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往下面看,还是一些男子的信息,不过没有裴嘉铭的细节,这些人萧恒应该是没有刻意接见过,但也都是认识的。
  十几个亲王、侯爵,大臣家里的子弟。
  最后还有一张字条,说是不用担心驸马的官爵,他都会安排好的。
  若是无意裴嘉铭,还可以见见下一个。
  适龄的,家世环境、本人的才学、德行、外貌……都优秀的未婚男子其实没有那么多,萧恒甚至在年龄上往下选了选,这张纸上到二十一岁,下至十四岁的都有……
  这样选了十几个人来。
  檀华看到个十四岁的心里觉得搞笑,这个年龄小学都没有毕业吧?
  但是萧恒在里面用小字表示,公主从订婚到结婚一系列流程全礼走完,大约要一年半载,到时候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已经十五岁半了。
  按照此时的风俗习惯和法律规定,十五岁半也可以成婚了。
  大昭朝,关于男女适婚年龄的规定就是男十五、女十六。
  话虽如此,但只要把“十四岁”和“相亲”两个字放在一起,只会让人觉得是过家家。
  檀华默默笑了一会儿。
  再这样下去,没办法好好敌视和警惕萧恒的相亲安排了。
  她揉了揉自己的笑脸,放下手里的折子。
  看得出来,萧恒还是最倾向于裴嘉铭,裴嘉铭世袭亲王爵位,他母亲是已经故去的永静公主,这位公主是先皇的嫡女,裴家原本是和杨家一样的将军之家,爵位是从先辈那里世袭来的,而裴嘉铭外表算是优秀,本人也比较洁身自好,这些年在吏部做个小官,踏踏实实的,其实他的能力可以胜任更高的职位。
  但这些年朝廷发展科举,打压勋贵,这些皇亲国戚贵而无权。
  再往下也没有看下去的意思了。
  萧恒没过来,只是送了个裴嘉铭来,无缘无故的,她不至于伸手打一个笑脸人。
  裴嘉铭过来,一定有萧恒的安排,他当然是不能拒绝太子这样的顶头领导,不管怎么都是要来的。
  现在又弄了这一堆折子来,还留下这张纸。
  看起来好像给了自己很多选择一样。
  其实是一种温水煮青蛙的圈套。
  不能说萧恒是有意识的,有很多东西它自己就是没有意识的,有人挖了个坑,也许他是要用土呢,不是为了挖坑,可坑在那里,人直直往前走就会掉下去。
  萧恒没有过来,一来是知道这些东西这些话题可能会让檀华不高兴,他让檀华生气,见不到他她的心情总会好一些,二来一个人的时候人能够更好的思考,尽量摆脱情绪好好想一想。
  檀华想道,她今天对裴嘉铭毫无兴趣应该表现得很明显了,这个人假如识趣一点,就不会再来打扰她了。
  第126章
  说是相看, 其实也只是见了一次面,更不必说相处。
  官员通常在自己的衙门里做事,轻易不得擅离职守, 而办差的人各有各的衙门,同在衙门里, 也许能各个衙门相互串个门, 但不存在说官员从衙门里跑到后宫来。
  而若是叫公主来召见外臣入宫, 这又有些难看了。
  夜深人静, 东宫书房里头,萧恒心里思索着这件事, 颇为头疼。
  安永年在一旁,看他既不看折子,也不看书, 微微皱着眉, 一看就是发愁。
  是为什么发愁他也能猜到了。
  这一阵子太子殿下每次为永寿公主择驸马, 时不时就是这样的表情。
  安永年沉默着,装作自己不存在,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问太子今天晚上要不要用膳。
  白姑姑提着食盒过来,安永年过去帮着支起桌子,白姑姑从里面捡了东西放到一旁的小桌上, 说道:“殿下晚上还没吃东西,奴婢让人做了些好克化的饭菜, 您用一些吧?”
  晚间肠胃里没有东西,也不舒服。
  萧恒坐到桌子边上,他拿起筷子, 问道:“寻常人家未婚男女是怎样见面熟悉的呢?”
  白姑姑站在一旁,笑着说:“多半是长辈亲戚在其中穿针引线, 尤其是一些世交、表兄妹这之类的关系,大大方方邀请到家里来做做客、住一段时间也是有的。”
  不过这些都不成了,皇后和柔贵妃故去多年,而勉强能主持这些事情的淑妃娘娘,今年春天得的病,夏日好了些,到了今年冬天却重了几分,一整个白天里,大半天是卧床修养。
  而父皇萧翀乾,在妹妹的婚事上,大约也是不能指望多少。
  萧恒和安永年说:“这两天你让人看着永寿在做什么,又是否要出宫?”
  说了这么多,想了这么多,饭菜入口都温了,下去夹了一筷子白玉豆腐,倒也能吃。
  白姑姑想说什么,也没说出来。
  檀华的学业还在冬假里,二十四本书读了一半,剩下的书有薄有厚,加起来和前十二本相差不是很多,读完全部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是可以预计的。
  是以并不需要着急。
  她停下几天,从早到晚,把几本想要写的书都写完。
  旁边多摆放了一张桌子,这些天十七一直帮她做抄写和校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