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动作快写,这两日州府不太平,恐怕迟则生变。”
“是,小人尽快。”
就在这时,外面脚步声由远及近,室内二人收声。
片刻后有人敲门问道:“二位贵客,饭菜好了。”
各种酒菜摆满一桌,其中有两条大鱼盛在白色大盘子里,小二说道:“这两盘是客人带来的鱼,我等特意请了大厨烹饪,这位大厨的师父是从宫里御膳房退下来的老人呢,做鱼是一绝,客人请慢用。”
“坐下一同用膳吧。”
温南风一同坐下,筷子不怎么动,两个人喝了一杯酒,只看对方拿起筷子,在红烧鱼的鱼脸上夹了一筷子肉,第二筷子夹在清蒸鱼的腹部。
二公子说:“你父亲和我吃过几次饭,也常常给我带鱼,是你父亲说给我带鱼的么?”
温南风看对方举着一杯酒,撑着下巴望向室内的屏风,有些怅然追忆的样子,隐隐可见几分愁绪。
温南风说:“劳您挂念,小人和家父心里感念公子恩情,知晓公子喜欢吃鱼,所以总是带一些过来。”
他父亲还交代说,在这位公子面前谨慎归谨慎,不要耍小心眼,坦诚一些最好。
一不小心,被对方以为窥视喜好和身份就不好了。
温南风心里有些紧张。
二公子并没有对此做出什么反应,他表现的也不像是多爱吃鱼,两样鱼只吃了几口,剩下的是菜品略吃了一些。
他说:“你们都错了,其实我不怎么喜欢吃鱼,不过陪着爱吃鱼的人吃鱼实在是一种趣事。”
这些年他父亲一直以为这位公子喜欢吃鱼,原来不是吗?
温南风听对方说这句话,其实有些奇怪。
为什么偏偏是鱼肉,而非牛肉、羊肉、驴肉呢?
“我记得你是从郝洲那边过来的?”
“是,小人从郝洲贩了药材过来。”
若是从洛京往这边来,也是要经过郝洲的。
“路上可有遇见什么趣事?看见什么有意思的人?”
这位公子既然问起,温南风便挑拣着说一些有趣的事情,他走南闯北,其实嘴皮子也不赖,话能说很多。
但是说着说着不由得想起了那位施姑娘,遇见施姑娘的时候,他们才击退一伙贼匪,施姑娘主仆二人赶着一辆马车在路上,当时施姑娘大病初愈,身形单薄,她帮叔父看过伤口,赠了药,然后她回到车子里,一整天都不怎么下车,那时候他以为施姑娘有些怕羞。
后来才知道,施姑娘不是怕羞,只是单纯有些冷漠。
不知为什么,温南风觉得这场旅途中平平无奇的,行商和旅客的相遇,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并且,他一点也不想将这段经历讲给别人听。
这是一种隐秘的想法。
温南风是比照着父母的优点长的,长相算得上英俊,气质亦是文质彬彬,举止投足赏心悦目,别人常常说他不像是商贾之家的子弟,而是像一个读书人。
如意园的饭菜当真精致可口,刚才这里的人说厨师是宫里做过御膳的想来不是夸耀,温南风久经应酬,知情识趣,却也不见这位二公子多吃几口,他喝了三杯酒,自喝酒起便不说话,看得出来心思不在此处。
大人物的心思总是很多的。
却说另一边,这会儿快到中午了,因为苦夏,檀华没什么胃口。
出门在外,她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大人了,也不会因为胃口不佳而不吃饭。
中午不吃饭,过一会儿就要没力气了。
檀华带着阿曲走在路上,檀华说:“刚才听人说有一家店鱼汤很好吃,只是夏天喝热汤太热了。”
正好看见前面有一家糕点铺子,她身体不好,从来不贪凉,冰饮是很少吃的,点心正好,她说:“十七,我们去买一些绿豆糕吧。”
……正好清热解暑。
半句话出口,立刻反应过来自己叫错了人。
阿曲应道:“好。”
他表情平淡,对檀华叫错人这件事没什么意外,两个人一起去糕点铺子称了两斤绿豆糕。
檀华问阿曲:“你有什么想吃的,自己挑两样。”
墙上有点心挂牌,店小二嘎巴脆地介绍篮子里各种点心的名字,样式很多,不过最后他手里又多了两斤绿豆糕。
这人实在对糕点爱好有限,或者说什么糕点都爱吃,更喜欢吃肉。
也是人之常情。
往回走的时候,檀华发现路两边许多店铺在挂彩绸,有些人家还将花盆搬到门口来。
一些人在路边说话也是喜气洋洋。
“百花节就要到了!”
“仙女娘娘要来来!”
“今年谁家姑娘是仙女娘娘?”
“好像是赵家女儿吧。”
“听说府君病了。”
“咱们百花节不是府君主持的,我听说府君讲今年百花节要大半,还请了一支杂耍班子呢!”
檀华在路上听见了一些话语。
大约明白了一些百花节的事情,她走回客栈,正好店小二踩着梯子往牌子旁边挂彩绸,在梯子旁边帮忙递东西的见着檀华主仆过来,笑着说道:“姑娘,百花节要到了,您可一定要再住一些日子好好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