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檀华有种和大佬巡街的错觉。
刚才不方便问的话,现在算是方便问了,“上次我父皇遇刺,那个逃走的刺客抓到了吗?”
记得对方是个弓手,那一箭差一点就射中萧翀乾了。
若不是身后的人。
檀华想道。
燕归说:“没有抓到,刺客箭法高超,力气也很大,当时他是在三百步以外的一座小楼上射出的箭。”
檀华还记得那来势汹汹,锐不可当的毒箭,这只利剑从三百步以外的地方射过来,大约就是三百米之外,射过来之后力道不减,以当时的力道看样子那支箭一直射到御前还有着能射穿士卒重甲的力道。
燕归说:“可以百步穿杨已经是很难得的箭法高手了,对方的实力不仅如此,当时还是一个昏暗的雨天,不知道那人是如何隔着那么远的距离看清玉辇上的陛下的。”
皇帝乘坐的玉辇,并不仅仅是一个玉辇,除了遮挡风雨的华盖,还有仪仗招摇,他们奏乐扛旗,虽然雨天没有旌旗飘动,但还有些别的牌子一类的东西。
前后左右各有护卫仪仗,皇上所在的位置其实没有那么容易找到,就算距离很近,也要找一会儿才能找到。
“臣等失职,那天最开始只在二百步以内的地方寻找对方踪迹,在找到三百步以外的时候,已经迟了,下雨天洗掉了诸多痕迹,追捕的人手无功而返,还是让刺客逃了。”
“那天的事不能怪你,多亏了你,我父皇才能平安回宫。”
要怪只能怪那个道士观主,这几年皇上为了那个道士又新建了好几个祭坛祭台,观星楼就是后来建造的。
这些还不够,非要出宫到洛水河边开坛做法。
就算是没有这个人开坛做法难道天上的雨水还会换一天停下?
只听过人要顺应天命,没见过天会顺着人的思想变化。
世界不会围着任何人转圈。
风雨该什么时候停就会什么时候停。
“保护皇上是微臣的分内之事。”燕归说。
檀华转头看向对方,男人刚刚说话的时候并没有低头,“保护皇上是你的分内之事,但保护公主应该不是,你是我父皇的侍卫首领,今天为什么一直跟着我?”
最开始,只是巧合而已,在路上看到了永寿公主。
她容光耀目,所过之处无人能够忽视,他走路一向目不斜视,别人看什么,路边有谁,他也不关心。
但忽然想到那天错过了永寿公主,他便顺着别人的视线看过去,一眼就看到永寿公主了。
没想到会在街头见到永寿公主。
如此巧合。
最开始,是见她孤身一人想要保护她。
但仔细想想,她这样一个人出行,真的是一个人吗?从前皇上也是微服私访,看上去是一个潇洒简单的一个人,和随意出游的富家公子没什么区别,其实暗中不知道有多少人保护着。
一旦遇上什么事,街边上的贩夫走卒,路上的吃东西的闲人,要饭的乞儿,等等,都会霍然起身,锋芒尽出。
永寿公主独行街面,神情放松,应该是有人护卫的,洛京虽然是天子脚下,却也有些不长眼的,还有些肆意妄为的,有人二者兼具,永寿公主却一直没有遇上麻烦,想来一些麻烦已经被暗中解决掉了。
按理说,他不应该担心。
和永寿公主一起行走时间越长,越知道自己不该担心。
身为一个武力值极高的人,他能隐隐感受到,有一个身法精妙武功高超的人一直护卫在永寿公主身边。
那应该是永寿公主的暗卫。
他不放心,却也没那么担心。
之所以跟着永寿公主,只是因为他想跟着她而已。
第31章
夜深人静, 芙蓉殿烛火长明。
檀华在书房里,在书桌后,她坐在一张高背木椅子上, 两条腿在椅子前垂下来。
低着头,手里握着一支毛笔, 在桌面上的纸张上写写画画,
不知道坐了多久, 她都有些习惯这张新打的黄花梨木椅子了。
除了手里正写着的这一张, 她旁边还放着一沓写满黑色字迹的纸张,满满的都是蝇头小楷, 她写了一些防疫的知识,关于用水卫生还有疫情隔离。
眼下写的是一些药方,她不是学医的, 是上辈子在网上闲逛看到的一些流传广泛的药方, 这些药方不只是一个人发出来的, 有的是一些知名的中医,有些是官方发布的,还有的是一些个人分享的有效的药方,她那时躺在病床上,虽然将死, 却觉得长日光阴,漫漫无边, 不知如何渡过才好,就用这些药方训练一下自己的记忆力,大约是记得太用力, 直到今生,此时此刻, 仍能回想起**成来。
一边写一边仔细回想,当初是死记硬背的东西,过了许久再写下来难免有些错漏。
檀华记得是这样,她不能肯定自己百分之百没有写错。
检查一遍,改了个错别字,再从头至尾浏览一遍,觉得八九不离十了,她把刚刚写好的几张药方单独放在一边用镇纸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