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在北宋当名医> 在北宋当名医 第170节

在北宋当名医 第170节

  许黟离得近,对他自言自语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却没打算插话。
  他转而看向这位妇人,对她轻声说道:“这病不难医,我为你开一药剂,你服用三日,若是鼻出血止住了,再喝五日就可以停药。”
  妇人和壮汉闻言,两人热泪盈眶的起身给许黟行礼。
  许黟连忙将他们扶住,不让他们行礼的说道:“我不过是举手之劳,两位不必如此。”
  见他们还是依旧擦着泪水,连连致谢,许黟又道,“要谢的话,还得谢吴大夫,他邀我来,诊金药钱都是他出。”
  吴关山从凝思中回过神来,赶紧说道:“还是得谢你,你今日本是要入住新居,好好在家里歇息的,倒是我的不是,把你给喊出来。”
  许黟幽然看他:“……”知道就好。
  申时之前,便是许黟乔迁请客吃饭的时辰,他们没在这对夫妇的家里多待。
  许黟取出纸笔,吴关山在旁研墨,他提笔写下芍药地黄汤。
  这汤方本只用四味药,芍药、地黄、丹皮、犀角屑,其中的犀角屑,许黟用水牛的角代替。
  如此的话,这药方的成本就会有所降低。
  许黟写完,把药方递过去给他们,之后,便又详细说了一些注意的事项,让妇人不要心有多虑,好好喝药。
  从茅草屋出来,许黟微微皱眉望向身后的小院,看着院子里晾晒着的数条浆洗的布条,沉默半晌。
  在旁边一直等着他的吴关山心里生出异样,问他:“怎么了?”
  “你不是说,她的丈夫是医馆里的帮厨吗?”许黟回过头,缓步的往前走,坐上牛车后,方才问道。
  吴关山没觉得哪里不妥:“是啊。”
  许黟看他:“那为何院子里有那么多浆洗的布条?”
  “原来你好奇的是这个。”吴关山恍然大悟,“他家贫寒,只靠着帮厨的月钱,日子过得苦,他娘子便顾着家里,每日也替医馆里浆洗药用的布条。”
  这活,本用不到妇人去洗,医馆里好几个学徒呢,哪个不能洗了?
  但是陈大夫再如何不管事,心里都有数呢,便把这些杂活之类的,分摊出去,让一些贫寒的人能多挣一点钱过日子。
  许黟微微一顿,侧目隔着药箱看了他一眼。
  ……
  “这是诊金,说好的要付给你的,这个是我准备的乔迁礼,不是贵重的东西,就两块墨锭。”
  回去路上,吴关山低声的说着话。
  许黟见着十文钱,又一个小盒子,说道:“多谢了。”
  吴关山摇摇头,见着许黟把东西都收下了,他笑说:“今儿是好日子,我还让你给病人看病,本就不吉利了,再不送点礼,说不过去。”
  不说还好,这么一说,许黟就有些忍不住了。
  “你都知道这样不吉利了,还找我?”
  吴关山笃定道:“因为病人需要大夫,而你会答应我的。”
  许黟:“……”这话,确实无法反驳。
  以前他家里人,要是遇到情况紧急的病人,别说是搬家这样的日子,就算是过年,都会立马回到医院。
  “既然送了礼,待会就跟我一起回去,这酒,你得喝一杯。”
  “必须去,这是你的乔迁酒,我怎么能不去。”
  两人闲聊着好一会儿,城门到了,车把式套着黄牛,驱赶着它进入到城里。
  吴关山满意地看着周围,目光留恋的看向两边街景。
  他们到家里时,阿旭和阿锦他们已经把申时宴席上的吃食备好,一盘盘的放在蒸笼里温着。
  等待片刻,陆陆续续的车辆停在许家门前。
  里面的人依次下车,分别是邢岳森、鑫盛沅和陶清皓他们,以及过来凑热闹的刑岳书和雪莲。
  后者是鑫盛沅的大丫鬟,本是没有资格来参加的。但她之前受过许黟的恩惠,亲自绣了一副山水画作为贺礼。
  鑫盛沅便觉得,许黟不是那等看人眼低的,就把雪莲给带上了。
  南街石井巷的街坊们,跟许黟熟稔的,也都来了,这会儿进来宅子,都是连连惊叹,夸赞着这房子有多好。
  他们大部分人囊中羞涩,送不出多好的贺礼,准备的都是自家种的蔬果,或是养的家鸡下的鸡子。
  许黟不分贵重,收下后,请他们入座。
  南街的街坊们独坐一桌,许黟就让余秋林替他多照顾一些,他还留阿旭下来,有何事都来寻他。
  交谈几句,许黟回到邢岳森他们这桌。
  陶清皓左顾右盼,叹息道:“早知你这来这么多人,我就让掌柜的派几个人来帮你了。”
  “心意领了,来帮忙就不必了。”许黟笑说。
  陶清皓呵的笑出来:“怎么,我的人你还嫌弃?”
