子有啥用?”
  杨氏坐在炕沿上嘀咕。
  刘老汉把烟斗磕完后,伸手掐了灯。
  他虽然没说话,这次却觉得自己老婆子说的没错。
  庄稼汉都是相信自己的经验,在这里住了一辈子没见过大雪。
  要是哪一年下一场雪,可能等他们早上起来,这雪都已经变成泥了。
  冷虽冷,但烧了炕,还怕啥。
  将他们的粮食换成了棉衣棉被,刘老汉这次对里正是有些不满的。
  “老头子,咱们明天就不要东西了,全换成银子吧?”
  杨氏已经想着她要拿着银子去买些啥东西了,这一年虽然疯疯癫癫,但其实心里都是清楚的。
  每日看着萧家进进出出人来人往,闻着萧家肉鱼点心的香味,杨氏对萧家的憎恶与日俱增,本就是馋懒之人,有了钱要去买许多吃食。
  “再要几床棉被吧!”
  “咱们这棉被也才打了五年,晒一下就暄软的很,用不着。”
  “也行。”
  刘老汉家还能夫妻达成共识,里正家差点就打成共识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先要面对的,是自家的婆娘。
  “灶上还热着饭没有,走了这么久,有些饿了。”
  里正这心里感觉像忙完了一件大事,但走了一天的腿好像灌了铅一般重。
  “碰!”
  回应他的是重重关门的声音。
  张氏直接进了里屋,熄灯睡觉。
  里正早就习惯了这么阴阳怪气的婆娘,也不生气,自己悄悄摸到厨房去找口吃的。
  谁想刚拿了点凉饼子和林氏给的一罐子泡菜回房,张氏又出来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