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国中献上一批贡品,里面有各色的珠玉宝石, 绫罗绸缎, 应有尽有。
他当时刚到御前护卫, 见了这些东西只觉得珠光宝气甚是耀目, 只道皇帝果然富有四海,和眼前所有的相比, 从前看人争夺的一些东西不过是个笑话。
一样样贡品由太监送到一身明黄龙袍的皇帝面前,大多数时候他既不说话也没有动作,很明显, 他看到的东西不能打动他, 捧着托盘上前的太监略微停留一下便离开。
价值连城的宝物如水一般来了又来, 去了又去。
燕归都不知道皇上为什么让太监展示这些东西,因为看得出来,他对大多数东西其实是兴致缺缺的,偶尔叫人把东西送到跟前查看一下,才看一眼就挥挥手, 让人带东西下去。
直到碰到一盒子东珠,东珠多做首饰, 或是有些贵人流行将珍珠磨成粉末敷脸。
这东西多少有些女儿气,皇帝却让人把东西送到眼前查看,红缎匣子里的东珠颗颗饱满圆润, 光泽柔和温润。
皇帝说:“吾女檀华应该会喜欢这些。”
很普通的一句话,燕归的印象却很深。
一国之君, 万人之上,统御九州,威震四海,这样的人也要考虑别人喜欢什么吗?
永寿公主喜欢什么呢?
燕归带着风筝回家去,他看见路边有小孩子缠着父母要吃的要玩的,有个荆钗布裙的女子握着一支素色银簪犹豫不定,还有一个年轻士子正在搬家,他嘱咐仆人说:“仔细点,书画都在车里,路上慢一点,不着急赶路,路上若是遇到对面来车马不要争先,车里的书画万万不能有失。”
……
他一路回到葫芦巷子的简陋房子里,想要将手里的风筝挂到墙上,却发现墙面不知有多久没有粉刷过了,白色泥灰颜色不均,他在眼前一块墙壁摸了摸,指腹略有粉腻,看看指腹,指腹沾了一层白色。
燕归没有将风筝挂上去,阳光透过白色窗纸打进来,照射在风筝上,色彩鲜艳的风筝像是又要飞起来了,燕归将风筝断掉的丝线打成了一个小小的绳结,缠在风筝的骨架上。
“檀华”两个字因为是彩色的,在光线的照耀下看上去和那些斑斓的颜色相互映衬,看起来流光溢彩。
他又看了看手上漂亮的风筝,忽然发觉自己的房子其实已经很破旧了。
今日的风不大,檀华放风筝时选的风筝也不大,才二尺长上下。
现在住的地方连这样一只不算大的漂亮风筝都放不下。
他中箱子里取出半匹干净的白绢布,展开桌面上,将风筝放白绢布上。
随后从打来的箱子之中,翻出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花的银钱来,打开盒子略微点了一下,便带着钱出门。
走出门,看见李石头在他家门口的台阶上坐着削竹篾。
这一阵雨水过去许多植物都生长得格外茂盛。
连竹子也长得格外青翠。
石头是隔壁家里最小的儿子,平日顺便帮燕归照顾一下马匹,燕归每个月给对方一吊钱,偶尔也会请他做些跑腿的事情。
“石头,帮我看一下家,不要让人进去。”
“燕大哥你放心,绝对没问题。”
燕归抛过去一小块银子,李石头也不多客气,伸手接住,笑了笑。
李石头心里觉得奇怪,他常年在葫芦巷子里外,帮燕归喂马,对方给钱大方,他平时也顺便帮燕归看看家,对方给钱的时候也会多给一些,他便一直这么做下去了。
今天燕归会主动让他帮着看家。
真奇怪。
李石头一边劈竹篾,一边看隔壁的门。
有个小孩儿过来,蹲在李石头旁边,眼巴巴看着隔壁的大门,说道:“石头哥哥,你家隔壁的凶人适才拿了个好漂亮的风筝回来。”
李石头和那小孩儿说:“早说燕大哥不是什么凶人,你们几个一边玩你的陀螺去。”
“风筝?没有。”
李石头刚刚是没看见,他是真不相信隔壁有什么漂亮风筝,燕归和这种花花绿绿可可爱爱充满童真的东西根本不能联系在一起。
他和这帮小孩子认识久了,知道这帮孩子平日里看着乖巧可爱,其实最会捉弄人。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天都黑下来了,李石头已经编好了竹篓。
他才看见燕归回来,“诶,燕大哥你回来了!”
却见燕归自黑暗中朝他招招手,李石头过去,说道:“燕大哥,你家没有人来,就几个小孩儿转来转去的,非说你家有个漂亮风筝。”
他见燕归递过去一个东西,对他说:“以后不用帮我喂马了。”
说完这句话,燕归就回去了。
李石头拿着手里沉甸甸的东西,估摸着是一块银子,他摸了摸脑袋,赶忙回家里。
点了油灯一看,却原来是块金灿灿的小金子。
他咬了一口。
着眼一看,上面出现一个清晰得牙印。
他娘喊他,“怎么点了灯?”
他说:“这就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