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若是拜托给寺庙里面的和尚,虽然能够用金钱驱使,恐怕是封不住嘴巴。
吴方和是个本分的管家,不该做的事情从来不做,不该有的好奇心也没有,他没有探问住在那个小院子里面的女眷是什么人,对方送来给齐璟的东西也是一眼没多看。
帮着跑腿假装二道贩子卖东西的人却说,那家女眷身边的侍女气度很不一样,看起来和一些大户人家的小姐也不相让。
那家女眷的身份一定不一般。
这是大郎君第一次和女子有往来,交给吴方和经手,他却没有办好这件事情,吴方和心里很不好受。
他们送去的东西都是照着正常价差不多买去的,只有一些不易分辨价值的东西作价便宜些,但也是按照普通的质量好一些的东西作价的。
齐璟挥手让吴方和退下,他看看盒子里的两枚红色木珠,很容易想起这两枚珠子挂在永寿公主发间的样子,红与黑相称很好看。
这次交给吴方和办的事情,他是个细心又可靠的人,这些年里,家中的一些大事多是他去办的,少有失利。
但永寿公主从来都是一个聪明的女子,齐璟这些天总是想着永寿公主,也能回忆起一些对方小时候和皇上在一起的场景。
那个时候,皇上偶尔会拿着奏折上的事情和永寿公主闲聊,当时永寿公主才六七岁。。
没有大多数哪个年纪的孩童喜欢说话和表达的样子,她总是很安静,要好久才可能说上一句话。
那一句话,向来有的放矢、言之有物,有一些话,大人也是说不出来的。着也许是因为公主当时年纪还小,那几句话和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更可能是因为有些人天生就是聪明敏锐。
放下手里装着两颗红珠子的盒子。
和聪明又高贵的人打交道并不是简单的事情。
知道如此,他却没办法停止,这是心脏里发出来的声音,一个还活着的人不能阻止自己的心脏跳动,也不能阻止随着心脏跳动而升起的想法。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摧枯拉朽一般地响起,像是一阵狂风,吹走了一切。
除了土地。
齐璟还是要去见永寿公主。
-
齐璟来求见檀华。
“齐大人说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告诉公主,一定要当面见到公主才可以说。”
“让他进来吧。”
齐璟进来,檀华使了个眼色,彩萍几人先后退出。
“齐大人有何事与我说?”
“臣有一个秘密,要告诉公主。”
檀华抬起眼睛看过去,杏眼微动,目光扫在齐璟面容上。
“哦?”檀华笑了笑。
-
男人穿的大氅挂在衣架上,一身蓝色菖蒲纹衣裳的齐璟坐在檀华身边,他半是捧着书给檀华讲解经籍之中句意幽微的地方。
纠正了一处注解,他评价说:“这本书李师的注本是最好的,但因为成书时间早,有不少疏漏之处。”
“至于其他的注本,虽然有些查漏补缺,却比不上李师注解精深。”
好的注本对于一本典籍来说,几乎是一种知识上的再创造。
她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寺庙是个清冷的地方。
冬天是寒冷的天气。
檀华渐渐习惯了这里的天气,也习惯了齐璟偶尔过来,他会带着一些秘密过来,有时候会多留一会儿。
她此行只带了老师布置的书单上的书,这些书读起来的时候不觉得如何难读,但当有个人在身边细细解释的时候,才会发现一些词义会这样深刻,还有这些书的来处和去处。
眼睫安静地下垂,似是一把扇子影,一双杏目里面的眸色,如同秋季的湖泊。
看上去清澈见底。
不是齐珣对他说过什么,他什么都没说,但作为一家人,还是事实上的家主。
家里人知道的事情,齐璟几乎都能知道,大家不知道的事情他也知道一些。
他曾以为自己比弟弟更了解永寿公主,但在那个时候齐璟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喜欢永寿公主。
甚至是觉得自己应该是讨厌这样的女子的,永寿公主和燕归的关系,不单单只有齐珣知道,沿着齐珣对这件事情的关注,齐璟也知道了他们的这种关系。
但是他却不知道永寿公主是怎样想的。
这种认知上的晦涩感,比从前读书处理政务的时候感觉要更加深刻清晰一些,盘踞在他的心头,深深浅浅的。
檀华侧过头。
她有一双话说话的眼睛,但是齐璟很多时候读不懂这双眼睛里面在说什么,只觉得里面像是在吸引着他。
第117章
檀华每天都要出门散步一会儿。
今天带着梅香出门, 她们其实是住在一座山林中的院落,有许多的树木。
两个人一起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附近山上种着松柏树, 弯曲的枝杈,互相掩映, 地面覆盖着一层雪, 依稀可见一些行人走过的脚印。
雪地很滑, 两个人走得慢。
梅香说:“前两天吃的清炖菘菜公主还记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