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不一会儿, 国师骑马而来,他穿着一件白色衣衫,头戴银冠,他脱去道袍不仔细看看不出是个道士,只是一看他的眼睛, 青梅挂起帘子,让出人来, 跪到车厢一侧,国师的目光在檀华面上略作徘徊,从袖中摸出一瓶丹药, 说道:“这药每天给她服上一粒。”
  药瓶抛过去,青梅接住, 垂首答道:“弟子知晓了。”
  一路颠簸,秋季将过,檀华大半时间是在睡梦中度过的,她频繁梦到一些旧事,关于萧翀乾和柔贵妃,也关于宫里的兄弟姐妹,大家一起玩闹一起吵架,后来又发展到打架。
  有一次,她清醒的时间比较长,下车车散步,当时正在饭时。
  没有人限制自己的行动,只是走到哪里都有青梅跟着,若是两个人走远一点,同行车队种就会走出一队人,默不作声跟在二人身后,若是檀华再走远一些,青梅就会提醒:“小姐,请回吧。”
  这个侍女有一手好剑法,胆量也不错,檀华亲眼看到她面不改色挑起地上一条眼镜蛇抛开,当然,她也没有多惊吓就是了。
  无视身后的尾巴,檀华找到了国师,他站在火堆旁边,手里提着一只剥了皮的兔子,正在切割。
  火堆上吊着一只青色砂锅,里面有一锅白汤翻滚,香味扑鼻。
  看到人来,他没抬头,只道:“一会儿就好了。”
  切好的兔肉放入锅里,盖上盖子,旁边烧火的小童提起一壶水服侍他洗手。
  檀华过了好几天才知道,一路上自己吃的饭菜都是这位国师亲自烹饪的。
  不得不说,他的手艺怪好的。
  檀华说道:“从来不知,国师除了炼制丹药,也擅长庖厨之事。”
  国师擦过手,说道:“旅途之中,物材匮乏,也是勉强为之,您不嫌弃就好。这些时日,也是委屈您了,等过几天就好了。”
  檀华问道:“你为何劫我,若有所求,不妨直言。”
  她说这话的时候,青梅和方才烧火的弟子都一起退远了些。
  “你我同朝而居,同为父皇信爱,我虽不喜道家,也不曾与国师为敌,这些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皆是因国师得我父皇信重的缘故,便是国师有什么事情,大家都可以谈一谈,商量商量,国师何必兴师动众,将我掳掠,这件事若是让父皇知道必定对您失望。”
  国师背过手,轻笑道:“在下找到公主,亦是为了陛下解忧,我们现在正走在回归洛京的路上。”
  对方镇定自若,神情笃定。
  胡说八道,怎么有这么不要脸的人?
  檀华说:“国师欺我久居深宫,不识地理名物,三日前车马经过象山,随后向西而行,此地距离洛京已有三千里,再有一百余里就可到达沧澜城,澜沧城地处大昭和景国交界,出得此城,再越过澜沧江,即可到达景国,国师是要带我去景国吗?”
  大昭和景国相邻,唇亡齿寒辅车相依,大家相约不轻易交战,必要时联兵抵御戎狄,只是近几十年,随着两个国家实力提升,戎狄也老实了一些,两国已有多年不起战火。
  檀华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国师,重点在他的眉眼和身形,景国建国之初,是一位诸侯王带着当时周天子的敕封来到一片不毛之地,那里的住民有一部分是蓝眼睛的野人,后来有一部分野人成了景王的子民,与他带来的臣民相互通婚,直到现在景国还有一些人的眼睛里带着一点蓝色,而某些人的手会比正常人长一些。
  从前她怎么就没想过这位国师有可能是景国来的细作呢?
  腕线略微过腰,整个长度正好,眼睛的颜色是纯黑的,也是正常,不,也不太正常,正常人都是有点偏差,或是偏向琥珀色或是偏向棕色,但却没有杂色。
  不能从外形确定这个人是不是景国人。
  “不去景国,我们在澜沧城落脚,在下所求的,公主即有。我知晓您向来不喜烦扰陛下,这件事,我只和公主商议。”
  “你到底想要什么?”
  “公主很快就会知道了。”
  过了一会儿,汤好了,檀华就在旁边,国师问道:“公主可要回车里用饭?”
  檀华说:“不,在这里透透气正好。”
  随行的弟子布置了桌椅,檀华坐下来,地上的火堆熄灭,青梅捧着食盘,国师盛了一勺汤倒入盘子上的空碗里,之后又打开一旁的食盒取出两样饭菜放在食盘上,一起端来。
  一饭一汤,再加上两个菜,在旅途中已经算得上奢侈了。
  这些东西被国师一一亲手摆在檀华面前,最后,他双手奉上筷子,也是很照顾人的样子。
  檀华扫了一眼,接过那条筷子,筷子一转,竹木尖头径直朝着对方脖子刺过去。
  动作在中间被拦下,国师握住檀华的手腕,他掌心收拢,脆弱的手腕传来痛意,他把檀华的手微微移开自己。
  掌心不断施加力道,檀华最初握着筷子,倔强不松开。
  檀华不皱眉不喊疼,国师看着她。
  手腕上的力道越来越大,感觉越来越疼,檀华知道对方在等自己认输。
  随着对方施加力道,筷子脱手,手腕也是越来越疼,她仍是下意识皱皱眉,没有一点要服输的样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