  许黟啜了一口茶:“不至于。”
  陶清皓也就问问,没想真的跟他对峙,他从怀里掏出盒子,拍在桌上:“我想来想去,实在不知送什么,就打算俗气一些。”
  许黟挑眉,拿过盒子打开,发现里面躺着两张十两的交子。他眉心皱起,不敢收地把盒子塞回去:“太多了。”
  “不多啊。”陶清皓讶然,“我爹每个月给我的零花,就有十贯,这不过是我两个月的零花而已。”
  桌前的其他人闻言:“……”
  “你爹就不怕养出来一个纨绔子弟?”邢岳森揉了揉眉心,没忍住问道。
  陶清皓没好气道:“我以前那样子,还不够纨绔?”
  “……也是。”邢岳森无话可说了。
  这小插曲很快过去,宴席开始,阿旭和阿锦他们将备好的菜式端上来。
  时下人里,吃饭讲究,官员人家或是商贾人家,有的还会布置“看菜”,自然,这些讲究的规矩,今日里统统没有。
  别说是讲究的硬菜了,像什么烩羊羔、蒸三鲜等菜式,没有专学这些菜式的厨娘露手,阿旭一样都不会做。
  许黟知道阿旭的厨艺是有的,只不过上台面的菜式一样都不会而已,便让他按着家常菜的规格来置办就好。
  待菜式上齐,许黟亲自去端来自己酿煮的药酒。
  今儿上桌的药酒,有温补养生的功效,打开瓶子,瓶口处飘出香醇的药香,这酒味甘,度数不高,饮多两杯也无碍。
  许黟给两桌的来客倒酒,突然,门外有新的动静传来。
  他皱着眉放下酒瓶,疑惑地出去开门。
  不曾想,门外的人是韩县令的随从——韩韬。
  “韩贵介,你来访寒舍,是有何要事?”许黟心里咯噔想着,莫非又要让他去找什么许大夫吧。
  韩韬微微笑着,将手里提着的贺礼举起来:“小小心意,恭喜许大夫乔迁新居。”
  许黟愣住,不敢怠慢的接过贺礼:“韩贵介客气了,今日只备了家常便饭,韩贵介要是不嫌弃,可与在下小酌两杯。”
  “正有此意。”韩韬说完,笑容依旧的跟着许黟进屋。
  堂屋里吃饭的众人,已然放下手里的筷子,看到来的是一个陌生的人,都有些好奇的等着许黟介绍。
  许黟能如何,只能是硬着头皮的看向韩韬。
  这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为何会今日登门,许黟实在想不通。
  韩韬也没有瞒着身份,拱手道:“在下韩韬,不过是一介随从,在座的各位随意,我只是来讨两杯酒喝。”
  “韩贵介,请入座。”许黟可是知道他的身份的,不敢真的把他当成普通的随从对待。
  他也不客气,直接坐到许黟的旁边,鼻子嗅了嗅,端起酒杯闻着,惊讶道:“好酒,我在州府都没有闻过如此香的药酒。”
  ……
  这顿饭,许黟全程从容应对,保持着微笑的接待今日来的全部客人。
  他端着酒杯饮着酒,目光落在韩韬和他的友人身上。他的友人们都不知道这位韩韬的真正身份,与他十分融洽的攀谈着。
  这话题不知不觉间,就聊到韩韬要在盐亭县寻找一名姓许的大夫上面。
  鑫盛沅丝毫无戒备,兴奋道:“你要找姓许的大夫?那除了许黟,就没有其他人了呀。”
  “许黟的医术可厉害了,我想这县城里,除了他,就没有另外一个姓许的大夫能和许黟比。”陶清皓跟着夸奖的附和。
  韩韬听完,若有所思的把视线放到许黟身上。
  许黟苦笑道:“他们言重了,我才学医多久,怎么能跟其他的老大夫相比。”
  这时,邢岳森突然道:“黟哥儿虽学医天赋极高,但终究是学医时间不长,确实不能言之过早。”
  “欸?刑五你说的什么话?”面对他的反驳,鑫盛沅有些不高兴。
  邢岳森没理会他,只是目光深深的看向这位气度不同于其他随从的青年,鑫盛沅和陶清皓年纪尙小,看得还不够透切,可他觉得,这个叫韩韬的人,不像是只来喝两杯酒的。
  他和许黟之间,还隔着两个人,两人视线远远相投。
  邢岳森向许黟示意了一下。
  许黟摇摇头。
  ……
  酒席结束,许黟起身去送客人,等客人送得差不多时,邢岳森忽然低声开口:“黟哥儿,有麻烦告诉我。”
  “不算麻烦。”许黟摇头,他不清楚韩韬的来意,不想邢岳森参合。
  邢岳森眯起眼:“我家虽然是商贾,但也识得一些官员,要是真的有事,不必客气。”
  “自当如此。”许黟点头,没有跟他客套,要真的是他自己解决不了的事,确实得麻烦他这几个好友了。
  他道:“你们就要出门了,回去好生歇息,才能养足精神。”
  “嗯。”邢岳森应了一句,目光落到还在堂屋没出来的韩韬身上,车把式已经套好车子,他收回停留的视线,转身上车。
  第111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