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白惜时立于天子身侧,望着魏廷川与刘晚禾。
虽然解衍已经提醒过她,甚至判断如若世子与刘姑娘的婚事不成反是一件好事,代表天子未下杀心,但看见世子躬身行礼的脊背,以及刘二姑娘眼角沁出的泪花,她亦未觉有丝毫庆幸放松,反倒心下叹然。
可能源于她如今也有了心意相通之人,便越发能够感同身受。
白惜时明白,皇帝的这桩指婚与其说是结亲,不如说是监视。
俞家是绝对听命于帝王的。
当机立断结束魏廷川与兵部尚书的联姻,撤其军备后盾,并安排俞四姑娘时刻监视魏廷川的动向,这是天子的阳谋。
意图谁都看得出来,但谁又敢于置喙?
不过皇帝似乎并未打算就此而止,待魏廷川与俞四姑娘回席,他又将目光投向了兵部尚书刘易。
“刘爱卿,这是你的女儿?”如同没看见刘晚禾已然隐忍红透的眼眶,天子透着虚弱的声音从高处传来。
刘易很快起身,“是。”
“可有婚配?”
“……没有。”
“我瞧着倒是不错,今日不若一并指婚便是。”
说完这句话天子看向的不是刘易,反是魏廷川。
男子目视前方,盯着面前的那樽清酒,半晌都没有移开视线。
顿了片刻,刘易低头谢恩,“能得圣上赐婚,是小女百世修来的福分。”
天子当是满意兵部尚书的答复,略一颔首,目光便向席下百官扫视而去。事实上许多年轻官员并不排斥与刘晚禾结亲,她才貌双全,家世显赫,是十分不错的联姻对象,因而甚至有几位臣子抬起视线,代表了自己的态度。
然而天子却掠过这些人,当白惜时惊觉他视线定格的方向,心下顿时一颤,再没功夫将注意力放在旁人身上,只因他此刻看向的不是别人——正是解衍。
解衍亦被天子纳入“自己人”的范畴,不想他竟欲让解衍与刘晚禾?
皇帝的目光自落在解衍的身上后便没有再移开,看样子已选定了人选,男子此刻亦预感到了天子之意,置于膝上的手掌瞬间捏成了拳。
不可!
眼见天子已有开口之势,他亦欲起身提前将想好的脱辞说出,然这个时候却有人已先他一步,在天子即将唤出男子名讳之际有了动作。
背对着众朝臣,掌印将一盏热茶突然递了过去。
睨着近在眼前的那方盏瓷,天子转而望向白惜时,这一望,是带着上位者的威压。白惜时在打断他的言语!
短暂的迟疑之后,白惜时原本低垂的头缓缓抬起,继而迎着天子不悦的目光,朝他望了过去。
天子是九五之尊、金口玉言,话一旦说出去便绝不可能再更改收回。这一点白惜时比任何人都清楚,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想要赌一赌,至少做到……尽力。
她亦想要为自己争取一回。
顶着压力依旧望向帝王,白惜时什么都没有说,她相信这么多年的情分天子能看得懂,主仆二人的视线在高台之上交汇,在旁人看来可能只是电光火石的一瞬,甚至都没察觉上头有什么异样,但在白惜时看来却如同一个世纪那么久。
除了解衍,察觉到短暂的停顿,滕烈、魏廷川亦朝高台上望了过去。
几个呼吸间,天子收回了视线。
接过茶盏,啜了一口,片刻之后,他又将那杯热茶还回白惜时的手中。
继而目光重新在人群中扫视了一圈,天子越过解衍,伸手一点那微抬头颅的男子,“我看便姚玉舟罢。”
第109章
天子在指完这两桩婚事后便离开了筵席,命他人代为主持。他的身子本就疲乏,今日是强撑着而来,因而在达到意图后便由小太监搀扶回了寝殿。
端静长公主亦带着小皇子准备离席,白惜时见状命扶疏牵过皇子,转而对公主道:“薛嫔应对这些文武百官有些怯场,公主可否暂且留下帮一帮她?”
公主有些诧异,又确认了一遍,“我?”
白惜时:“是。”
公主虽没有再接话,但眼睛已然告诉白惜时她的不自信。
“凡事都有第一次,公主亦要学会如何真正做好大魏的长公主。”
言毕,白惜时伸出小臂,将端静长公主重新送回了高台之上。
对于掌印的此番举动,文武百官诧异非常,需知司礼监掌印眼下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整个皇宫中也只对天子俯首称臣,今日为何会对这一位公主另眼相看?
大臣们不懂,而白惜时自有她的考量,她曾私下与天子提及过相关想法,天子沉吟许久没有作答,但亦没有当即否决,显然是听进去了白惜时的言语,并权衡思考。
因而在白惜时送端静公主回席之际,天子甚至回头看了两眼,继而才迈着沉重的步子,回了寝殿。
送回公主之后,白惜时加快步伐跟在天子身后,眼下她最关注的显然不应在公主身上,而是如何向皇帝解释方才之事。
寝殿之内,龙涎香混杂着药味充斥鼻尖,天子靠坐于于床头,在宫女的伺候下喝完两碗浓浓的汤汁,闭目休憩了片刻后才重新睁开眼,抬手挥退众人,天子看向寝塌边始终垂首而立之人。
“说罢。”他的声音透着乏,亦带着薄怒。
身为天子,绝不喜欢有任何人忤逆自己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