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檀华正好夹了一筷子鱼,抬头看上首,发觉萧翀乾不知何时不在了,玉宁看她视线转个来回,说道:“父皇已走了半刻钟,那会儿有个青衣道童来找的,往年也坐不多时。”
她固然有些失落,更多的是放松。
檀华点点头,心知既然是道士来请,总归是没什么好事的,她将筷头的鱼肉放入口中,多少有些食不知味。
究竟是冷是热,是腥是香,也未尝得出来,才咽下去,却觉得嗓子里有个软针抵在那里,她忙喝了两杯茶,喉咙是干净了,仍觉得有什么抵在那里。
檀华撂下筷子,略做了片刻,和玉宁告辞,还是出门离开了,想来今晚,萧翀乾都不会再来了。
走出定坤宫去,檀华往前走了一会儿,回头看一眼挂着红灯笼的定坤宫,见到是淑妃披着一件厚重的披风从里头出来,侍女一旁一手提着灯笼,另一手搀扶,淑妃帕子掩着唇,似是在咳嗽。
原来淑妃还是没好么?
竟是拖着病体来参加这次宴会的,想来还是为了皇上,檀华小的时候正是人小鬼大,她在萧翀乾身边,在后宫里看了不少事,知道淑妃喜欢萧翀乾,是女人对男人的喜欢。
现在这副样子看着多少有些狼狈。
檀华转过身去,只当没看到,她往前走,故意走了一个岔路,想要绕个弯子,不被人看到,也不看人。
只是走着走着,她一个人孤身孤影往前走,没拿灯笼,看不清路,只是循着有亮光的地方走。
不知不觉经过御花园里,前段时间放在花园里的冰雕已经不见了,却有一支琉璃灯笼挂在御花园石柱狮子头上面,檀华觉得奇特,琉璃贵重,这里怎么会有琉璃灯笼?她伸手碰了一下,才发现这灯笼是冰做成的,四四方方的一个,黑夜里光亮朦朦的,若是白天应该能看出来灯底座的冰是白色的。
四周没有人,檀华提起灯笼,自上方吹熄了灯笼里的火烛,还将它挂在原位。
她再挂上灯笼,嗓子里藏着鱼刺,觉得痒痛难忍,激起来一些呕意。
连走几步,到背光地方,背着路,低头用帕子遮住嘴巴干呕。
喉咙里面酸涩不堪,骨鲠在喉,想呕也呕不出来,檀华都给逼出了眼泪。
不一会儿,忽地眼前白雪地一片亮光,雪里面发着光,歪头一看,那盏冰灯被人提在手里。
站着的人一身明黄。
檀华一双眼睛也是酸涩,泪眼朦朦看过去,发觉眼前人是萧恒。
方才那盏冰灯叫他点燃了提在手里。
他微微皱着眉头,握住檀华空着的左手把脉,檀华将将克服住呕吐欲,去抽他手里的手,被他牢牢扣住。
冰灯被萧恒递给身后的太监。
她腕骨细瘦,捏在手里像是捏着细细一根玉条,萧恒不敢用力,两个人一个抓一个挣,檀华挣了几下,萧恒就松了手。
檀华从地上捞了一捧雪对着萧恒当胸砸了过去,雪块砸到萧恒身上,雪的碎屑乱飞。
从他衣袍落在地上。
萧恒挥挥手,让太监远着些,他自己绕过碎雪走到檀华身边。
被冰雪砸过,他略微冷静了些,看看檀华,见她站在一旁一双眼看着雪地,也不看自己,朝她说:“妹妹,既然身体不适,为何不肯诊脉?”
第132章
暗夜里, 冷风过处,掀起雪粒,如裹刀锋, 刮擦着人脸过去,吹得人斗篷鼓荡飘飞, 环佩叮铃作响。
檀华说:“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晓, 也日常请着平安脉, 身体还如往昔。”
她想了想, 看了眼暗中看着她,虽是有心哄她, 却难掩忧愁的萧恒,说道:“哥哥担心什么我亦是知晓,却是虚惊, 还请宽心。”
萧恒初见檀华作呕似女子害喜之态, 立刻担心她是有了身孕, 只想立刻擒住她,辨别分明,两人争执之间又怕伤了她,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他自己是个男子, 自知下手没轻没重的,唯恐伤了她, 只好低声下气地求她。
现在听檀华说不是他想的那样,又有些恨她懂得自己此番为何,不深想其中事情, 更有些担忧,怕她专心敷衍自己。
说道:“既然没有病, 缘何呕吐呢?还是请一位太医来看看吧。”
檀华说:“我没有得病,也没有别的,是嗓子里卡了鱼刺,是以干呕。”瞥了萧恒一眼,夜幕里看不真切他的表情,檀华说:“事情如此,哥哥爱信不信。”
说完这句话,檀华循着微光走着。
萧恒默默跟在她身后。
安永年提着灯笼远远跟着,走了一段距离,他才抬起袖子擦擦额头。
方才还是拉拉扯扯,像是起了争执的两个人,这会儿看着才和平常差不多了。
宴会尚未结束,两个人只是暂时离席,到了偏殿,萧恒身边只带着一个安永年,二人去偏殿,门前自有太监宫女守卫,因为是除夕夜,到处张灯结彩的,殿门口和殿内也都点着灯。
萧恒和檀华进了偏殿,霎时觉得温暖,檀华解开身上的披风,侍女接过帮着挂了起来,却是不方便换鞋子,也就罢了。
萧恒也是如此。
兄妹二人在榻上坐下,侍女送来热茶一人倒上一杯,萧恒问那侍女道:“可有饴糖,要软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