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但在这位女主人面前,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敞开的盒子,什么念头什么话语,也不考虑应不应该,通通往外面飞去。
李狗儿攥了攥拳头,说道:“我想读书。”
话语脱口而出,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他眼睛瞪圆,心里想着若是女主人取笑自己,他是跑还是不跑?
这么想着,他的目光仍是落在檀华的衣袖上,十分恋恋不舍。
檀华已然收回了手,她轻笑着说:“读书呀,是好事,读书使人明理,也可以求取功名。”
李狗儿眼睛亮了亮,脸红了红,有些不好意思。
檀华下了床,李狗儿想要帮她递鞋,她轻轻摆了摆手,自己踩上写字,对李狗儿说:“跟我来。”
她在坐到书桌后面,让李狗儿在一旁坐下,铺开纸张,蘸墨写字。
“你拿一副纸笔,跟我学,这个字是一。”
檀华笔下划出一条起伏的横线。
李狗儿小心翼翼拿了纸笔,动作僵硬地握着笔画出一个一字,他心里想,他如今的身份也能读书习字吗?
书房里不缺笔墨书本,琴棋书画都有,是个陶冶身心好环境。
在这里,除了没有自由,几乎她要什么有什么,不论怎么耗费,笔墨总是不绝。
没人问檀华为什么要教导一个乞儿读书。
李狗儿是个好学生,也许是因为这一年的漂泊生活,他虽然平时举止有点孩子气,学习的时候不像大多数这个年纪的孩子那样好动,十分听话。
檀华用论语给李狗儿开蒙。
已经有几天时间,青梅等几个婢女看檀华教导李狗儿读书,不免对这个来路不明的乞儿客气了一些,也不再说那些打打杀杀的话了。
徐忘真有一天来陪檀华吃饭,说是陪人吃东西,他不动筷,面前放了一杯清茶也不喝,看着桌上的菜色,他说:“这道炙羊肉不错。”
那筷子菜朝着檀华的碗碟过来,檀华筷子微动,格住他的筷子,说道:“不劳烦道长。”
徐忘真收回筷子,将那块羊肉放到自己面前的碗里,看了看檀华,又看了看书房里写大字的李狗儿,自打这个小乞丐来了,永寿公主就不再直接称呼他国师,而是开始叫他道长。
他说:“这么大的孩子从没读过书,要从头教起,得花费不少力气。若是想要体会为人师的乐趣,不如找一些读书人家的孩子,最好上过两年私塾,耳濡目染,更会当人弟子。”
檀华对这些话不知可否,说:“听起来道长很有经验?”
徐忘真说:“我教过一些孩子”,他想了想,又失笑,“不过也有例外,有些孩子天生就会读书,而有的天生就是一块朽木,读书再多书也是无益。”
他说过这段话,拿起一直没喝的茶喝了一口,表情难辨,檀华却觉得这个人此时情绪有些低。
“这些人身上放太多心思也是无用。”
檀华笑了笑,说道:“你大弟子很聪明。”
“……那样聪明的孩子少有,你这个大约是不如。”
“他还小。”
过了一会儿,徐忘真起身,将要离开,出门前他说:“既然身体难受,怎么不吃药?您素来聪明,何必自讨苦吃?”
檀华说:“我怕死得更快。”
“不会的……”
等他身影消失,檀华来到书房,李狗儿举着大字给她看,上面写着“天下太平”四个大字,重复了一整页,檀华坐下,指点了几个字的运笔,她指尖沿着天字划过,说道:“上面的一横要略短一些。”
李狗儿点头记下。
她想起洛京,不知父兄现在如何,面对徐忘真的时候她很少生气,但想到远在洛京的父兄,思念之余,怒火随之而来,愤怒情绪一簇火苗一般燃起来,她心里同时又觉得好笑。
桌子上铺着一张白纸,檀华在上面写了一句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出自《论语》,你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他说:“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让别人去做。”
李狗儿身上有点市井的圆滑气息,有个饿出来的尖下巴,但一到学习的时候就会冒出几分憨气,看起来意外的朴实,的确没有徐微生身上那种一眼望去就能感受到的毓秀灵气,更不要说对方的出尘淡然。
这孩子的确不算太聪明。
——檀华这样想道。
这句话的涵义不止于此,但一个小孩子,能够分析出一个角度就可以算是读懂了这句话。
檀华点点头,算是做出了回应。
李狗儿看着她的表情,攥了攥自己的衣服,他跪在檀华身边说:“我不聪明,我爹从前就说我笨。”
看来李狗儿刚才听到徐忘真的话了,檀华心中想道,她说:“那个人的话,你不要放在心上,他胡说的,你很聪明,以后也会越来越聪明,读书也会越读越好。”
“小姐,我不知道怎样报答您才好。”
“怎么又说这样的话呢?”
从这一天开始,李狗儿读书之外就陪檀华聊天,他发现这位不知是主人还是客人的小姐是一个很孤独的人,她不和这里的奴婢说话,男主人来的时候,两个人偶尔说几句话,很多时候也是话不投机,气氛冷冰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