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在北宋当名医> 在北宋当名医 第210节

在北宋当名医 第210节

  郭中攸摆摆手,不忍在看她这般模样。
  他问许黟:“可是要开桂枝汤?”
  许黟沉思片刻,摇了摇头:“桂枝汤不够。小儿病太久了,恐引痫证,得用竹沥汤。”
  “用竹沥汤倒是个好法子,这小儿听声肺有痰,竹沥汤还可祛痰,麻黄、白薇可开发肺气于上。”郭中攸稍微琢磨,便赞许道,“此方甚好。”
  许黟故作咳嗽一下,道:“怕是我们带来的药材有所欠缺。”
  “不急,你先开方子,再让这妇人去到许家取药便好。”郭中攸道。
  他们商量好,就告诉这位妇人,叫她等会拿着药方,去城里东街平承巷许家拿药。
  年轻妇人神色恍惚,直到药方塞到她手里,才回过神来。
  她连忙跪地感谢,再次被许黟拉了起来。
  等她抱着孩子离开了,有个老妪气呼呼地从人群里挤出来,跟着过去了。
  许黟余光瞥到半抹身影,不自觉地皱起眉头。
  接下来,又有好几个人挤着过来看病。
  有个是腿部有陈年旧伤,受伤好几年,每逢天冷就疼得睡不着,许黟给他开了一张活血化瘀的药方。
  另外一个老妇人是经断复来,她羞于此,一直没给大夫看病。
  今日要不是有大夫义诊,她都不会将这事说出来。
  许黟看她支支吾吾,就知道她怕村里人说闲话,便没有多说什么,只问了几个问题,脉诊出她虚大无力,又血中带有热者,并非血有余。有病症,就不能放任不管。
  许黟便给她开了八珍汤。
  这八珍汤有益气补血功效,老妇人断经复来,体内有虚损,加之她面色萎黄,四肢倦怠,这药方可以将她多余亏损的血气补回来。
  八珍汤里面有人参这味药,人参价贵,许黟给换成了党参,多用了一钱的药量。
  写完药方,许黟便叫这位老妇人先回去,等会可以喊一个人跟着他去取药。
  “多谢大夫。”老妇人红着眼,难掩感激地哽咽说话。
  送了她回去,许黟和郭中攸又见了几个病人。
  时间过得很快,不多时,便快要到晌午吃饭的时辰。
  围观着的村民们散去得差不多了,只稀稀拉拉地还有几个站着瞧热闹。
  这时,有个穿得破破烂烂,头发乱糟糟结成一缕缕,身上带有异味的村汉朝着他们过来。
  旁边站着看热闹的村民们见到他,都下意识地露出鄙夷的神色。
  那人像是看不到,跑来许黟面前,喊道:“大夫,我有病。”
  许黟看向他。
  他脸上脏兮兮的,像是许久没洗过澡,露在外面的双手都是黑色的,看不清原本的皮肤。
  许黟问道:“可知是何病?”
  “我难受,身上痒,肯定是病了。”村汉咕哝说着,喊着要许黟给他开药。
  身侧,一直盯着他的村长儿子,忍了忍还是开口说道:“许大夫,他是我们村里一个癞子,整日好吃懒做,从来不干活。”
  “呸,我什么时候没干活了!”村汉听到这话,龇牙嘞嘴地反驳回去。
  村长儿子气得指向他:“你什么时候干过活?我爹给你开工钱,要你来我家里种地,你都不来。”
  “我懒得跟你说话。”村汉不理他,直直盯着许黟看,“大夫,你来村里义诊,肯定会给我开药的。”
  许黟蹙起眉:“要看你有没有病。”
  他抬手示意他伸出手来。
  村汉低头看向那手,又看看自己的手,在脏得看不出颜色的衣服上擦了擦,才伸到许黟面前。
  许黟眉眼跳了跳,但还是给他脉诊了。
  过了一会儿,他眉头皱了起来。
  “如何了?”郭中攸问他。
  许黟看向郭大夫,一言难尽道:“他没病,只是有些荣养不及,血虚了些。”
  简单来说,就是平日里吃得差,身体有些营养不良,体质有些跟不上,但没病。
  村汉听到这话,立马大声喊道:“不可能,我身上有病的,大夫你得给我开药。”
  “你没病,我不能给你开药。”许黟拒绝了他。
  村汉顿时急了,就要拿脏兮兮的手去抓许黟,他往前扑过来时,许黟就从位置上站了起来,避开他的双手。
  “啪”的一下,村汉扑不到人,双手按到了桌上,桌面瞬间多出两个黑乎乎的手印。
  众人嘴角抽动,旁边看热闹的村民都指指点点着,离得远,许黟听不清都在讨论什么。
  村汉见许黟不为所动,又将主意打到郭中攸的身上。
  许黟没有给他继续掰扯下去的机会,当机立断地让村长儿子把他带走。
  村长儿子也被他这样的行径惹得一肚子火,觉得他们村的脸被这癞子给丢尽了,只觉得自己的脸火辣辣的疼,不用许黟说什么,就已经上前拉着他往外快步走。
  村汉的体格比村长儿子小,力道却不小,很快就挥舞着手臂从他手里挣脱出来。
  挣脱出来后,村汉还想去打村长儿子,这时,突然传来一阵狗吠,一条矫健的黄色身影飞扑过来,朝着村汉冲了过去。
  许黟眼睛眯起,喊道:“小黄,别咬人!”
