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殿外尖叫四起,众人仓皇逃窜,所有试图过来救火的宫人,都被药乜纺拦在了殿外。
此时他翻过来看了一下这个太监,果然认出其身份,两眼一翻,脸都绿了。
——此行诸事颠倒,但负负为正,反得顺遂。
在清点过所有人都安全出宫后,他们就地解散,各自隐入城中藏匿身形。
是以无人再敢打扰皇帝。
“母后今夜宫中起火,情势有异,我来护——诶?”
他想说,他在奉旨给孙医正赐白绫时,在太医院遇袭了,可是他在遇袭后,看见了宋珧。
有些事,是计划之内。
太子随身护卫的都是一等一好手,一瞬间就形成包围压制,把这群黑衣人打的连话都说不出来。
“啊!药乜娘娘杀人了!”
有的人,做出了选择。
在乌图的呼唤下,卓全竟然动了动手指。
再睡一会,皇帝应该不得不起床了,到时候,他就会知道昨晚发生的事。
等他确认那具尸体被火舌完全吞没后,才从烧坏的窗户中跳了出去。
有的人,是早有准备。
有些人,长夜不得眠。
皇帝宠爱他,比宠爱那些嫔妃让她省心太多,毕竟是个男的,连孩子都生不出来,太子稳如泰山,她有什么可担心的?
……
他们还将孙老医正安全无恙地带了出来。
天微微亮的时候,光渡已经坐在出城的马车上了。
皇帝看过自己离别时信后,定然情意翻涌,等再知道昨夜的事后,那么,药乜纺出宫的事,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她发疯得太厉害了,谁靠近她,她就直接拿火点人头发。
都啰耶本来都要走了,听到这话,竖起耳朵,噌地一下又蹿回来了。
宋珧不曾亲眼见到现场,也不知道他处理得好不好,有没有给光渡留下隐患,但现在追问也得不到答案了。
兵器叮咚作响的声音,引起了太子的警觉。
……
有些事,是节外生枝。
……
五日后,光渡在前往黑山的路上,听到了药乜纺奉旨和离出宫、回西凉府娘家养病的消息。
果然,正如光渡所料。
圣旨已下,定局已成。
第54章
光渡到达黑山时,已是五日后。
他虽然领的是筹修水利的工部尚书之职,但是到了地方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探查耕地和河道湖泊。
至于查阅当地卷宗,询问地方负责水利之官员这些程序,光渡更是一个都没做。
当地的官员并不感到意外。
这位过分年轻、从司天监跳到工部又立刻连升数阶的光渡大人,来到这里,只是代表皇帝的态度,或者只是工部尚书新上任,出来巡查一下,扬一扬名声,大概也并不准备真正做什么实事。
毕竟一月前,黑山下的军营就开始从夏国境内筹调粮草军需,这么大的动静,瞒不住这些在这里常年生活的人。
而光渡大人离开中兴府,来到这即将与金国交战的前线,名义上是考察水利。
实际上他来是要干什么事,没人说得准。
前线的军报,每日三次的经由黑山发送,即使是快马加鞭,昼夜不息,也要一日多的功夫,才能传至中兴府,送到皇帝手中。
这次负责粮草筹备调运的是一位党项贵族,从族系上来说,与皇帝也有些关系。
此人这几年时不时就朝上参李元阙一本,也因此被视作皇帝的派系。
按理来说,军备筹调没有光渡什么事,但皇帝疑心实在太重,即使是这位效忠皇帝的党项贵族,皇帝依然担心他可能会另有其他的打算。
毕竟换个角度来说,李元阙还是皇帝堂弟,这位贵族和李元阙同样也是远方血亲。
李元阙除了那样大的风头,皇帝可不敢保证,这人在听闻李元阙的事迹后,真能做到毫不动摇。
张四眼中多了几分清醒,“……光渡大人,你问这个做什么?”
“一百人……就是影卫的所有人么?”
虽然说他高价求粮,定会有投机者暗度陈仓,如果足够幸运,加上他之前准备的份额,或许可以度过这次难关。
反正李元阙脸皮够厚,坦然求助,被拒绝也只是丢脸罢了,他不过多问了一句话,但若真能从光渡这里试出其他办法,只会有赚无赔。
这时机太过巧合,而这世间,从没有纯粹的巧合。
[光渡大人实在是高看我,又不是神仙妖怪不用吃饭,凡夫俗子肉体凡胎,总是要吃喝的,皇兄用断粮来对付我,我真没办法。
光渡漫不经心道:“虚陇死后,你不就是那个最厉害的了么?张四,难道你不是吗?”
粮筐上面压着一分粮,下面装着九分草,给马吃尚可,给人吃,还叫人日日奋勇杀敌,实在是有些为难。
他不得不主动追问:“王爷,可你到时候深入金国,我该听什么指令?或者……我该听谁的指令?”
有一步棋,极为冒险。
贵就贵吧,李元阙虽然被狠狠敲了一笔,但这都在接受范围内。
直到绢纸干干净净地烧成了灰,他才懒洋洋地唤道:“张四”。
[王爷亲启:
他信是这样回的,可是不出两日,李元阙的属下就传来了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