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几个宫女太监傻了眼,手忙脚乱上前把姜醉眠从地上扶起来,然后又搬了个软凳让她坐下。
姜醉眠回道:“民女与太子殿下也无……”
“还想再瞒着朕?真当朕什么都不知道吗?!”皇上语气急切,却朝着皇后使了个眼色。
皇后不明所以:“皇上,您先消消气。”
皇上指了下姜醉眠的肚子,像是更加焦急道:“朕如何能消气?平日里给太子指配婚约他总是推拒,还跟朕说心中已经有了人选,如果再给他硬塞人进东宫他就来一个杀一个,朕还以为他是找了个借口搪塞朕,毕竟像他那副德行想必也根本瞧不上什么正经姑娘,谁成想,朕的孙儿现下都有了,竟然险些叫他蒙混到底!”
姜醉眠闻言一口血险些从喉间喷出来,她捂着胸口,气息不稳的深深吸了几口气,心脏在胸腔里扑通扑通竭力跳着,像是想找个空就从嗓子眼里钻出来。
她瞪圆了双眸,方才身份被认出她都没有什么慌乱的神色,此刻却极为惴惴不安。
她浑身上下哪里写了她腹中孩儿是陆昭珩的了?
第72章
皇上似乎对于陆昭珩的所作所为不满已久:“朕要太子早日娶妾纳妃,是不想皇室继续如此凋零下去,他只管一味清肃朝堂,什么时候考虑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难道是想等到孩子生在宫外,才让朕知道朕的皇孙流落在外?”
自慎王谋逆,前太子被废,二皇子又向来是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只有陆昭珩能挑起大任,陆氏一脉并不兴旺,皇上急在心里,却对陆昭珩无可奈何。
他先前并不知道姜醉眠此人,陆昭珩也只道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且等到朝堂纷乱清除,便会立即完婚。
现下联想到姜醉眠也是从西北而来,京中的静街府苑在大火前也曾经住了个人,皇上几乎是顿时了然。
姜醉眠有些坐立难安,她今日来并不是想说这件事,但是看皇上和皇后的反应,他们对于她是姜廷州之女好像并没有很大意外,反倒是对她腹中孩儿更加感兴趣些。
胸口中揣的密信都还没来得及呈上去,姜醉眠道:“皇上,民女还有一事……”
皇上大手一挥:“朕明白你的意思,当年案件如今想来确实疑点颇多,朕会命人着手去办,你现在不必忧心旁的,安心养好身子才是要紧事。”
姜醉眠动作顿住,有些不敢置信似的。
就如此轻易?
她悄悄在肚子上抚摸了两下,心道好像有点对不起这个小娃娃了,还没出生竟然就被自己用作了筹码。
既然已经被用了,那她不如借此机会多提些。
“谢皇上隆恩,只是想要重审案件并不容易,当年涉案之人如今已成朝中重臣,冒然行事恐会引生事端。”
皇上看她的眼神中也多了些赞许之意:“你心思倒是灵泛,此事朕心中已有定论,你且宽心,等会叫太医院院判给你请个脉,以后就住在宫中,多些人伺候着也好。”
姜醉眠听了这话却想立即开口推拒,她并没有想住进宫里的意思,况且师父和彤儿阿樱还在家里等她,她在京中也是有个家的。
但皇上身边的大太监忽然面色慌张地跑进了寝宫来,打破了殿内方才的安静祥和。
大太监进殿之后就一头磕在了地上,皇上威严怒斥道:“何事如此慌张?”
大太监不敢抬头,趴着哆哆嗦嗦开了口:“皇上,皇后娘娘,大事不好了,大将军带兵冲杀进宫,见人就杀,已经朝着这边来了!”
殿内众人大惊失色,几个胆小的太监宫女霎时间面如白纸。
皇上面色凝重,沉沉呼出口浊气,身子一晃,竟然险些昏厥过去。
“他,他这是要谋逆!”
*
姜醉眠被几个宫人护着,仓皇间躲进了一个偏僻寝殿内。
外面很快传来厮杀哀嚎声,阵阵响在耳边,让姜醉眠恍然间生出些隔世之感。
当年国公府被抄斩时,她也是这样被藏进了一处角落,耳边只能听见刀剑刺穿血肉的声音,眼前是一片火红如海。
他们在偏殿内藏匿了许久,久到厮杀声已经渐渐消退了些。
姜醉眠想起身出去看看,外面现在究竟是何形势,可那几个宫人使劲拉住了她,不敢让她出去犯险。
“砰”地一声巨响忽然传来,静闭的殿门被人从外面直接卸开,一片尘土飞扬中,赵筠提着把带血的长刀慢慢踏进了殿内。
那几个宫人连忙将姜醉眠团团围住,可姜醉眠却将自己面前之人拨开,挺直了脊背站着。
赵筠在看清楚她的脸之后,波纹丛生的老脸上绽开个阴森的笑来:“没想到,你居然长这么大了,十年前那场火居然没能把你一起烧死。”
姜醉眠也扯着唇角笑了:“我命大,让您失望了。”
有个宫人悄悄绕到了赵筠身后,瞅准了时机,攥着把剪刀就猛地冲了上去,谁知道殿门外顿时涌进来几个士兵,长刀一掷,便直接刺穿了那个宫人的胸口,宫人应声到底,剪刀还紧紧握在手中,热乎乎的鲜血流了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