  闻言,小黄停下扑咬的动作,但依旧朝着村汉龇牙,发出“呜呜呜”的驱逐声。
  村汉被吓住了,不敢继续撒泼打滚,灰溜溜地跑了。
  “这……这是什么人呐?”年纪最小的云柏,被刚才的情况吓了一跳。
  郭中攸老神在在,笑道:“这人怕是见到有大夫义诊,生出了想要拿着药去换钱的想法。”
  “!”云柏当即怔住。
  许黟走到小黄旁边,摸着它的脑袋,夸它:“真不错,回去让阿旭给你做大骨头。”
  这会,众人惊吓之余,也看清了那条突然出现的黄狗,那狗身姿矫健,双眼神采奕奕,瞧着就不凡。
  比隔壁村猎户养的狗,还要好。
  第131章
  午食, 他们在村长家里吃了顿简单的粗茶淡饭,到申时将至,部分村民过来村长家里送东西。
  多是菘菜、鸡子, 还有从野竹林地里挖的冬笋,不肥,小小的,跟甘蔗差不多粗, 半截手臂长。
  能挖到冬笋的村民不多, 拿出来就显眼起来。
  这些冬笋,平常时候都是拿去城里换钱, 新鲜的玩意, 能换好几个钱。
  村长见有人舍得拿出来, 也很高兴:“这些都是村民们感激郭大夫许大夫的一点心意,你们可要收啊。”
  他也没客套,说罢这句话, 就叫儿子去把这些东西收起来, 拿去到车厢里。
  这些作物和吃食,与今日送出去的药材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但都是村民们的好心,郭中攸和许黟见村长都这么热诚地帮他们收了,便没假意推辞。
  他们没在村长家里待多久, 趁着天色还没擦黑,要先回城去。
  于是之前看病的村民得到消息, 他们就跑来村长屋子外面候着, 想跟着许黟他们的车辆,去城里拿药。
  送出去的药材只是少部分, 牛板车上,还剩着两筐未拆开的药材。
  他们没地方坐,就用两条腿跟着。
  许黟见到那个年轻的妇人也在,招手让她过来。
  她怀里的孩子不见了,微微有些胆怯不安地来到许黟的面前。
  许黟问她:“孩子呢?”
  年轻妇人低下枯瘦的脸庞,小声回话:“许大夫,幺儿被娘抱着,我、我自己来的。”
  许黟得到答案,没再多说什么:“你脚步慢,跟不上车辆,那牛车上有位置,你去坐。”
  年轻妇人有些意外,但听到这话很是惊喜,能省去十几里的脚程,任谁都不想错过。
  剩下的几个村民见到她得了位置,都有些羡慕地看着,却不敢上前喊着坐牛车。
  车辆很快出发,行了将近一个时辰,才进入到城门。
  入城后来到许家,他们拿了药,纷纷谢过才离开。
  接下来的数日,许黟跟着郭中攸他们,一个村一个村的去送了驱寒的药材。
  这些村民大部分都十分淳朴,像那日那个癞子的情景,后面都没出现过。
  云柏因为那日小黄从天而降的英姿,这几日总在许黟面前夸小黄有多好,还想着也养一只小黄狗。
  每日回来,都要去跟小黄玩一会儿,小黄见他没吃的,就不跟他玩。
  云柏见状就跑去买肉饼喂给它,终于得到小黄的青睐,愿意给他摸摸了。
  这日,许黟在教训小黄贪吃,云柏看不下去,站出来反驳。
  “小黄这么乖巧懂事,给它吃点肉怎么了?”云柏心疼地摸着小黄的脑袋,愤愤道,“他不给你吃,我买给你吃。”
  许黟嘴角猛抽:“……”
  “那是一点吃的?它都吃一大盆肉了!”
  “小黄吃一盆肉怎么了?你又不是买不起肉,别说你连这些肉都不舍得给小黄吃。你看它这几日跟着我们四处跑,都瘦了。”
  看向已经有八十多斤重的小黄,许黟神色裂开,瘦?它都长膘了!
  再不减肥,恐怕过不了两年都要有三高了。
  许黟作为一名大夫,绝对不允许他的狗还没老年就先有三高,说出去可太丢人现眼了。
  他咬咬牙:“你要是再敢私底下给它肉吃,信不信我在你饭菜里加大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