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梁闻喜自柳舍人手中接过奏折,呈送到萧翀乾跟前。
萧翀乾接过奏折,才一翻开扫了两眼,眼尾稍稍下压,周身气势翻涌,忽然低沉。
梁闻喜看得心惊胆战。
萧翀乾将奏折重重掷在桌面上,桌上的东西都震了一下,盛放丹药的白瓷碟子,装有清水的杯子,还有黄铜制成的香炉。
全都战栗着发出声响,金属的震颤声音在室内回荡。
室内的宫女太监立刻伏跪在地,瑟瑟发抖,梁闻喜膝盖一软也差点跪下,送奏折的柳舍人早有准备,整个人只是稍稍僵硬,埋头看地。
萧翀乾一手按在桌案上,看着下方,问道:“赵元景呢?宣他过来。”
大理寺丞的名字就是赵元景。
皇上说道:“两位爱卿先退下吧。”
“微臣谨记。”
齐珣和柳舍人一起退出静室,柳舍人是个四十多岁的男子,长得清瘦,略高些,性情认真随和。
记得事情关乎永寿公主,齐珣放心不下,他和柳舍人一起走了几步。
说道:“这还是在下第一次见陛下动怒,实在骇人。”
柳舍人说:“陛下好几年没这样生气了。”他擦擦额头的虚汗,说道:“我这样子叫齐侍读见笑了。”
齐珣说:“不知舍人刚才送给陛下的奏折里面讲的是什么?为何陛下如此动怒?而且大理寺的案子,怎么会涉及永寿公主?”
柳舍人想了想,摇摇头,“此事有关皇家子嗣,不宜多言。”
齐珣的直觉催促着他去了解这件事。
平时齐珣在问仙殿里很少说话,今天柳舍人才知道,这位在印象里面有些乖张出格的齐家幺子,和人聊起天来,让人如沐春风。
柳舍人和齐珣来到偏殿,这里是常在问仙殿陪伴圣驾的几位官员处理公务的地方,主要就是舍人为皇上分理奏折,偶尔侍读齐珣也会在这里待一会儿。
毕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
现在原本一起分理奏折的两位舍人不在,反正奏折也分好了,在不在也不要紧。
柳舍人和齐珣说着话,绷紧的精神松了,他不自觉说道一些不该说的话。
只见他压低声音说:“前些日子,淮南王府寿宴那天,有大盗入宅,偷了许多王府和客人的东西,这件事齐侍读也应该知道。永寿公主那些也丢了些东西,这本也没什么,大理寺的人追查到了眉目,却机缘巧合发现公主丢失的东西之中有两样是男子所赠。”
柳舍人不注意的时候,齐珣眼神一变。
他说:“我些事,先告辞,改日给舍人赔礼。”
柳舍人回过神来,发现齐珣身影已经不见了,心里一惊,怎么就把话都说出去了,齐珣走得快,他都没来得及叮嘱对方不要泄露出去。
罢了罢了,明日再说吧。
更何况奏折也不是只经过了他一人之手。
晚一点早一点也没什么。
齐珣折返回去。
两个小太监缩着脖子在门口守着,人在外头隔着一段距离,能听见里面说话的调子,时高时低,有些紧绷,不像是和谐的样子。
听说大理寺丞赵元景是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能力强,做事上大约称得上是铁面无私。
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
这回永寿公主的事情,若是旁人,未必会上这道折子。
小太监到齐珣跟前,低声说:“齐侍读,您也知道,赵大人在里面呢,可能还得等一会儿。”
“无碍,我在这里站一会儿。”
“对了,燕侍卫呢?”
小太监说:“方才骁龙卫换班,燕首领正在外头巡视。”
齐珣在脑海里稍微过一过有关燕归的一些事情。
出于某种心情,他时常观察燕归。
希望能够找出一些缺点。
又或者只是观察他有什么特点和优点。
室内愈发安静,又过了一会儿,赵元景从里面出来,他面皮紧绷,看起来聊得不是很愉快。
看见齐珣,瞪了他一眼。
太监进去传话,片刻后,齐珣进入室内。
皇上面前的桌案上的水杯换了一只,香炉和仙药都不见了,齐珣眼角余光里发现桌案的一角有一小片碎瓷片,干净反光。
齐珣进门先行礼,“微臣见过皇上。”
萧翀乾说:“免礼,有事情直接讲吧。”
齐珣大礼下跪,说道:“微臣要向皇上请罪。”
萧翀乾看着下方的齐珣,双眼如深渊,却不见翻涌,风云蛰伏,在刚才赵元景离开之后已经平静很多了,有些东西翻涌出来,一闪而逝,让人心中生出压迫感来。
齐珣说道:“微臣曾给永寿公主送过一些小东西,今时今日,恐怕给公主殿下带来了麻烦。”
萧翀乾看着桌上打开的盒子,里面放着一支黄金风簪,凤眼镶嵌一枚红宝石。
这是赵元景带来的,他今日特意带来这样东西,以备垂询。
萧翀乾指节敲了敲桌上,说道:“此物是你送给公主的?”
梁闻喜拿起桌上的盒子,盛到齐珣近前,黄金凤钗,金光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