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白惜时言语一顿,轻轻摇了摇头,“你不认识。”
  “厂督不说,怎知我不认识?”
  其实解衍不是一个好奇之人,白惜时的那句“不认识”显然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但诡使神差的,解衍还是追问了一句。
  因为他发觉白惜时在说到那人的时候,冷淡的眸子里盛着光华,连摇头的幅度都变得轻软,不知是不是昏黄的烛火作祟,竟显得与平日里判若两人,很……温柔。
  解衍想知道答案。
  但是白惜时没有很快作答,亦没有拒绝。
  仿佛连说出那几个字都能将心脏填满,借着夜幕的遮掩,小心翼翼舒出那口隐藏在心中多年的缱绻。
  就在解衍以为她不会回答的时候,白惜时的声音伴着夜风飘了过来。
  ——“镇北将军,魏廷川。”
  第22章
  离京许久,次日,白惜时按时早起,在朝臣们上朝时的空档,去了趟司礼监。
  白惜时去的早,不过显然有人比他更早,待到进门,此时御马监王焕全、西厂袁庆均已到达,二人正同坐在一侧相谈甚欢。
  宫中有头有脸的太监当中,王焕全与袁庆私交甚密,因而也隐隐形成了秉笔梁年、东厂白惜时、西厂御马监三方相争的局面。
  其中梁年处事圆滑资历最深,白惜时与皇帝、掌印交情匪浅,而实力稍弱的西厂和御马监则选择抱团。
  本来三方的争斗还没有摆在台面上,但近来随着掌印身体每况愈下,以及白惜时的锋芒毕漏,其他两方也均有些坐不住了。
  此刻发现白惜时走近,二人目光均投了过去,西厂袁庆背靠椅凳,语含讥讽,“白公公怎的这就回来了?用不着你在前线身先士卒、指挥作战了?”
  “这场战事还没赢,白公公就这么迫不及待回来邀功,怕是不好吧?”
  白惜时此刻走至另一侧坦然坐下,闻言并不急于回应,端起手边的茶盏啜了一口,不紧不慢望向对面,一颔首,神色颇为无奈。
  “没办法,咱家是个急性子。”
  没想到这人混不吝,嘲讽的话竟悉数应承下来,一口气被他堵在胸口,袁庆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王焕全冷笑帮腔,“白公公,听一句劝,东厂插手过多,闹不好可容易引火烧身。”
  白惜时这回倒是挺好说话,搁下茶盏,“多谢王公公赐教。”
  继而话锋一转,“不过我这人睚眦必报,若是有人攻我以火,也要当心自身难保。”
  王焕全当然听出来他是暗讽刺杀之事,听完险些气跳起来,“呵,竖子猖狂!”
  几人明枪暗箭几个来回,片刻之后,秉笔梁年亦姗姗来迟,见到白惜时上首还留了一个位置,神色倨傲,一步步越过众人坐了上去。
  梁年人虽圆滑,但这些圆滑显然都用在了皇帝、宠妃和朝臣身上,对于掌印之外的内宦,他从来不放在眼里。
  西厂、御马监不喜欢白惜时,但显然也不喜欢梁年,四个相看生厌之人聚在一起,一时间谁都没再起话茬,只各自等着掌印前来。
  不知掌印有何要事,非要将人一大早都叫齐了过来。
  然而等了半柱香的时间仍未见人,王焕全最先坐不住,使唤看茶倒水的小太监。
  “咱们可都有要事在身,这都等了多少时辰,赶紧再进去通传一声,掌印若是没事咱家可就先走了。”
  小太监喏喏应是,然而再出来的时候,仍未见掌印,只端了四盘柑橘分别放置几位公公的茶盏旁。
  “掌印今日身体不适,还需几位公公稍待片刻,这是掌印前些时日得的圣上御赐柑橘,特让奴才拿予各位公公分食。”
  西厂袁庆:“咱们过来是办正事的,哪有功夫陪他老人家吃橘子!”
  梁年冷笑一声,王焕全亦布满焦躁,此刻谁都没心思去碰那橘子。四人中,唯有白惜时饶有兴致,侧身从那盘子里挑了个最大的,继而慢条斯理剥了起来。
  手指上不可避免沾染了些汁水,白惜时也不在意,将一片橘瓣撕开送入口中,“嗯,不错。”
  这一声感叹在不耐烦的几人中显得突兀,但眼下谁都没顾得上注意,因为更突兀的,是司礼监外头隐隐传来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什么声音?”王焕全浑身警惕,第一个站了起来。
  袁庆:“出去看看。”
  四人之中,已去其二,而梁年此刻虽未跟出,亦双眉紧皱,从椅凳之前站了起来。
  乌云蔽日,阴风阵阵。
  当司礼监的红漆木门被人从内推开,寒风卷袭着风沙率先闯了进来,叫人有些睁不开眼。
  看样子又有一场新的暴风雪要造访,待王焕全、袁庆眯眼看清,一群手持兵器的禁军已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严阵以待、煞气冲天。
  俞昂与元盛领头,一见门户洞开,二话不说,带兵持刃上前便将王焕全团团围住。
  王焕全大惊失色,“掌印这是什么意思?”
  继而反应过来,陡然回头瞪向此刻仍稳坐椅凳之人,“白惜时,你们故意将我骗过来,联合起来设计我?!”
  待到此刻才缓然起身,接过小太监递过来的手巾,白惜时细细擦掉手指沾上的汁水,“王公公在行差踏错第一步之时,便早该想到今日这般结局。”
  敛去松散之色,白惜举步跨出屋舍,立足阶前、睥睨而下,“御马监掌印太监王焕全,通敌叛国、欲危宗社,我等奉天子之命,特来捉拿叛党奸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