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离开的时候,桌上的两杯茶都已凉透了,燕归拿了取过枕头垫在檀华脑后,又拿过被子展开盖在她身上。
天光渐渐昏暗,檀华越睡越沉。
今夜梦境空茫茫一片,格外安宁。
睁开眼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日暮时分了。
室内只点燃一盏小小的琉璃灯,侍女知道她睡着了,这盏灯距离床榻很远。
有人在阴影里站在琉璃盏旁边,就着灯盏里头的火焰点燃火折子,然后走过来,将檀华身边的灯火一一点亮。
提着灯走到檀华面前小桌旁的十七问道:“公主可想知道关于燕归燕首领的事情?”
十七将手里的一盏八宝琉璃盏放在檀华身边的桌面上,他另一只手提起桌上的陶瓷水壶,倒了一杯温开水奉给檀华。
檀华双手撑着自小榻上坐起来,接过水,看向面前的十七。
“十七认识燕归?”
他说:“谈不上认识,在下到公主身边时,燕首领尚未入宫,在其入宫后也不曾有过来往,之所以知道对方的情况,也是些巧合。”
檀华点点头,算是知道了,她说:“燕归的事情,不必和我讲。”
对于别人的隐私,檀华没什么好奇的,也没有那么关心。
若是应该知道的,早晚都会知道。
不该知道的,便是一直不知道也没什么可惜的。
十七不再言语,不见檀华的吩咐,便默默退下。
知道此夜大约一时半会儿是睡不着了。
檀华到书房里取了本书回来,也许是受了风,她有些冷,将桌上的水杯移到角落,披了件衣裳,坐下看书。
次日一早。
檀华昨天夜里在室内看了许久的书,早上起来得早,正在殿前的水泽旁喂食水鸟。
彩诗从远处过来,急匆匆的,行了个礼,说道:“公主,陛下身边的梁大总管来了。”
捻起怀中小坛子里的一些鸟食洒下去,但见水池里鸟儿低下头在河面上捡食,中有水面激越之声。
檀华问:“梁公公为何而来?”
“陛下知道公主病了,赏赐了许多药材和补品来,梁公公问您今日咳嗽可有好些了,说是若是您好些了,他想来求见公主尊驾,彩萍姐姐让梁公公暂且在花厅等候。”
檀华将小坛子里剩下的一点鸟食都洒下去,说道:“走吧。”
其实梁闻喜是来代替萧翀乾看檀华的病情怎么样,昨日他听说女儿不舒服又辗转反侧许久。
檀华在花厅里见到了梁闻喜。
梁闻喜一见她就笑,给檀华见礼,说道:“奴婢见过公主。”
“梁公公免礼。”
檀华对梁公公眼熟得多,自她小时候梁闻喜就跟在萧翀乾身边,头脑伶俐,做事八面玲珑,但凡有事情交给他做,梁闻喜总有本事做好,在萧翀乾那样严厉的人面前,也不见犯过什么大错,也是难得的很。
这些年萧翀乾变了许多,梁闻喜变化却不大,笑起来还是从前的样子。
温和又恭敬。
不过近几年,萧翀乾和檀华父女二人见面的时候少了,梁闻喜出现在檀华面前的时候也少了,只是他许多时候会代替萧翀乾到芙蓉殿来,还是眼熟许多。
梁闻喜笑着说:“万岁听说公主您近日有些咳嗽,让奴婢送了些补品和药材来,说您若是不爱吃药不妨吃吃药膳,也是极好的。”
“礼单在此,还请公主殿下查看。”
彩诗从梁闻喜手上接过礼单送给主位上的檀华,檀华接过并未立即查看,而是放在一旁,她说:“烦请梁公公回去转告我父皇,芙蓉殿内并不缺少什么药材,这些年,已经有许多了。”
梁闻喜看看檀华按在手边,并不查看的礼单,说道:“这次有一味西域来的药,说是治风寒和咳嗽很好,是去年冬天淮南王送来的贡品。万岁身子骨一向都好,这东西用不上就搁置了,这回听说公主身上不太舒服,陛下特意让老奴翻出来给公主送来。”
不爱吃苦药汤,这两天不舒服,檀华喝的是些食补的汤汤水水,还有些在王太医那里拿来的药丸,效果么,也是有的。
檀华翻开放在一旁的礼单,没注意到梁公公看见她的动作神情又紧张了些,她看见了礼单当头的一行字,药名是西域某个小国的字,写的歪歪扭扭,音译成一个拗口的一行字,看着就别扭。
看了两眼,旁边标注着是丸剂,便往下看去,旁边有几个是常见的滋补药材。
应该是食补熬汤用的。
她再往后看,眉毛却渐渐皱起,抬头看向下面站着的梁闻喜,问道:“这里的玄元丹是什么东西?”
一看就是丹药的名字。
檀华放下手中的礼单,表情不悦。
她向来是很少发脾气的,也不会打谁的板子,或是送谁去抽鞭子,甚至也不叫侍女打谁的嘴巴。
在宫里,宫女太监们都说永寿公主是一等一好伺候的人。
只是梁闻喜一见到永寿公主露出不悦的表情心里就有些七上八下,只有常在皇上身边的梁闻喜最熟悉永寿公主不悦时露出的表情,这样的表情和陛下的表情几乎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