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檀华想,徐微生当时戴着箬笠,穿着蓑衣,其实和旁的穿着油纸雨衣的护卫不太一样。
  皇帝若是多用些心,就会发现他明显的和那些人不一样。
  但皇帝会不会用心,很难说,以前皇帝是个精力充沛的人,朝堂也好,后宫也好,诸位子女也好,都能安排的妥妥当当。
  后来萧翀乾迷上了求仙问道,朝堂也好,后宫也好,诸位子女也好,九成都被丢到一旁了,满心只有神仙佛道。
  檀华也不能确定皇上还有多少心思能放在自己身上。
  “太虚观观主人称仙师,听说能夺天时,化雨为晴,我从未见过这件样场面,便是不信,也不由得好奇,看看究竟是什么场面,大雨是否能停。”
  其实在檀华看来,她只是去看看那个太虚观观主,有什么本事叫皇帝那么信奉他,萧翀乾从前就不是一个容易上当受骗的人,他当将军的时候,常常把西域蛮族像是遛狗放养一样耍弄,若说骗术,萧翀乾也是个骗人的高手。
  这样想着,檀华越发好奇,眼睛里也带出几分,亮晶晶地看着萧翀乾。
  她的眼睛,真诚的时候,亮晶晶的,如同两颗星子,总是很难叫人拒绝。
  萧翀乾笑了笑,他说:“若是人有所求,仙灵必应,那岂不是说神仙能供人驱使,这怎么可能呢?”
  檀华皱了皱眉头。
  对她来说神仙是子虚乌有的东西,求神拜佛更是荒谬至极,人不能从荒谬的东西上寻找规律和道理,她也不愿意去理解那些荒谬的东西。
  “那也就是说,太虚观观主并没有保证求雨一定会有效?”
  “是矣。”
  檀华瞪着一脸平静的萧翀乾,“父皇可曾许诺,若是大雨停止要如何奖赏他?”
  “人间权势,金银珠宝,于观主如同过眼云烟,他所取有限,仅为了修行,这次求雨,完全是为了黎民百姓,并非是为了功名利禄,这次求雨,朕说过要赏赐仙师金银珠玉,重建道观,为道祖修建金身,仙师都一一拒绝了,可见是超脱世俗,不慕荣华。”
  这世上有多少不慕荣华的人呢,若是换个地方说这样的话,檀华也许相信,有一个不慕荣华的人,但在皇宫朝堂这个名利场上活动的人,没有一个是不沾世俗、不染红尘的,这里是繁华深处,亦是世俗地名利场。
  她对萧翀乾说:“现在无所求,也许是所求甚深。”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冒着生命危险陪伴在皇上身边,如同在钢丝线上走路,一不小心就要坠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
  尤其,还是一个骗子,既不骗钱,也不骗权,怎么可能无所求?
  只怕是还没到吐露的时候。
  萧翀乾听闻此言,摇头失笑,并不动怒,只是说:“永寿,你对仙师的成见太深了。”
  看萧翀乾对不在现场的太虚观观主如此信赖,檀华气结,什么叫做她对那个道士的成见太深了?
  她侧头,侧眼看眼前的茶水。
  檀华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绝对地认为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神仙和妖怪,毕竟她都已经转世了。
  她也试图相信这个世界真的有轮回,找了一些从前的典籍,学习上面玄而又玄的知识,认真搜寻关于上古仙灵的传说。
  一些记录之中的怪物,是某种少见的野生动物,也有些根本就是不存在的野生动物,前朝的皇帝曾为了天命之说,杜撰自己是神仙之子。
  那些关于仙女的传说里,富有浓厚的男性色彩,真正的女人绝对不是男人想象中的女人。
  檀华幼年时还见过一个宗教式的少数民族,这个民族的人信仰虔诚,来自冰天雪地的地方,他们披着皮毛大衣远道而来,据翻译他们话语的人说他们远道而来,住在冰砖铸成的房子里,这多少有些不可思议了。
  朝中的大臣惊讶无比,人竟可取冰为屋,常年居住?
  他们说自己有神明保佑,然后献上了神子。
  神子被装在一个木制笼子里,蒙着一层厚厚的麻布,当帘子掀开,檀华就看到了所谓的神子。
  腹部白色,身穿燕尾服,半人高的样子,两只光滑油亮的小翅膀轻轻扇动,憨态可掬。
  一只幼年的企鹅。
  至此,她对神明是否存在的怀疑散去了一大半。
  神明应该真的是不存在的,所谓的神明,只是世人所以为的神明。
  后来偷偷从宫里溜出去,在洛京城里游玩,去过一些传说神明出现过的遗迹,比如今天举行祭祀典礼的洛水河畔,从前传说有神女在此现身,前朝昏庸的君王见到神女求之不得,害了相思病,生生病死。
  但根据自己出身世家的女老师讲述,对方并不是死于相思成疾,而是被权臣和太监一起囚禁,断了水米,活生生饿死的。
  洛水河畔,只有河水汤汤,还有些往来的客船,并不见什么神女出没。
  马路边上,集市里面,有些自称神仙居士的人,玩的是吹气成火,徒手下油锅,香灰治百病。
  这就更不能信了。
  “父皇,我要换个人讲学。”
  萧翀乾说:“有合适的人选吗?”
  檀华摇摇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