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便见汤碗倾斜了一下,漂浮着红色枸杞的,澄亮的汤水猛地一倾,下一刻,有人力挽狂澜。
  檀华的手和温热的骨瓷汤碗一起被徐微生捧住。
  和徐微生不同,檀华的手是略微带着凉意的,像是刚从沁凉的井水里拿出来,仿佛是一块冰。
  她的病由来已久,病气丝丝缕缕的缠在身体里,骨子里。
  每一年,无论冬夏,手都是冷的。
  徐微生低头,能看见她的手腕,细伶伶的一条,肌肤的颜色比她手中的骨瓷还要白,触感比象牙还要温润。
  他捧着永寿公主的手连带着温热的汤碗,垂下头说:“还请公主恕罪。”
  汤碗里冒出丝丝甜味,还有莲藕的清香。
  已经到了莲藕收获的季节了吗?
  “道长何罪之有?”檀华端过汤碗,徐微生手中一空,掌心还残留着不一样的温度,一只手是汤碗温热的温度,因为他的体温稍高,汤碗的温度并不明显。
  而永寿公主一双手冰冰凉凉的触感很明显,好像长久都不会散去。
  他垂下双手,心中若有所失。
  檀华拨了拨手中的汤碗,莲藕清香的味道发散出来了,因为加了冰糖,甜丝丝的,枸杞颗粒饱满,是橘红色的,随着汤水浮动,像一尾尾灵活可爱的锦鲤。
  搅乱这一碗水,她喝了一口。
  彩诗的厨艺一直都是好的。
  知道她不吃太甜的东西,里面放的冰糖并不多,因此也突出了莲藕的香味。
  一碗汤,大多是食物本身的清香气息。
  不知不觉喝掉了大半碗。
  胃里暖洋洋的,整个人也暖起来了,她觉得自己的精神都更好一些了。
  掀起被子,从床上坐起来。
  下雨天没有太阳,天一整天都是阴阴的,檀华有种分不清早晚得混沌感。
  她看道士,记得这人来的时候衣服有点湿润,头发也有一点潮湿的,现在看上去整个人都是干燥的。
  每次见他都是穿一身蓝色道袍,衣服虽然是蓝色的,但总是干净整洁、纤尘不染。
  甚至连褶皱都不易找到。
  让她有点怀疑这个人是不是什么固定地点就能刷出来的npc,根本没有真实感。
  说不清这个人是昨天的,还是今天的,或者是是后天的。
  她问:“道长是今天讲的《秦誓》,还是昨天?”
  “是今天。”
  还是今天吗?
  檀华四处看看,没有太阳,室内雾蒙蒙的,床帐、桌案、墙壁的影子似乎都融化在了空气里,到处都是一样的。
  这样的雨天,就算是正午也不会有太阳。
  “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什么时辰了?”
  “是未时。”
  未时么?才刚刚下午?
  檀华起身下床,徐微生伸手扶住她。
  他大约是担心她摔倒,檀华想,和他说:“我已经没事儿了,这个病就是一下子好,一下子坏。”
  她不要人搀扶,徐微生只好收回手,跟在她身后。
  檀华从屏风上取下那件青衣外袍套在身上。
  雨天凉,她不想换衣裳,睡衣是箭袖,又是白色,穿在里面不奇怪,再加上天色晚了,较之上午阴气上升,确实更凉一些。
  檀华低着头,手刚刚要碰到系带,另一双属于男子骨节分明的手帮她系上衣带。
  他抬手,取下屏风上搭着的黄绿色腰带,细致地帮檀华缠上绑好。
  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好像在做什么大事。
  檀华看着徐微生帮她摆弄香囊的手,看香囊的位置,意识到,现在自己身上的衣服,除了将睡衣充作里衣,和今早看起来没什么区别,又因为睡衣和里衣都是白色的,这一点区别也就微乎其微了。
  徐微生将她一早的穿着记得一丝不差,这一天,他于檀华这件绿色细棉布长裙已经不能算陌生了。
  最后,他将檀华用的香囊系在腰间,位置仍是早晨她所挂的位置,他略微整理了一下浅蓝色络子,抬起头来,为檀华整理领口。
  两人面对面近距离站着,檀华发现自己身高刚好到徐微生嘴唇的位置。
  她说:“我今天发病的事情不要告诉任何人。”
  病得久了,发病也没什么稀奇了。
  檀华还是觉得做个健康的人更好。
  徐微生点点头,什么也没问,他说:“好。”
  早就知道永寿公主的病,也是巧合,徐微生见过两次永寿公主发病的样子。
  第一次是刚为永寿公主授课不久,她才见到他就软绵绵的晕倒,两个宫女半扶半抱着她消失了。
  宫女彩萍告诉他,公主病了,那天的课取消了。
  后来,是授课的时候,他讲着讲着,忽然发现永寿公主松开毛笔,闭着眼睛伏在书案上。
  他看着永寿公主因为睡足了格外富有神韵的眼睛说:“今日的课讲完了,外面下着雨,小道能否等雨停了再走?”
  这番话还是徐微生进入芙蓉殿门前准备好要说的话,但话语的目的和情境却与他想的不同。
  她刚发过病,徐微生不愿意离开。
  放心不下。
  檀华说:“正好,我刚刚还在想,宫里没有伞,雨天路滑,道长要不要等雨停了再走。”
  第10章
  西侧花厅,檀华与徐微生相对而坐,中间放着一盘应季的水果,有红色的蜜桃、黄色的杏、新生的葡萄,紫色的李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