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牧民哈哈一笑:“夫郎你可真会说笑,你看整个市场,哪有比我们这牛更好的。这样,我也不多要,九两五钱!”
  宁启觉得差不多:“行吧,不过我们还得试试看。”
  牧民:“您尽管试,保您满意。”
  在牧民的帮助下,郑云骑上了牛背,果然如牧民所说,这黄牛的力气和耐力都不错。
  宁启付了钱,他们就牵着这头黄牛回村里。
  两人刚出了镇上,郑云就停下来:“阿启,我牵着牛,你坐牛背上。”
  说着,郑云一把抱起宁启,把他放到了牛背上。
  来到这个世界,马还没有骑到,先骑上牛了。宁启还是第一次骑牛,想想有点兴奋:“郑云,出发!”
  “爹、娘,牛买回来了,走,我们打麦去。”
  有了这头黄牛的加入,打麦子变得轻松了很多。春哥儿和小花也很喜欢这头牛,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大力”。
  麦子全部打好之后,晾晒在麦场,王桂花带着宁春和小花在旁边看着麦子,防止有人偷麦子。
  宁启和郑云,还有宁柱子一起到里正家里,找里正商量着买地。
  村子里的里正是由村子里有威望的人担任的,平时经常帮助处理村子里的邻里之间纠纷,以及和别村之间的纠纷。
  现在石溪村的里正叫石大保,五十多岁,家里算是村子里最有钱的人,住的是青砖瓦房,在村子中央。
  “扣扣扣。”
  几人到了里正家门前,看到里正家大门正关着,郑云上前敲了敲门。
  “吱呀”一声,门开了,出来的是以为五十多岁的妇人,这人是里正的妻子:“是你们呀,来找我家那口子吗?”
  “是,石婶子,里正在家吗?我们来找他有点事。”
  “刚刚到麦场中转悠去了,你们先进来,我让我小孙子去叫他。”石婶子叫住她正在玩耍的小孙子:“小宝,去叫你爷爷回来,就说有人找他。”
  小宝跑着就去了:“好,奶奶。”
  石婶子给他们倒了一点茶水,让他们坐着等。村子里也就里正家里能用茶叶招待客人。
  没一会儿,里正就回来了:“是柱子你们啊,你们找我什么事?”
  宁启把手中拎着的卤味递给里正:“里正,这是我们家做的卤味,您尝尝。”
  里正接过卤味,拿出一个尝了一口:“早就听说你们在做卤味了,一直想吃呢,味道真不错。”
  “里正想吃就到我家拿,多的是。”宁柱子笑了笑:“今天我们来,是想买些田地,这不,刚好可以赶上种粮食。”
  “好啊,你们要买多少,想买哪里的,良田贵些,一亩地要一百文钱,差一点的一亩地五十文。”
  宁柱子想了想:“我都买些良田吧,先买十亩,最好是离河边近些的。”
  里正:“临河的田地刚好还有二十亩。”
  宁启:“我这边要的多一些,良田五十亩,其他的五十亩,不过最好是连着的,方便我种植。”
  樱桃得要好一点的地种植才行,至于连翘,对地的要求不高,很多地都可以适应,就不用买那么好的地。
  里正听到他们买这么多很惊讶:“郑夫郎啊,你们买的可真不少,快把我们村的地买完了,哈哈哈,看来是挣了不少钱啊,以后挣大钱了记得帮衬一下村里。”
  “连着的地也有,普通的田倒是有五十亩,不过良田只有四十多亩。”
  “要不你把临河的那些好田地买下来,我去给你协调,相必很多人愿意换一下。”
  看里正这么上心,宁启他们非常感激:“那就多谢里正了,我这边买这么多田,以后肯定要请村里人帮忙种的。”
  “里正,我还想买了我爹娘旁边的地和村头的空地,在那儿盖房子和作坊。”宁启和郑云已经想好了,自己现在家里太偏了,新房子盖到宁柱子家旁边,以后干什么都方便,村头的空地那里建酿酒的作坊。
  里正:“行,不过房基地要贵,这两处地方一共得十两。不过你买的多,我可以适当给你便宜一点。”
  谈好之后,里正带着他们到村里看了看买的田地以及房基地,做上了标记。
  看完之后,回到里正家里,里正拿出契约并跟他们签订好。
  宁启今天买的田地和宅基地一共花了十七两银子,本来是十七两五钱,里正给便宜了五钱银子。
  “今天多谢里正,等明天我再让春哥儿给你们送些卤味。”临走前,宁柱子拱手说道。
  里正:“哈哈哈,那感情好,我就不客气了。”
  第17章 衣服
  回去的路上,宁柱子突然想起:“启哥儿,你娘前段时间已经把你的说的那什么,床单被罩做好了,还给你们一人做了两套衣服,叫你过去拿。前两天只顾着收麦子,她都忘记了,今天我走的时候交代我,让你们买完地一起过去拿。”
  听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床单被罩做好了,宁启很惊喜:“好,爹,那我们和你一起过去找娘,就先不回家了。”
  郑云也很好奇:“哈哈哈,这下阿启不用惦记了,我也看看这床单被罩有什么不一样的。”
  到了麦场之后,宁启看到王桂花坐在麦场边上的石头上看麦子,宁春和小花不在:“娘,我和郑云来拿床单被罩,还有你给我们做的衣服了,春哥儿和小花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